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文化植根心灵 用艺术感动世人 本土电影精彩崛起为兰州文化添自信

兰州日报 2018-12-28 01:36 大字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安希荣李超文/图

12月8日晚,作为两年一度的中国电影界盛会,代表中国电影最高荣誉的第十七届华表奖颁奖典礼吸引了无数电影人的参与和大众的广泛关注。当颁奖晚会主持人宣布第十七届电影华表奖优秀农村题材影片奖获奖名单时,大部分兰州人的朋友圈里都被一部兰州本土原创电影《丢羊》刷了屏。这一天,素不相识的人们十分难得的为了同一件事而频频送上祝福,哪怕绝大多数人其实与这部作品中的任何人都从未谋面。

是什么让一座城市的人,在同一时刻拥有了一份同样发自内心的激动与自豪?是华表奖光彩夺目的光环?还是兰州人首次获奖的露脸?也许都有,但最重要的一点绝对是,本土原创电影崛起带来的那份植根于心灵深处的文化自信。

求变求新中创造发展机遇

这世上,唯一不变的发展真理就是“变”。只有不停的寻求突破与变化,才能带来机遇和作为。随着近年来影视市场的繁荣,看电影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多年来,兰州始终是电影发展的终端市场,兰州人也只能看着别人享受电影带来的荣誉,自己却只能不停的为票房上飘忽的数据做着贡献。

变化的这一刻终于到来,《姐妹》、《朋友圈》两部微电影的尝试虽未“一炮打红”,却为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电影人带来了寻求大胆突破的勇气,这绝对应该是极为珍贵的变化。

“既然能拍微电影,为什么不能拍大电影?豁出去了试一下,无非就是‘变’着法的为兰州文化发展寻找突破口。”从省文联副主席,市文联党组成员、主席汪小平的话语里又听到一个“变”,但这一次在他的带领下,本土电影人要玩真的。

与此前零打碎敲的孤军奋战不同,这一次汪小平使出了他最擅长的一项能力,就是整合。当然,在整合尚未完成之前,汪小平大多时间都是“一个人在战斗”,好在他还有一个对付自己的“法宝”,那就是比别人更倔的“倔强”。

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打碎,再根据每一个“碎片”的特点来寻找最擅长的人去解决。这个兰州电影人从未完成过的创举,就这样,一步一步向着希望迈进。当然,这些“碎片”合成之前,那些找来解决问题的人也从来没想到,原来自己的努力可以促成这样一个会永远载入兰州电影发展史的里程碑之举,堪称是一个令兰州人文化自信瞬间“爆棚”的“大蛋糕”。

这个时候,只有一个人清楚这件事情的发展方向和框架。当然,就是汪小平,这个兰州文艺事业发展的“领头羊”。

“微”成本打造出“一丝不苟”的电影

“听说咱们兰州要拍电影了,这事靠谱不?”一开始知道这件事的人多半都是在文化系统工作,或是有亲戚在文化系统工作,虽然也只是饭前饭后的闲谈话题,但毕竟了解情况的人都知道这是兰州人的“第一次”,所以只要听到都会持续关注。梁萍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位。

她说:“其实当时也并不是悲观,而是真的对这件事没信心,这种本土文化发展中的变化第一次听说。我也是在文艺院团工作,很清楚舞台上成功做一部立得住的原创作品有多么难,毕竟本土经济发展也在严重制约着文化的发展。何况,这还是只听说过、没见过的电影艺术,感觉都是大腕、明星才能玩的东西。”

虽然一开始绝大多数兰州人都是这种想法,但事情总归是要做,变化也总归要继续,而从人们的没信心到有自信,其实需要的时间也并不长。

“早在2014年底,兰州市文联就开始策划,如何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浪潮中,占有兰州文化的一席之地,努力打造具有本土品牌和竞争力的文艺作品,将西部文化和金城文化用影视的手段推广到全国。”汪小平告诉记者:“经多方推荐和论证后,兰州市文联决定将范文先生的中篇小说《丢羊》,改编成电影剧本,该剧本于2015年3月开始创作,前后八易其稿,于2016年1月正式完成。”

筹拍之初拿到北京研讨时,听到专家们说的最多的8个字就是:难得一见、发人深省。由此可见,其实这部影片除了受到“钱少”的制约外,基本没什么“毛病”,当然“钱少”其实才是最大的难题。

“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钱。”在《丢羊》拍摄期间,这句话是陈逸恒的老调常谈,每次听到主创们也都是无奈的抿嘴一笑,当然笑归笑,但事情还是得接着干。作为从甘肃走出去的著名电影人,他为这部作品也着实贡献了不少的力量:“电影杀青的那一天我感慨极了,这样的成本居然都能拍出一部‘一丝不苟’的电影,这在国内电影界简直是奇迹。这已经不是人们概念里的小成本电影,已经可以堪称是‘微’成本电影了。”

一个用梦想酝酿出的奇迹

那么,《丢羊》作为这样一个“微”成本电影,又凭什么让这么多人在‘奉献’中全身心参与,进而让这部电影拥有了过硬的质量和登顶“华表”的力量。这必须得提到一个容易被现实所忽略的力量源泉,那就是“梦想”。

“拍摄团队都是自费加入的,因为这是一帮有梦想的年轻电影人,他们想在兰州做出以前没有过的事。”汪小平感慨地说:“所以,一开始虽然《丢羊》基本看不到什么回报,但对于他们来说有另一件事比这更加重要,那就是先做成这件事。”

当然,必须得说,《丢羊》的成功其实依靠的远远不是这一个梦想。文学的梦想,电影的梦想,表演的梦想,人生的梦想。当无数的梦想融入同一件事情的时候,才会产生这种巨大的力量,进而酝酿出令人难以想象的奇迹。

“以前主要演话剧,当时听说有电影拍就主动来了,也没有多想什么,毕竟当演员的谁没有个电影梦呢。”张浩是原兰州战斗文工团的话剧演员,在《丢羊》里他将一位谨小慎微、心思活络的村长演的既活灵活现又生动自然,给所有看过影片的观众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没想到,这次‘触电’竟然一发不可收拾,平日里话剧舞台积累的经验全都派上了用场。真的就像人们常说的一句话,人不能没有梦想,因为万一实现了呢。”

《丢羊》之后,他又在“丢系列”第三部《丢人》中成功的饰演了男一号——缉毒警察仇索,赢得了业内人士的交口称赞。如今,他的表演事业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经常会有国内的剧组向他发来邀请。

这真是不想“红”都不行。张浩从怀着忐忑的心情加入“丢系列”的阵容开始,到一步一步的脱颖而出成为满怀自信行走在电影界的兰州演员。凭的是什么?就是自信,从《丢羊》开始历练出的文化自信。

“华表”落金城百姓添自信

细细品味,《丢羊》的诞生也并非偶然,绝对是本土文学发展厚积薄发产生的连锁效果。显而易见的是,本土文学成果不仅是兰州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本土电影艺术的崛起创造了营养丰富的土壤,更帮助兰州电影人在初次打“硬仗”的时候,尽可能准确的“瞄准”了冲刺的方向。

当然,文学作品向电影艺术的转变是一个非常复杂和艰难的过程,首先需要遇到一双独居品味的“慧眼”,还需要拥有一个极具艺术创造力的“大脑”,再长期配备一个扛得住实干加狠干的“心脏”,而汪小平恰恰三者兼具。

2016年7月15日,作为真正意义上兰州本土制作的首部电影《丢羊》首映,正式掀开了兰州市电影创作的全新一页。从这一刻起,沉寂已久的兰州本土电影发展就再也无法平静下来,从国内到国外的各类奖项在佳作频现中纷纷花落金城,本土电影创作俨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为文化兰州建设、文艺繁荣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今,直到华表奖这份以前从未有过的荣耀花落金城,兰州电影跻身国内一流电影创作行列已经不容置疑。就如同汪小平在颁奖舞台上绽放出的那充满自信的笑容,那一刻这代表了所有兰州人的微笑。因为,这座城市的所有人,都为此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应该说,《丢羊》这部作品最成功的一点就是为观众带来了道德方面的反思。”《丢羊》原作者、兰州市著名作家范文的话,就是对这部作品所拥有的文学力量最生动的注解,他告诉记者:“什么是道德?道就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德就是力量,就是说人的力量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这就是目前整个社会都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东西。”

“《丢羊》问世之后的一系列表现已经证明,用本土影视剧创作来作为兰州文化的突破点,绝对是一个绝佳的选择。”汪小平当时的话语里充满了自信,因为电影《丢羊》一步步走来,他既是亲历者也是见证者。

新闻推荐

结婚必备“三大件”四十年里“多级跳” 从消费看城关商业精彩变迁

结婚对于每个人是大事,彩礼嫁妆更是不可或缺。上世纪70年代,结婚的“三大件”是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到了80年代,结婚要求更...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