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就应该扎根于民间 访刻葫芦艺术家齐鸿民
齐鸿民和他的作品
齐鸿民
字雨顺,笔名齐吉祥,葫芦艺人、雕刻家、诗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享有“金城葫芦王”之美誉,曾获中国十大民间艺术家称号、民间一级雕刻师,并获世界亚太地区民间艺术高奖“金飞鹰奖及终身荣誉称号”,作品曾被美国前总统卡特收藏。代表品《百虎图》、《百骏图》、《百猫图》、《百美图》、《百子图》、《美国历代总统肖像》、《微雕金刚经》、《前后赤壁赋》、《前后出师表》、《一百零八将》、《清明上河图》等。爱好诗歌,创作诗歌近千首,作品曾发表在《城市诗人》等刊物。
葫芦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有许多记载,葫芦的谐音是“福禄”,象征着吉祥如意、福泽绵长。葫芦是人们求对生活的一个向往,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无限憧憬……而刻葫芦工艺品对地道的兰州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它和兰州牛肉面、羊皮筏子并称兰州三宝,坊间亦有:“吉祥葫芦牛肉面,羊皮筏子赛军舰”的美谈,兰州刻葫芦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民间技艺,随着技艺高超的历代民间艺术家的不断发展创新,兰州刻葫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欣赏收藏的艺术品。日前,记者采访了兰州刻葫芦的传统艺人中的佼佼者齐鸿民。
“我出生于1966年,自幼喜欢美术的我学过雕塑、捏过泥人,还跟别人做过根雕、骨雕等。我的长辈们都是民间雕刻艺人,受家族的影响,从小自己就对雕刻十分感兴趣,手工微雕也已经做了三十多年,各种石头、鸡蛋、骨头等只要能雕刻的物品都尝试雕刻过。”齐鸿民告诉记者。虽然只是小学毕业,但是齐鸿民从小天资聪慧,涉猎广泛,在雕刻方面更是展示出过人的本领。齐鸿民在二十出头的时候选择了研习刻葫芦,唯有热爱可抵漫长岁月,这一坚持就是四十多年。
早在上世纪80年代,齐鸿民每天就在城隍庙摆摊,根据游客们的独特偏好设计出底蕴深厚的文字图案,然后根据需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雕刻工作。他把这种工作当成自己的兴趣,好在生意也很红火,每到开市就忙个不停。齐鸿民笑谈:“我刚开始在城隍庙刻葫芦的时候,几乎无人问津,但是我从来没有放弃过,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艺,渐渐喜欢的人越来越多,也结交了很多热爱刻葫芦艺术的同行。”在不断交流的过程中,齐鸿民的技艺越发精湛,越来越得到业界和刻葫芦收藏者的认同和喜爱。
说到兰州刻葫芦这门技艺的绝活,齐鸿民显得滔滔不绝:“刻葫芦的绝活就是微雕,其绝妙之处就是能把鹌鹑蛋大的葫芦上洋洋洒洒地雕满山水人物、亭台楼阁、花鸟动物等,这就很考验手艺人的功夫。其实刻葫芦考验的就是手艺人的综合艺术素质,比如要有较高的书法功底、绘画功底和审美情趣。”记者问齐鸿民有哪些得意的作品,他一时无法给出答案,毕竟数万个艺术作品都是自己的心血之作,但齐鸿民记忆深刻的有一个微雕葫芦。他说:“这个作品采用白描手法,在一个手掌大小的葫芦上通过精巧的技艺,以马保子清汤牛肉面馆为主题,在葫芦上雕刻出了468位市井人物,有走街串巷的货郎、有玩耍的小孩,完美的展现了清末马保子牛肉面及金城兰州市井生活风貌,有微缩的《清明上河图》风范。”
虽然大众都见过刻葫芦,但是刻葫芦的历史渊源是怎样的?齐鸿民说:“在清代,兰州城郊雁滩农户有在房前屋后种植葫芦的习惯,秋天葫芦成熟后,除了用作器皿,孩子们也把它做成玩具来玩耍。有一些心灵手巧的挑一些形状好坚硬的,刮掉外面的绿皮,风干后打磨光滑,用针在表面划上简单的图案,填上颜色作为农余的消遣。慢慢地一些文人雅士也介入,改笔为针,把宣纸上的创作移到葫芦上,在文人雅士的带动下日益兴盛,一些佳作被人们争相收藏。随着技艺高超的历代民间艺术家的发展创新,兰州刻葫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小小的葫芦变成了欣赏收藏的艺术品。所以,兰州刻葫芦是来自民间的传统工艺,它与象牙、玉、竹、木的雕刻都有所不同,其艺术价值丝毫不比其他的雕刻逊色。刻葫芦主要体现了匠人的刻功,主要用刀或者针在葫芦表面进行阴刻,来体现中国传统绘画山水、花鸟、人物和书法,然后涂上松墨,令其线条明晰。我觉得,既然是民间艺术,就应该扎根民间,让各个阶层的大众都能欣赏收藏,这样能延伸兰州刻葫芦艺术的生命力,让它更加富有魅力,确保这项民间工艺的发扬传承。”
熟悉齐鸿民作品的人都了解,他的作品以面刻称优,构图新颖,线条流畅,雕刻考究,技艺精湛,题材除中国古典诗词、小说、戏曲、山水、花草、动物外,还有创作的西洋画、用英文刻的莎士比亚诗歌、用阿拉伯文刻的《古兰经》等。因而,他的作品不但行销国内许多地方,有些作品还漂洋过海,被英、美等十多个国家的收藏家或博物馆所收藏,为兰州刻葫芦走向世界,开创了新的途径。
2014年,为了让自己的作品走出甘肃,让更多的朋友了解兰州刻葫芦。齐鸿民在朋友的邀约下去上海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在那里他深刻体验到了西北文化与海派文化的不同。他说:“我在兰州和上海选择了传统艺术聚集地的城隍庙,这里传统文化氛围浓厚,人流量大,可以接触到更多新鲜的艺术元素。这几年接触下来,我发现咱们西北的葫芦爱好者更喜欢比较粗犷大气的作品,上海的葫芦爱好者更喜欢婉约细腻的作品。”不仅如此,齐鸿民也学习了南方的竹雕,并将竹雕技艺的长处运用于刻葫芦上。“手艺人就要对自己有要求,既然来了,就要博众家之长,不断进取,精益求进。”齐鸿民说。
在传承方面,齐鸿民的思想非常开阔。他认为:“兰州刻葫芦,是来自民间的传统工艺,要确保这项民间工艺的发扬传承,我一直在无偿教授来自各地的刻葫芦爱好者。”齐鸿民将手艺倾囊授给一些真心喜欢兰州刻葫芦工艺的年轻人,累计有数千人。“看到在我的教授下他们也刻出了好的作品,甚至获奖,我比他们还要高兴。”齐鸿民认为,有一些民间工艺品的市场价格很高,让老百姓觉得很难接受,不同层次的刻葫芦可以满足众多老百姓赏玩兰州刻葫芦的需要。市场价格可以左右民间工艺品的发展命运。兰州刻葫芦作为民间艺术品要让各个阶层的市民都能玩得起、收藏得起,让更多的人欣赏,这是关键。
那么,在自己熟谙的那么多艺术形式中,齐鸿民为何这么多年来一直对刻葫芦情有独钟。齐鸿民动情地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兰州这个地方,刻葫芦这种独特的工艺受到大家的喜欢,它对我来说就像兰州的牛肉面,一天不吃一口,就觉得生活少了美妙的滋味。对我来说,我的作品能让老百姓接受和喜爱,就像我的孩子受到大家的赞许一样让我高兴。所以,刻葫芦已经就如故乡一样融入了我的骨血。”
一件件葫芦作品凝聚着黄河儿女的勤劳智慧,也在传承着滔滔黄河的历史故事。“小小的葫芦蕴含大大的智慧。”齐鸿民说:“在这方寸之间,浓缩着风土人情、人文趣事、历史典故等,作为兰州传统文化民间工艺和地域特色于一身的工艺品,我认为所雕刻的内容也应该尽量多地展现黄河儿女的勤劳勇敢、坚韧智慧。”
在齐鸿民等民间艺人的坚守下,刻葫芦渐渐走出了兰州,走出了甘肃,走出了国门。如今刻葫芦不再只是人们把玩收藏物件,它已展示出新的风景,开创出一片大市场。刻葫芦也成为了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兰州增添了浓重的文化气息和厚重的历史感。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华静
新闻推荐
披上洁白的婚纱,在亲朋好友的簇拥下,走向自己心爱的人,牵起对方的手,步入神圣的婚姻殿堂,这是每个普通女孩心中最完美的婚礼,也...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