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首次考证秦腔传统剧目现存2335出 秦腔博物馆新成果填补国内空白
秦腔是西北最古老的戏剧之一,流行于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一直以来都以粗犷、豪放著称。特别是在经历了600多年的风雨岁月之后,这一传承久远的古老戏曲艺术更是留下了丰富多彩的秦腔剧目。可是,由于秦腔剧目的传承基本上都以转手传抄、口传心授为主,虽然题材广泛、内容纷繁,但却因时代久远散失颇多,这也使得秦腔剧目最终的数量成为了多少年来无法解读的谜题。
19日,记者从中国(兰州)秦腔博物馆获悉,该馆青年戏剧研究家陈岚经过近年来的潜心研究、考证,终于破解了这一久悬未决的难题,正式现存于世的秦腔传统剧目为2335出,比1984年陕西出版的《秦腔剧目初考》记载的多了816出。至此,中国(兰州)秦腔博物馆专题陈列中的剧目篇板块,在全国同行业范围内也被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正式成为国内秦腔剧种研究理论方面的一流权威平台。目前,这项成果已被整理编印为《秦腔传统剧目全目》(上下编)收藏于馆内,书中还将这2335出传统秦腔剧目根据年代、类型分为了17个篇目。
传统剧目大多以“腹本”传世
“如何打开剧目遗产的宝库,陈列出库里的所有宝藏,这一难题在建国后一直被国家有关部门和专家们重视。”根据陈岚的了解,实际上针对包括秦腔在内的戏曲剧目研究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为此,1956年国家文化部专门召开了两次‘全国戏曲剧目工作会议\’,会后各地文化主管部门还成立了专门机构,组织老艺人对当地剧种的传统剧目全面地开始挖掘工作。同年,就先后成立了甘肃省剧目修审委员会、陕西省剧目工作室、宁夏文化局剧目工作室等,这些部门的主要任务就是搜集、挖掘整理传统剧目。”
“剧目,是戏剧艺术的本体。”陈岚不无感慨地说:“秦腔在近600年的历史发展中,经过一代代艺术家不断创作演出,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剧目,反映了各个时期的时代风貌,同时也揭示了秦腔的发展轨迹。研究秦腔的历史发展及其规律,应该首先从把握其剧目演变脉络入手,才能达到其目的。而秦腔传统剧目过去大多以‘腹本\’(记在艺人脑中的剧目)传世,常常是转手传抄、口传心授,而且只限于舞台演出而少见文字记载,剧目散失必然难免,其剧目究竟有多少,亦难知晓。”
根据有关志书记载,当时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四省(区),已挖掘了秦腔传统剧目近1000本。陕西、甘肃两地文化部门还分别从挖掘的传统剧目中选择修整了一部分,编成《陕西省传统剧目汇编·秦腔》(已编印42集),《甘肃传统剧目汇编·秦腔》(已编印18集),作为内部资料发行。
“当时在搜集、挖掘工作时,对秦腔剧目初步统计约5000余本。”陈岚告诉记者:“但这个数目不过是老艺人口头所提供的归纳所得,其中绝大部分却是‘有目无本\’,甚至有的有目难知其内容。后经过多方面努力,在演出团体和剧本收藏及老艺人口述本基础上,搜集统计出约1600余本,这个数字为近60年来秦腔界公认的数字,但并不准确。秦腔剧目究竟有多少,至今也未见有人著文研究,更难详知其大概数目。”
秦腔剧目堪称中国历史百科全书
秦腔是相当古老的剧种,堪称中国戏曲的鼻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秦腔积累的剧目题材十分广泛。这些琳琅满目的剧目,曾满足了一代又一代观众的精神需求,也在很大程度上支撑着秦腔演出的繁荣和发展。
陈岚告诉记者:“上自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故事,中经几千年的文明社会,下至现代重大政治事件,古今中外、天上人间,可以说是应有尽有、无所不包,堪称中国历史的缩影和百科全书。秦腔剧目体裁形式多样,有单本戏,双本戏(上、下本)连台本戏、小戏和折子戏五种。其中连台本戏,少则三本多则近百本。”
“秦腔最早的剧目是什么?因无记载,难以祥考。”她说:“但我们从《中国戏曲志·陕西卷》记载的明代一些年画,如《回荆州》(明正德九年(1514年)陕西凤翔木刻出版)《渔家乐》(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出版)来看,这些行当齐全唱念做打并重的戏,在明中叶已经成为深受观众欢迎的剧目了。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过去中国人过节,有在室内贴年画的习俗,把戏曲故事作为吉祥年画来贴,以祝愿吉庆,在中国民间十分流行。《回荆州》、《渔家乐》都有吉祥之意,体现了当时这些戏曲故事已经妇孺皆知,也标志着秦腔文学创作已走向成熟。”
在清乾隆年间,秦腔表演艺术家魏长生把《滚楼》、《铁莲花》、《香连串》、《玉堂春》、《日下看花记》、《背娃进府》、《铁弓缘》等大量秦腔剧目搬上了北京戏曲舞台,令京城观众耳目一新。这些新鲜的剧目,不仅能为北京观众带来乍入桃源般的新鲜感,更使许多观众投入秦腔怀抱。
“这是秦腔夺取剧坛霸主地位的关键之一,体现了秦腔剧目在当时已是很丰富了。”陈岚告诉记者:“清中叶嘉庆12年(1808年),甘肃靖远县西关老君庙的铁钟上铸了320出秦腔剧目,剧目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这个鲜为人知的真实事件足以说明秦腔剧目在清中叶已经丰富多彩。这些丰富多彩的秦腔剧目,让我们看到,早在两百多年前的甘肃秦腔艺术就呈现出一派繁荣兴盛的图景。”
历史变迁为传统剧目注入新鲜血液
辛亥革命以后,陕西西安易俗社成立,在近40年中先后担任的领导人都是当时学识渊博、思想进步、才华横溢、富有献身精神的知识分子,他们倡导以编演新戏为主,与民众灌输新思想、新知识、辅助社会教育、移风易俗为宗旨,编演了500余出剧目。如《柜中缘》、《三回头》、《三滴血》《木兰从军》、《玉堂春》、《软玉屏》、《看女》、《打柴劝弟》等,都是流行甚广,久演不衰的优秀作品,给秦腔旧有的传统剧目注入了新鲜血液。
“除此而外,西北各地在当时也新成立了不少班社,他们效法易俗社,亦创作演出了不少新剧目。”陈岚说:“如甘肃的剧作家李道真创作的《豫让剁袍》、《岳飞拜门》,张慎微创作的《鸳鸯剑》,兰州文化社根据张恨水的小说《啼笑因缘》改编的同名秦腔,青海贾文卿创作的《忠烈国》、《产花计》、《铁尤岗》,宁夏银川党民学社创作的《汉奸榜样》、《马到成功》等,亦对秦腔剧目增色不少。”
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了讲话,在《讲话》精神指引下,一大批身在边区的剧作家,创作了有一定数量的反映人民革命斗争的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如《穷人恨》、《血泪仇》、《刘巧儿》、《白毛女》、《河神娶妻》、《洪承畴》、《泣血图》、《血战平阳》、《岳飞冤狱》等等,使秦腔剧目驻颜增色。其中有好多戏,现在还在演出。
陕西《初考》首次统计但仍存疏漏
1984年,由陕西省艺术研究院编,杨志烈、杨忠、高非、仲居善编撰,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秦腔剧目初考》(下简称《初考》),书中编入了建国前的传统剧目1519出,再加上收集到建国后各秦腔剧团创作演出的66出,共为1585出。该书出版发行后,在戏曲界影响颇大,也受到读者的青睐。该书对挖掘,研究秦腔的历史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成为戏曲工作者、研究者、秦腔爱好者以及戏曲教育工作领域使用的一部工具书。
“但《初考》对所收入的传统剧目疏漏较多。”陈岚告诉记者:“书中还遗漏了不少,如民国年间著名剧作家孙仁玉先生在易俗社共写了177出戏,而《初考》仅收撰了68出,还有其他如高培支、李桐轩,范紫东等著名剧作家的剧目亦有不少未能编入。在编入陕甘宁边区的剧目上,甘肃陇东地区革命文艺活动中剧作家所写的剧目亦被遗漏。”
根据她的系统整理和研究,很清晰地便指出了该书的不足之处:“而且,还有不少剧目甚至被重撰。如《入侯府》和《背娃进府》本是同一出戏,《穆柯寨》和《辕门斩子》在本戏中是戏中的两折,不能分开计,但《初考》却各做两出戏来介绍,介绍内容也自然相同。这种情况书中出现了不少,这样看来《初考》收入的传统剧目虽为1519出,却不十分准确。”
“三管齐下”破解秦腔传统剧目存量
采访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陈岚的语言极其沉稳、缜密,很难想象如此严谨的风格却能与她平日里活泼、热情的性格完美地融为一体。她自大学时代就对传统戏曲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一毕业就进入相关文化部门工作。2010年,作为我国首个秦腔专业收藏研究机构——中国兰州秦腔博物馆正式成立,她立刻主动申请来到了秦腔博物馆专门从事资料研究工作。就是在这个大多人心目中只有老专家才能坚守的“阵地”上,陈岚却埋头一直待到了今天,完全出乎了身边同事、朋友们的意料之外。
据了解,中国(兰州)秦腔博物馆从筹建开始,便把征集剧目作为重要一项工作,特别是对建国前的传统剧目,作为重点进行了搜寻、挖掘、征集收藏。着手之始,秦腔传统剧目究竟现存于世者有多少,着落在何处,这也作为我们秦腔博物馆的一项重要研究工作。
“在挖掘搜寻中我们抓住了三个办法。”陈岚说:“一是秦腔从形成于明代开始,到建国前究竟产生了多少剧目,且反映哪个朝代的故事。二是对知晓的剧目不能停留在‘有目无本\’上,有剧目必知其内容。如我们看到一份某农村业余秦腔戏班在建国前演的剧目中,有《天启图》、《督亢图》等十余出,因难知其故事内容,便暂未收入。有本者设法知其收藏者。三是对无本而记载在老艺人记忆中的剧目,便请人从老艺人口中抄录。”
“细数家珍”摸清秦腔剧目真实家底
“期间,每次遇到同一剧名的戏,都必须要查看其内容,就是为了避免因同一剧名轻易认为是同一个戏而发生疏漏,而且在挖掘中我们也的确发现传统剧目中同名异戏者不少,如《麒麟图》、《广武山》、《八蜡庙》、《万宝瓶》、《龙凤杯》等。”重温该选题的考证、研究过程,陈岚十分欣慰地说:“如其中的《麒麟图》,一个是演周战国时楚、晋相争的故事,另一个则是演宋代韩太守失子得子的故事。两剧虽同名,但故事完全不同。所以我们在挖掘搜集工作中,搜集剧目故事的资料,是我们应抓的一个步骤,不至于‘目述无色\’。”
“几年来,我们经过多方搜集挖掘,走访收藏家和健在的老艺人,终于初步掌握现存于世的秦腔传统剧目为2335出,比《初考》多816出。这2335出戏,有不少都是从民间收藏家和老艺人口中搜集的。”她还告诉记者:“从秦腔发展历史来看,秦腔演出一直存在着专业和业余两大演出团队,他们都对秦腔的发展起过推动作用。这些业余戏班,历史悠久,且拥有自己丰富的演出剧目。”
据了解,甘肃高台县乐善村就有个亦农亦艺的忠义社班,在有关志书记载中,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开始他们就唱秦腔了(见《乐善村志》)。在三百余年的演唱历史中,社班积累了200余出剧目,其中《督亢图》、《插柳会》、《锁阳城》、《发五堂》、《江都县》、《松朋会》、《白莲花》等剧目,均为众多秦腔演出团体中十分少见的。还有甘肃永登县苦水镇的苗家秦腔戏班,在清光绪初年(大约在1821到1826年间)已经有演出活动了,该班社亦有自己的《麒麟报》、《千仁杰犯案》、《忠孝贤》、《下四川》以及五十本连台本戏《西游记》等演出剧目,皆是他们当年常演的剧目。此次,这些业余戏班的演出剧目也被一并收录。
陈岚感慨地说:“作为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被称为‘梆子戏\’鼻祖的秦腔由于产生年代较长,流行区域较广,加以优秀演员辈出,新的剧作不断涌现,各地班社竞演新剧目,因此产生了不少剧作家。但遗憾的是,秦腔传统剧目除民国以来产生的剧目有作者署名外,之前的剧目虽然大多剧目还在甚至是久唱不衰的经典剧目,而作者是谁却已无法寻找。这些没有署名的作品,最终还是成为了一笔大公无私的社会财富。”
连台本戏木刻古本重见光明
记者了解到,在这次挖掘整理过程中,还有必须要提到的就是连台本戏。这是秦腔传统剧的重要形式之一,和现在的电视连续剧一样,多则百本,少则三四本。建国前,连台本戏都为好多班社常演的体裁,如甘肃西和县福德社、张掖地区的大众社、天水的西秦鸿盛社等,皆因演连台本戏而闻名。但后来因当时班社所演剧目均为艺人“口传心授”,“人在戏在,人去戏失”严重阻碍了传统剧目的传承,好多剧目因艺人去世剧目亦被带走,最终导致绝大多数连台本戏失传。
“过去从老艺人口中抄录剧目时,因偏重抄单本戏,对连台本戏,特别对数十本大部头连台本戏忽略疏漏。”陈岚说:“如今我们搜寻到的52本《东周列国志》(剧本现存甘肃省艺术研究所)和50本《西游记》(剧本现存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苦水镇文化站),都是目前发现的两部最长的连台本戏,实为罕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不仅挖掘搜寻到了多少年被遗漏、遗忘的剧目,更重要的是还征集到了被有关资料记载认为遗失的剧目。如《洗耳记》、《菩萨卖药》、《万宝阵》等均已成为当世孤本,其中《菩萨卖药》为乾隆年间木刻本,是迄今为止秦腔现藏一本早期古本,是研究早期板腔体珍贵剧目。
陈岚说:“虽然博物馆的本质就是收藏保留,但我们更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把这些研究成果出书出碟并面向全国发行,为所有秦腔乃至戏曲研究工作者带来可靠、切实的帮助,最终进一步推动甘肃甚至我国的戏曲研究发展。”□兰州日报首席记者李超文/图
新闻推荐
记者获悉,由永登县政协编纂的《圆梦引大》一书近日由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收录史料60篇,选用图片80余幅,以“牵梦、寻梦、追梦、圆梦”4篇章完成著述。被誉为“当代都江堰”、“人工地下长河...
永登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永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