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康家井村的七个梦

甘肃经济日报 2015-03-20 23:05 大字

本报通讯员 满自文

康家井村,一个辖4个村民小组225户1079人的小村落。地处永登县柳树乡东部干旱山区,四面环山,交通闭塞。多年来,这个村困守一隅,出行难、用水难、办事难、致富难……

自2012年始, 3年多时间里,这个村在市、县双联单位的大力帮扶下,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村容村貌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7170元,实现了整村脱贫。

三月小阳春,笔者驱车近30公里沿新建的水泥路来到康家井村,新建的村委会办公楼、老年活动中心、便民超市引人注目,办公设施、农家书屋、健身器材等应有尽有。村主干道旁草绿色的垃圾箱有序安放,太阳能灯沿路整齐排列,红瓦白墙的民居打扫得干干净净,一辆拉运化肥的大卡车停在村中,村民正忙着卸化肥。

说起村上的变化,55岁的村支书张贵珍一脸幸福,掰起指头侃侃而谈。过去村上有“三灾四难”,三灾就是洪灾、旱灾、雹灾,四难就是行路难、吃水难、出门办事难、致富难。多年来,村民梦想摆脱这“三灾四难”。双联这三年,康家井“七梦成真”,近600座日光温室成为村民发家致富的支柱产业。

村中有一条大沙沟,平时垃圾很多,暴雨时节,洪水像猛兽冲毁土路,损害庄稼。遇到旱天年,庄稼干枯,收成大减。现在,大沙沟得到初步治理,洪水再也肆虐不了,沙沟里的垃圾也清理掉了。

以前,村上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出门办事沿着沙沟走,晴天一身土,雨天不敢出山。进城骑自行车30公里的路,要费时大半天。现在,一条水泥路直通村上,大小车辆往来穿梭,红提葡萄等特色农产品半个多小时就能运往312国道。村里还砂化道路2公里,硬化村道200多米。路灯亮堂堂,街道变宽敞。

说到以前吃水的困难,村支书张成贵摇头叹息,天旱时节,村上的老井干枯,只好到五里外拉水吃。现在,人畜饮水工程建成,自来水覆盖全村。新建了擀杖梁提灌工程,配备高低压线路2370米,扩大了水浇地。种植文冠果6万株、510亩,绿化苗木3000多株,实现了绿水绕山梁、户户用上自来水的目标。

最头疼的是村上人外出报户口、办个生育卡等往来得一天时间。“为民服务代理制”实行后,村上要到乡上办的事交给村委会的班子成员就行了,早上坐班车出发,下午办完事就回来了。

以前,该村只种小麦、胡麻,广种薄收,没有产业支撑,致富难。现在,全村共建日光温室大棚近600座,实施了节水滴管,农户大多种植红提葡萄,最多的一户有7座大棚,收入翻了番,盖起了新房,添置了家具和农用机械。村妇女主任李发兰家建了80米长的3座大棚。这几天,已把旧土坯房推倒,准备建一砖到顶的十几间砖瓦房。

富民产业发展起来了,双联单位把目光投向了以亮化、美化、净化为目标的环境连片综合整治,为康家井村配套了50个大垃圾箱、208个户用手推式垃圾箱、525个分类垃圾箱、1辆垃圾运输车。建成垃圾填埋场一处、环保厕所10个。如今村子旧貌换新颜,变成了美丽的新农村。妇女主任李发兰说,大年初一、正月十五、“三八”妇女节,都会在村委会广场上表演节目,有的跳藏舞,有的跳广场舞,活跃了村里的文化生活。

“三年圆七梦,红提葡萄成了我们致富的金蛋蛋,日子越过越红火,双联政策就是好!”这是康家井村民发自内心的话。

新闻推荐

2015年度全省中小学生心理巡回辅导全面展开

本报讯(记者张丽丽)5月6日,为期20天的2015年度全省中小学生心理巡回辅导在兰州新区、永登县、秦安县、清水县等22个县区全面展开。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已在66个县(区)开展了234场(次)心理辅导活动,受益小...

永登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永登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