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腿善舞”走四方——近观“非遗”苦水高高跷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在甘肃省永登县苦水镇苦水街村,十余名“身高”4至5米的“大汉”,身着传统戏剧服装,画着秦腔脸谱,手拿各式“兵器”,脚蹬高高跷,相向叫阵,威风凛凛。
农历正月以来,不光在苦水街村,在永登县城、兰州市城关区等地,都出现了苦水高高跷贺新春的壮观场景。所到之处,喝彩声不断。
苦水高高跷表演历史悠久,相传始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苦水高高跷因“高”得名,一般高跷跷腿高度只有1.3米左右,而苦水高高跷跷腿高3.3至4米,加上表演者的身高,可达4.7至5米。因此在名称上,苦水高高跷比其他地方的高跷多了一个“高”。
与许多“非遗”项目渐成“化石”不同,惊险刺激的苦水高高跷表演不但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传承、学习,频繁的演出也让这项古老技艺走入大众视野。
75岁的苦水高高跷省级传承人薛树华用“高”和“活”形容这项古老技艺。“演员踩上了高高跷,比一层楼高,穿上彩绸戏服,还要能灵活耍弄手上的‘兵器\’。”他说。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薛树华介绍,表演者能在离地好几米的高度灵活行走,离不开小时候的“童子功”。在不到10岁时,先练习跷腿高1米左右的小高跷,以后高度逐年增加。16岁时,就能在一层楼高的高高跷上灵活行走。
薛树华告诉记者,强健的身体是踩好高高跷的基础。在演出时,表演者的双腿要提起重达20多斤的松木制跷腿,能行走表演两三个小时。
与此同时,掌握要领也能让踩高高跷事半功倍。“松紧合适绑跷腿,沉稳踏实不慌张,胆大心细迈步稳,用劲挺腰目远望。”薛树华说这是苦水高高跷行走江湖的“秘诀”。
2006年,苦水高高跷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当地,从农历腊月至第二年九月,各年节、庙会等活动不断,都少不了苦水高高跷来助兴。
“丰富的民俗文化表演活动,是苦水高高跷活态传承的最重要保证。”苦水镇综合文化站站长缪正发说,有活动才能有传承。
这项惊险刺激的文化表演也吸引着“新鲜血液”的加入。15岁的成克志是永登县苦水中学的初三学生,学习踩高高跷已有5年多。今年寒假,在薛树华老人的指导下,他和不少同村小伙伴刻苦训练,为即将到来的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社火表演做准备。
“我喜欢踩高高跷,站在高处,威风得很。”成克志说,和他一样,村里能踩高高跷的年轻后生还有50多人。
缪正发介绍,近几年,为了发扬和传承苦水高高跷,当地建成了非遗保护中心和传承基地。“政府还给我这样的省级非遗传承人每年补贴5000元。”薛树华说。
近年来,在多方保护和活态传承下,苦水高高跷,在国内大型节会展示、展演300余场次,受到了各地观众的热烈欢迎。
□据新华社电
新闻推荐
兰州晚报讯(首席记者张鹏伟)从年6月日启动到迎来一场场爱的盛典,半年时间,兰州晚报·亚太集团“亚太救助”大型公益行动开启甘肃公益的新视角,得到多方聚焦,关注度空前,甚至成为大病救助领域的一个新现...
永登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永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