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把农资辨识知识送到田间市质监局将曝光一批农资违法典型案例

陇东报 2017-04-18 06:03 大字

【本报讯】“以前买到假的农资产品,很难从外观上辨别出来,即使知道是假的,往往只能自认倒霉,很难保证自身权益,现在市质监局每年都进行一次化验,真要买到假的农资产品也知道去哪里帮助维权。”近日,在永登县马荒村,马荒村支部书记龙积全一边组织村民将自家的化肥样品交给专程来此采样送检的市质监局工作人员,一边这样评价市质监局开展的现场农资打假活动。

“经过近几年的打假整治,农资市场的情况已经逐渐平稳,但是作为农耕的重要基础,农资产品的好坏往往决定着农民一年的收成,做好农资打假工作,就是对广大农户多加一层生活保障。”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马荒村作为兰州市质监局的对口扶贫村,质监局结合本身工作职能,每年都帮助当地农户进行免费农资产品的农资产品抽检,这也是将农资打假活动和双联扶贫结合起来,深入实地为当地群众排忧解难。当天,市质监局工作人员进入农户家中,向农户发放《产品质量法》和农资辩假识假知识手册,宣传农资产品购买时应注意的问题;和当地农户亲切交谈,询问农资购买渠道,查看农户所使用的农资产品的品牌,产地等情况;前往田间地头,对春耕正在使用的地膜和化肥进行采样。

据市质监局对今年农资专项执法打假工作的安排,按照形成多元共治工作格局要求,完善地方政府负总责,企业负主体责任,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摸清底数,按照“继续整治一批”、“新确定整治一批”、“回头看一批”分类施措,开展整治工作。永登县、榆中县、高新区重点对化肥生产企业,七里河区、西固区重点对农膜生产企业,通过执法检查、派员督查、暗访摸排、稽查建议书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对问题复杂、整治困难的重点区域要挂牌督办、对政府负责人进行行政约谈。通过整治实现“两升两降”,即企业取证数、抽查合格率上升;投诉举报数、违法案件数下降的工作目标。

此外,还将开展电商农资产品打假工作,围绕“风险监测、网上发现、源头追溯、属地查处、信用管理”监管机制,通过受理投诉举报、关注舆情动态等多种方式拓宽案件线索。积极探索与农资协会和名优农资企业的协作,发挥维权企业的积极性,依托总局电子商务产品质量12365投诉举报处置指挥中心平台,建立上下畅通、内外互动的常态化工作协调机制,查处一批农资违法案件,曝光一批典型案例。

新闻推荐

永登地税“小变化”带来“大惊喜”

【本报讯】近日,庆阳市永登县地税局在税收宣传月活动中,结合2016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从科学落实税收管理,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出发,切实提升服务营商环境。借助纳税人学堂,做政策讲解的“及时...

永登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永登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