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分析 争议源于对汉语语音历史演变不了解
西北师大文学院从事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的周玉秀教授表示,最近网上对于一些古诗文字的读音问题有争议,这其实是对汉语语音历史演变情况了解不够所致,是可以理解的。
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其三要素之一的语音也不例外。先秦语音发展到汉代以后,有些发生了变化;唐宋时期的语音发展到现在,有些也变了。南北朝唐宋时期的人没有意识到语音是变化的,读《诗经》、《楚辞》中的诗歌,有些地方不押韵,他们也改读过。南宋的朱熹是著名学者,他有一部著作叫《诗集传》,是解释《诗经》的,其中有许多改读的地方。这和我们现在把“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字读“xiá”的道理是完全一样的,就是不知道古音和今音不同,古人写诗时押韵,由于语音的发展变化,后人读起来不押韵了。但这种改读字音的做法是错误的,明代末年有一个古音学家叫陈第,提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明确反对叶音说。清初学者顾炎武继承陈第之说,开创了研究古音的新局面,彻底否定了“叶音说”。
还有网友们争论的确凿的“凿”是záo还是zuò,这关涉到中古入声的演变问题。中古汉语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平、上、去三个声调的演变规律性比较强,而入声调的变化较复杂,在各个方言里的演变结果大不相同。“凿”普通话读záo,方言中有读zuò的。规范读音的标准只能有一个,现代汉语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所以必须读záo。
“说”这个古代入声字很早就有shuō、shuì、yuè、tuō四个读音,其中tuō音是通“脱”字而得,不是它的本音本义;先秦文献中表示高兴的yuè也用“说”字,后来才改为“悦”;有解说之义的音读“shuō”;表达劝说别人听从自己意见时读“shuì”,但是,现代汉语普通话及大多数方言中“说服”一词中均读“shuō”,这并不影响 “游说”之“说”读“shuì”音,第七版《现代汉语词典》及《通用规范汉字字典》都注得很清楚,没有必要再争论。若读上古文献,“说”表示高兴自然还是读“yuè”,如《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一定要读“yuè”。
现代汉语没有继承下来的,有两种情况:一是相同的概念现代汉语换了完全不同的词表示,如表示穿衣服的词,古汉语用“衣”,依古注今读yì,而现代汉语用“穿”chuān表示,读古文时,名词“衣”读yī,动词仍然要读yì。二是现代汉语保留该词,但其区别音没有被继承下来,比如“食”做名词,当饭讲,古人注释也有读sì的,但现在我们说食物、食品时读其音为shí,对这种情况,按现代读音就可以了。其他的一律按现代汉语普通话音读。
古诗文读音是一个比较复杂而关系语文教学的重要问题,大家适当了解一些古音知识,就会减少在阅读时产生的困惑。
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 夏苗
新闻推荐
本报兰州讯(记者张栎)2月28日,兰州市文化旅游招商引资重点项目专场推介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兰州演艺集团表演了《大梦敦煌...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