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德大道塌陷事件受伤人员已无生命危险,正进行后续治疗—— 兰州部署多项措施防治道路塌陷

兰州晨报 2018-11-15 06:06 大字

事发时一名女子掉进塌陷的大坑。视频截图

本报讯(兰州晨报/掌上兰州首席记者张学江)11月11日,城关区瑞德大道甘肃中医药大学大门以北150米处突然塌陷,造成1名行人受伤。兰州晨报记者从兰州市建设局获悉:目前受伤人员生命体征平稳,无生命危险。经过施工人员紧急修复,11月12日凌晨2时,该路段恢复通行,塌陷的原因正在调查。

1 事件:马路塌陷,走路女子掉入

11月11日17时47分许,兰州市城关区瑞德大道西侧,甘肃中医药大学大门以北150米处人行道突然塌陷,塌坑长约3.5米、宽约3米、深约3米。

附近监控视频还原事发经过:事发路段为114路公交车的一个站点附近,多人围聚在出事地点附近等待公交车,一黑衣长发女子朝着人群踱步缓慢行走,对向,一名穿着灰色大衣的女子与其擦肩而过,在两人刚刚隔出五六步的距离时,路面忽然毫无征兆地出现裂缝。地面是一块块砖头裂缝拼插组合,扩散仿佛多米诺骨牌倾倒一般,很快形成一个面,接着整片开始下沉,而长发女子此刻正站在断裂面边缘。长发女子挣扎着想跑,无奈路面已经无法吃力,很快女子脚下砖头全部垮掉,女子跟随快速坠下。与其擦肩而过的灰衣女子幸运躲过。

监控显示只有长发女子1人掉入塌陷处。据悉,塌坑范围内有南北向3束弱电管线,无燃气、给水、排水等其他管线。

2 处置:伤者送医,路面已恢复

事件发生后,兰州市第一时间开展了伤者救助、现场处置等工作。1名伤者当即被送往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检查治疗,并专派2人24小时陪护,经医院检查,伤者3根肋骨骨裂,生命体征平稳,无生命危险,目前正在进行后续治疗。

当晚,兰州市建设部门连夜对塌坑围挡隔离后,用50多立方的混凝土、砂石料混合搅拌后进行回填、夯实,表层浇筑厚20多厘米的细石混凝土,并通过预埋注浆管二次灌注水泥搅拌浆,面层铺筑人行道砖,11月12日凌晨2时许,现场处置完毕,恢复正常通行。

据悉,发生塌陷的原因还在调查之中。

3 塌陷多发,建设部门对症下药

据介绍,针对兰州市道路塌陷事件,2016年兰州市建设部门委托相关机构专门进行调查分析,引发道路塌陷的诱因有:市区土质主要为自重式湿陷性黄土,土质结构疏松、孔隙发育,易于形成陷穴和空洞;部分地下管网老化,存在跑冒滴漏现象,对地下土质结构冲刷形成空洞;各类工程对地下土质结构、地下水文等造成扰动等。

针对道路塌陷这一“城市病”,近年来兰州市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一是运用技术手段加强探测,购置2台三维探地雷达,对城区主次干道进行常态化探测,对重点区域(人流密集场所等)进行动态化探测,对已出现沉降的道路及周边重点探测,通过分析后对可能存在的隐患点进行排查和处理。截至目前,共探测道路338条(处),发现疑似地下空洞76处,开挖后确认37处并及时进行了处置。

二是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聘请专业道路探测公司对城市主要道路进行探测分析,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正在建立兰州道路安全预警地理信息系统。

三是建立市政网格化巡查机制,安排巡查人员进行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置异常情况。受现有设备技术手段的制约,小街巷和部分人行道尚未做到全覆盖探测。

4 兰州市政府:吸取教训,加大探测频次

在全力做好伤者治疗的同时,针对多发的塌陷事件,兰州市政府将进一步吸取教训,同时已专门部署开展相关工作措施:一是聘请专家和专业机构,进一步做好道路塌陷多发原因的分析研判,同时增加专业设备,加大探测频次和密度,对主次干道、小街巷、人行道等全覆盖探测、排查。

二是联系国内一流的专业研究单位,积极寻求最新的技术手段,弥补现有设备技术手段的短板,提高监测分析水平,增强探测、排查的成效。

三是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对各类施工严格审核管理,督促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全力监测工程对地质结构的扰动,同时对新建、在建道路强化过程管控、质量管控和责任追溯制度,防止造成新的隐患。

四是进一步加强地下管线巡护,通过预警监控、技术分析等多种手段全面排查涉水管线,及时消除隐患。

新闻推荐

五个环节提升稳评质效 全市群体性事件逐年下降

【本报讯】(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烁)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建设顺利实施,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细化、扎实的开展密不可分。同...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