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双联”改善村貌温暖民心 永登教场村双联帮扶见实效

陇东报 2014-12-25 22:02 大字

冬闲时节,记者沿着新修的水泥路走进永登县柳树乡教场村,仿古建筑的教场大门,融合了中西建筑特色的二层楼和占地一亩多的钢屋架平房,大大小小的日光温室、林地、羊舍映入眼帘。该村党支部书记李发奇告诉记者,这是在双联单位和县乡政府共同努力下新建成的村委会办公阵地和经济文化活动中心。

“自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咱们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变化可真不小,从村容村貌到自来水入户,从种养殖产业发展到成立农业合作社,从贫困户面貌改善到村民观念都在发生着变化。”李发奇感慨颇多。

教场村位于县城东北干旱山区,这里曾是旧时县城驻军和当地大户人家共同营造的教场,是旧时操练和检阅军队的场地,农业基础薄弱,道路闭塞,全村有农户262户,村民1070人,广种薄收,靠天吃饭。2012年省建设厅、市委老干局联系帮扶教场村,围绕惠民富民,开展真心帮扶,使这个村发生了较大变化。

开通富民通畅路

以前的教场村,唯一通往外界的是一条坑洼不平的土基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腿泥,给村上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制约,这条路成了全村老百姓的“难肠路”,也成了村委会一班人心中的“头疼路”。双联行动开展后,省建设厅、市老干局首先从群众最急需、最盼望、最迫切的行路难入手,先后筹资608万元修建通村公路。短短3个月时间,一条长15.2公里、宽4.5米的水泥硬化路从村上一直延伸到了城关镇的满城村,同时,沙化村道3公里。在村道安装了16盏照明路灯。村妇联主任胡惠珍高兴地说:“往日我回县城的娘家骑自行车要半个多小时,水泥路一通,我村的蔬菜等农产品十几分钟就运到县城了。有了路灯,心里也亮堂了,晚上出门不用摸黑走路了,也有邻居来家串门办事了。”

找准富民支柱产业

双联行动开始后,省建设厅、市老干局的干部通过和村干部、村民座谈交流,确立了利用其区位环境和土地、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产业的发展思路。首先投资100万元,建起了40座、100亩的日光温室大棚,种植红提葡萄和优质蔬菜。

走进了村民陈长禄的日光温室大棚,棚外寒意阵阵,棚里却是绿意盎然,满棚的辣椒青翠欲滴,第一季的辣椒正是采摘的季节。这个中年汉子往年在外打工,自从双联行动开展后,听说双联单位给村上建起日光温室大棚,由村民无偿种植时,毅然回家认领了5座日光温室大棚,种上了红提葡萄和蔬菜。2013年他种植的2棚蔬菜就收益了2万多元,红提葡萄明年就可挂果。说起今年辣椒的预计收入,陈长禄满脸的笑意,他说“现在地头收购价就是两块多,到年跟前价格还会涨点,一直采摘到明年七月份,估计一个棚能收入2万多元。”说起双联的好处,他说:“双联单位请来的农业技术人员手把手教我们种植温棚,凭我自己建5个大棚,种植蔬菜,根本没办法做成。”

双联单位还结合教场村实际,鼓励帮扶农户以恒发养殖场为龙头,开展牛羊养殖,还成立了恒元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好的促进教场村种植业和养殖业两大支柱产业发展。

环境建设扮美小山村

省建设厅一位帮扶干部说:“要想真正达到小康,光鼓起钱袋子还不行,得让村庄面貌有全新的变化,让老百姓有全新的思想。”今年4月,省建设厅与教场村联合开展了“用心搞双联,携手美家园”植树活动,村民与双联干部共同动手美化家园,通村公路、村社道路、房前屋后都被绿色装点,共栽植树木600多棵。新修建了村委会办公阵地,并配备办公设施。集图书室、文化活动室、卫生室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教场村经济文化活动中心,是全村老百姓参政议政及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成了教场沟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家家通上自来水、修建蓄水池、给村民改造危房、请专家进行种养殖业及建筑工程技术培训……一件件,一桩桩看似平常的小事,温暖着老百姓的心。说起村里的变化,双联驻村干部张兴贵说,经过三年的帮扶,教场村,变美了,你如果拿照相机一拍,美如画卷。这个村实现了历史上“五个第一”,即第一次有村社硬化道路,第一次有自己的种植大棚,第一次自来水入户,第一次村庄有了照明路灯,第一次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帮扶前的2000多元增长到2013年的4500元,三年共投入帮扶资金1200多万元,人均达到了1万余元。

新闻推荐

永登对重点行业领域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

【本报讯】1月6日,永登县召开了第一次安委会全体(扩大)会议,会议安排,自1月6日开始至2月6日,永登县将集中安排一个月时间,在全县范围内立即开展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

永登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永登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