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独乐乐”到“众乐乐” 环县创新群众文化活动之路

陇东报 2018-08-10 01:45 大字

本报记者 郑朝静

傍晚,夕阳的余晖缓缓洒落在环县环江民俗文化风情线,秦腔声、锣鼓声、二胡声、唢呐声、吆喝声陆续响起,人们吃过晚饭后纷纷来到这里,继续享用“文化大餐”。

2015年以来,环县依托民俗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创建了环江民俗文化风情线,在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民俗文化传承保护等方面,创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群众文化活动 “遍地开花”

环县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界处,现辖21个乡镇、251个行政村、1485个村民小组。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和诞生了道情皮影、唢呐、民歌、香包、刺绣、剪纸等一系列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生活不断满足,老百姓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大,但环县地广人稀、居住分散、交通不便,要将群众文化活动规模化、将文艺演出和培训辅导覆盖所有乡村,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今年61岁的曹粉娥是环县天池乡一位地道的农民,10年前因进城看病来环县县城居住。因为喜欢唱道情,曹粉娥一有空闲时间就会去广场或公园找个安静的地方唱上几首,后来不断有志趣相投的姐妹加入其中,虽然没场地、没设备、没观众,但她们乐在其中。

韩贵兰是曹粉娥唱道情时认识的,刚开始,她们自己买话筒音响自己唱,用她们的话来说就是“自娱自乐”,但随着道情爱好者越来越多,她们明显感到,靠自己微薄的力量无法满足爱好者和群众的需求。

“在这个常住人口10余万人的县城,参与文化活动的人越来越多,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环县文化馆馆长王生亮说,自2015年以来,环县每年投入50万元,由县文化馆以道情皮影、唢呐、民歌等传统文化为重点,在城区滨河路创建“环江民俗文化风情线”,相继打造了秦腔戏苑、皮影戏苑、民歌大家唱、唢呐自乐班、道情自乐班、农民城自乐班和百姓大舞台等7个示范性群众文化活动中心,每年组织开展活动900多场次,参与业余演员1000多人,观众达52万多人次。群众参与度高,社会影响广泛。

每年5月至10月,环江民俗文化风情线每天晚上都有精彩节目上演。8月1日晚8时,“环县道情大家唱”的舞台上,曹粉娥、韩贵兰和自乐班的姐妹们一起登台演出,台上演员唱得尽兴,台下观众听得高兴。有了县文化馆的扶持,她们有场地了、有设备了、有观众了,更重要的是,有专业老师教了。

王生亮告诉记者,在示范性群众文化活动创办成功后,群众自乐班从3年前的10多个发展到现在的70多个,参加社团群众从不足千人发展到近万人,基层文化活动呈现出遍地开花、全民参与的生动景象。

百姓当“主厨” 烹饪“文化大餐”

在环江民俗文化风情线走上一圈,道情、皮影、秦腔、唢呐、民歌等“文化大餐”种类丰富多样,都是由寻常百姓精心编排的,可满足不同人群的口味,让你“饱餐一顿”。看完节目,回家的路上,人们意犹未尽地哼着小曲,兴奋地讨论着刚刚结束的精神节目。

有了固定的活动场所,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更高了,为了能上台演出,群众自发组织排练,为的是能带给观众高质量的演出。

秦腔戏苑的负责人王献芳是环县剧团的退休职工,每天早晨7时左右,她都会出现在秦腔戏苑,为排练和学习的秦腔爱好者指导。秦腔戏苑有秦腔爱好者40多人,其中有老师、医生、退休职工、家庭妇女、农民等等,年龄最大的73岁,最小的21岁,他们都是因为热爱秦腔,才聚在了一起。

一到晚上,秦腔戏苑被观众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为了有更好的演出效果,环县文化馆为秦腔戏苑购置了服装、道具,演员带妆演出,观众看得入迷极了。

环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蒋红莉利用业余时间在秦腔戏苑学习秦腔,她说:“以前秦腔爱好者想唱没处学、没处唱,老百姓想看戏没处看,现在有了固定的活动场所,有专业的老师教,我们的表演技巧、演唱水平也能有所提高,能带给观众更好的演出。”

不仅是秦腔戏苑,环江民俗文化风情线的各个群众文化活动中心都被观众围得水泄不通。近期,“全县农民文艺会演”在百姓大舞台精彩上演,环县21个乡镇各带来一场演出,在演出期间,每场观众达到2000余人。

环县文化广播影视局副局长黄凤鹏介绍,过去是“政府演、群众看”,现在把舞台交给群众,变成“政府搭台、群众演出”,这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近几年,环县相继建成了1个文化博览中心,21个标准化乡镇综合文化站和251个“乡村舞台”,251个行政村已有近半数建立了村级村民文化“自乐班”,改善了文化设施条件。

王生亮还介绍,县文化馆每年会评选出一批有带动性、有影响力、有活力的群众自乐班,为其配备乐器和设备,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年终表彰,真正让文化“种得下、长得好、有收获”。

“新鲜血液”带来新变化

在“环县道情大家唱”的舞台上,记者发现了一位5岁的小朋友,她叫李雨彤。在道情自乐班的姐妹们表演的间隙,李雨彤拿起话筒,毫不怯场地演唱了一首《映山红》,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小小年纪的李雨彤特别喜欢道情,3岁时就去兰州参加过道情比赛,4岁就获得过省级奖项。“老师教我的道情《我的家就住在皮影之乡》,我特别喜欢唱。”李雨彤说。

今年33岁的邓龙龙是一名修车工,在道情自乐班里算是比较年轻的“新鲜血液”,他从小喜欢道情,但没有跟着专业老师学习过。平常修车时,他爱吼个两嗓子,修车的空闲时间,还会拉二胡、吹笛子。当得知成立了道情自乐班后,他想都没想就积极参与,这几年里,他跟着自乐班里专业的老师学了很多。“不仅能学到很多东西,更重要的是放松了心情。”邓龙龙说。

在环县各类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中,不乏年轻人的身影。有年轻人自愿加入到演出群体中,也有年轻人喜欢来到各演出点看节目。“今年有3名20多岁的年轻人加入秦腔戏苑,这真是一件好事,说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年轻人喜欢,有了传承。”王献芳说。

在环江民俗文化风情线,那些用手机进行网络直播的群众很是吸引人的目光。刘武瑞是一名皮影戏爱好者,只要有空闲时间,他都会来到皮影戏苑直播。他的粉丝有2100多人,不管每天晚上直播时有多少观众,他都会坚持把皮影戏播完。一名在广西工作的环县人,就是通过刘武瑞的直播看皮影戏的,他说:“常年在外,非常想念家乡的皮影戏,有了直播,我就能非常方便地看到家乡地道的皮影戏。”

马鑫也是一名主播,他有3万粉丝,主要直播环县民歌,观众最多的时候能同时在线1000多人。他告诉记者,直播环县民歌,为的就是宣传环县的传统民俗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环县、爱上环县。

王生亮介绍,县文化馆在“环县民歌大家唱”的舞台周围,专门设立了网络直播站,配备了手机直播架,方便观众进行直播。

精神扶贫 让群众更有获得感

环江民俗文化风情线的皮影戏每天晚上7时30分开场,刚过6时,就已经陆陆续续有人来到皮影戏苑等候,70岁的王双荣就是其中一个。王双荣爱皮影戏,他告诉记者,皮影戏对于环县人来说,是刻在骨子里的,就算没有学过,随口也能唱上两句,干农活的时候能唱,放羊的时候也能唱。“现在在城里生活,不愁吃不愁穿,但总感觉缺点什么。每天有皮影戏看,就感觉很满足。”王双荣说。

不识字的徐粉霞自从加入道情自乐班后,跟着姐妹们学习了不少知识。每天做饭、跳舞、唱歌、演出,“我真是比上班的人还要忙,但却越忙越精神。”

王生亮告诉记者,群众茶余饭后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了。特别是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使用以来,文化活动广场、健身场地、文化活动室成为“村民聚集地”,更多的村民在农闲时节、茶余饭后,不再聚众赌博,不再游手好闲,而是自觉参与到文化活动中,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充实和提升,传统和民间的优秀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低俗文化也将失去生存的空间。

“我们走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办文化活动,每年开展群众文化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进家庭活动20场次以上,重点关注弱势群体的文化生活,坚持每月一次走进福利院、养老院慰问演出。积极引导县城群众自发组建了太极拳队、舞蹈队、老年健身队、夕阳红乐队、演唱队、环洲渔鼓表演队等,参与人数达数千人,常年开展健身、娱乐活动。并且聘请专人指导,每天早晚组织健美操训练,每周三、五、六晚组织舞蹈培训,累积参与群众3万多人次。还将文化扶贫、智力扶贫和电商扶贫紧密结合,每年举办手工编织、手工挂件制作、串珠工艺品制作、泥塑、皮影雕刻、秦腔道情演唱等免费公益文化培训10期,培训各类学员500多人次。”王生亮说,“精神脱贫才是真正有效的脱贫,就是要让群众有获得感。环县文化馆把引导和扶持群众自乐班的发展、壮大作为提升文化自信,满足群众愿望,推进精神扶贫的重点工作来抓,为精准脱贫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看到环县城乡群众文化活动越来越火热,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新闻推荐

省电投境外发行5亿美元债券获国家备案

本报兰州讯(记者燕春丽)8月8日,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对省电投集团境外发行5亿美元债券给予备案。为进一...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