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水玫瑰为什么这样香 ——记花农施秀英和她的玫瑰全产业链
苦水玫瑰为什么这样香
——记花农施秀英和她的玫瑰全产业链
本报记者王朝霞
日前,农业部公布了全国“互联网+”现代农业百佳实践案例及新农民创业创新百佳成果,永登县施秀英创立的甘肃皇家玫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榜上有名。面对荣誉,施秀英淡淡地说:“我只是个种花的农民。”
施秀英的父亲在上世纪80年代是永登县苦水镇大队长,曾带领村民在“以粮为纲”的年代里偷偷在地埂上栽种玫瑰。从小在玫瑰地畔长大的施秀英,对玫瑰怀有情感,她记得小时候走过地埂随手摘几朵玫瑰,捏在手里搓几下,玫瑰花瓣油份很大,浸染得手指头变成玫瑰红。可她高中毕业后在外经营绿化苗木时,常常听到“苦水玫瑰由盛变衰”的谈论,回乡时她摘上一大把玫瑰花,手里搓半天也只有点水汁。
施秀英询问父亲,父亲说:“以前地里施的是农家肥,玫瑰油性大,如今地里施化肥,时间长了,土地板结,导致玫瑰缺乏营养,品质下降。”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吗?在施秀英执著的目光里,父亲开了“药方”——“玫瑰地里施鸡粪”。
时值2013年,施秀英决心返乡创业,将多年经营兰州锦绣花木公司绿化苗木所积累资金,全部投到玫瑰产业上。她给玫瑰基地找鸡粪,200元一袋,只够1亩多地使用,而她流转的上千亩地,哪里够用呀?她灵机一动,在玫瑰地里放养鸡。意想不到的是,放养鸡吃虫吃草,还食用掉落的玫瑰花瓣、玫瑰叶子,变成了“玫瑰鸡”。“玫瑰鸡”因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富含SOD抗氧化成分等俏销市场。鸡粪还田,自然施肥,形成了“种玫瑰+放养鸡”的良性生态循环模式,减少了施用农药化肥。年出栏玫瑰鸡10万只,成了“意外”的收入。
针对苦水玫瑰产业多年来停留卖原料、缺乏深加工产品的现状,施秀英先后投资2200多万元,发展玫瑰的种、产、加、销等全产业链。她流转农民手中的土地,规模化种植,实现了基地玫瑰原料的质量可控制,玫瑰产品及种植基地获得了农业部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创建的甘肃皇家玫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兰州理工大学、清华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发出玫瑰花冠茶、玫瑰花蕾茶、玫瑰精油、玫瑰清油皂、玫瑰鸡、玫瑰鸡蛋等系列产品。
在众多红、黄、白等色系玫瑰品种中,施秀英培育出了独树一帜的褐玫瑰新品种,花蕾呈褐色,耐寒抗旱,香型独特,产量、精油萃取率及茶多酚、氨基酸含量均高出普通红玫瑰一倍,价值翻番。据悉,今年1公斤普通红玫瑰干花收购价70元至80元,而黑玫瑰干花收购价1公斤高达180元。
施秀英组建了永登锦绣玫瑰种植农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下设基地,辐射到苦水镇费家湾村、大营湾村和武胜驿镇奖俊埠村,面积近1万亩。当地农民通过土地流转,每年获得1亩300至500元的流转费,并到施秀英的种植基地锄草、摘花、晾晒玫瑰花等,变成了产业工人,每户农民年收入四五万元不等。在摘花季节,施秀英雇用季节工最多每天达3000多人,每人每天至少收入100元。形成了“龙头企业+公司+农户”的产业运营模式。
施秀英加入永登电子商务协会、苦水玫瑰接待中心展厅、中国特色甘肃馆展厅等,扩大电商线上线下销售业务,并通过玫瑰茶艺表演展示苦水玫瑰的悠久历史。平日里风风火火奔波的她,此时着一身素雅的旗袍,(转2版)
(接1版)在茶案上清泡着玫瑰花茶,透明的玻璃水杯里,几朵桃红色的玫瑰花蕾水灵鲜艳,清香四溢。“必须要用烧开的纯净水泡玫瑰,第一遍水量少许,泡开花蕾;第二遍水量适中,泡出花香……”施秀英显得如此娴雅。
而她创业中的辛酸苦辣,却是五味俱全。新建玫瑰基地之初,她驾驶着大型拖拉机在地里翻耕、犁地,村民们诚服了她,才愿意出租土地;外出展览展销,别人借机游玩、购物,她找客商、实地考察企业厂区,千方百计从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客商那里签订单;夜半时分,还在灯下一次次拨弄着玫瑰花瓣,寻找大自然赋予其中的奥秘……
施秀英道出了发展玫瑰产业的初衷:“我只是想把老祖宗传下来的玫瑰家业,传承发扬,打造成国际交流的品牌,以花会友,传播友谊。”她说:“兰州的特点是一条河(黄河)、一碗面(牛肉面)、一本书(《读者》),我要给兰州加上‘一枝玫瑰\’,让苦水玫瑰飘香万里,成为对外的一张靓丽名片。”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吕霞)9月5日,兰州市纪委通报了3起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履责不力典型问题。这些问题是:1.榆中县小康营乡纪委履行监督责任不到位问题。该乡纪委副书记王宾霞在调查彭家营村党支部书记李家霖、...
永登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永登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