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让生态文明遍地开花
3月23日,兰州市碧空如洗。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燕春丽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兰州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实施“生态兰州”战略,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有力防范化解全市生态安全领域重大风险,不断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自2013年以来,兰州市黄河干支流国考断面新城桥、什川桥、湟水桥、先明峡桥以及省考断面享堂桥、包兰桥水质达标率100%,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兰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全市全面打赢了三年蓝天保卫战收官之战,国家考核的两个刚性关键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表现为优良天数首次突破300天大关达到312天,创历史新高。细颗粒物浓度实现历史性达标。此外,未发生因耕地土壤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超标且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也未发生因疑似污染地块或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不当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
多年来,兰州市生态文明各项重点改革事项稳步推进。健全了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兰州市在全省率先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交易试点工作,制定出台了排污权有偿使用交易管理办法、资金管理规定、初始排污权确权等管理制度。依托兰州环境能源交易中心,探索运用市场机制推进节能减排新途径,在国内首创了“1+5”低碳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截至2020年12月,兰州市共组织排污权交易19次68场,交易总金额1377.32万元。
同时,不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在“蓝天”保卫战方面,推进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全面淘汰县城10蒸吨及以下的现役燃煤锅炉,持续推进冬季清洁取暖。严防死守低空面源污染,强化扬尘和餐饮油烟管控,遏制“四烧”反弹。在“碧水”保卫战方面,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常态化实施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开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及污染现状调查,有序开展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工作。统筹推进工业企业、城镇生活、船舶码头等重点领域水污染治理和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专项行动。持续开展枯水期水污染联防联控工作,与海东市、白银市等上下游城市共保联治,有效促进了湟水流域和黄河干流水质改善,湟水流域水质由劣五类改善到三类,黄河干流岸门桥上游水质稳定保持在二类。在“净土”保卫战方面,加强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管控。完善全市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监管联动机制,实现建设用地多环节协同管控。
与此同时,推进生态建设提质增效。全力建设兰州城市“后花园”,依山就势造风景,添绿建景增特色。九州台、大兰山、大青山等景区逐年加大投入,实施了罗九公路景观道路提升改造、兰山栈道绿化、华夏长廊三期、小游园建设等项目,全力打造城市生态屏障。精心管护兰州生态“大氧吧”,实施增容扩绿项目,新增封山育林面积4万亩,森林抚育2.6万亩,完成43.3万亩南北两山天保二期工程的管护任务,南北两山绿化面积由58万亩增加到62万亩,南北两山林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从1999年的4.6亿元提高到现在的50亿元左右。
兰州还建立健全了农村环境治理体制机制。全面监管全市539家农药经营企业,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经营使用,实现农药持续减量;大力推广有机肥、生物菌肥,开展耕地土壤综合防控,实现了化肥使用总量负增长;深入推进废物资源化利用。截至目前,畜禽规模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63.6%,尾菜处理利用率达到39.9%,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组织开展了农村厕所、风貌、垃圾“三大革命”。兰州市建成和在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9.18万座,行政村卫生公厕667座,实现行政村卫生公厕全覆盖,创建“清洁村庄”656个,实施农村改炕4万户、改灶3800户,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由粗到精梯次提升。
新闻推荐
作品:《节约》作者:谢丽娟作品:《艺起省》作者:朱兵兵作品:《光盘行动》作者:母凡作品:《粮》作者:赵维一作品:《把好节约关》作者...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