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杨木箱里的爱

甘肃日报 2017-07-18 04:00 大字

马进祥

当父亲来到我那间学生宿舍的时候,我正坐在下铺同学的床上洗脚。太突然了,我有些反应不过来。因为事先我并不知道父亲要来,毫无思想准备。

父亲用自家捻的羊毛线织的腰带,捆绑着背来了我三哥学手艺做的、在家里算是唯一能够拿得出手的那个白杨木板子箱子。箱子里装了我母亲在炕洞里烧的两个白面焪锅,还有一袋子炒面、“面大豆”和炒蚕豆等。

打开那口杨木箱子的瞬间,我突然后悔了。在学校吃不饱,没箱子放东西,这些都是我刚入大学后在写给家里的信里说的情况。没想到家里人接到信后,父亲坐卧不宁,急忙准备箱子和吃的动身来看我了。

考上大学那一年,我才17岁。我哥帮我凭着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去老家附近的蒿支沟粮站只交了大概几十斤粮食后扯出了一张单据,转了“粮户关系”,从此,我就算正式跳出了农门。

父亲来到陌生的兰州寻我,凭的是我寄去的那封信的信封。

没出过门,不识字,方言太重,难以交流问路,凭信封出门寻人——这是家乡旧时老农最常用的办法。信封底下的“寄信人地址和名字”是最好的线路导航和地图册。父亲说,他以前赶大车时来过兰州,知道大体方位。这次来的时候,就把信封拿出来给人看,按照信封下面写的寄件人地址和姓名找到了学校。进了校门后,看到同学们在办公楼旁边的灯光球场上打篮球,就又给人看信封。我们的班长看了信封,就帮着父亲拿了箱子领到了我的宿舍。父亲见了我说,他坐班车到了汽车东站,跟人打听时,就有三轮车夫过来,说连箱子带人送到我们学校,要价5元。他一听就不干了,说我从蒿支沟到兰州才3元!于是父亲就用羊毛线腰带把箱子一捆,拿出旧信封,背上来了……

到了我上大学后这一年刚入冬的季节,家里张罗着给我迪莱哥娶媳妇办宴席。我识字的四哥哥给我来信说这是家里的大事,问我能否回来?说父母怎么怎么在想我,整天念叨我,等等。还说一次父亲悄悄拿了我的旧衣裳,站在门后抹眼泪……这些,我似乎无动于衷。我回信说刚到学校不好请假,又来回车费盘缠,就不必跑了罢,而且马上就放寒假了即可回家等。可是没过多久,父亲知道了我一个堂哥要来兰州办事,赶紧让母亲托堂哥带来了专门给我留下的宴席上的筏子、包子和馓子等。

远路上带来的这些好吃的,我当场分给同宿舍的同学们一起吃了。

寒假回去后我才知道,母亲在办宴席那天的早上,一个人先起来进了灶房,然后突然放声哭了一场。想起她最小的儿子我不在身边,看着攒了一年的清油白面做的好吃的,娃却不在,吃不上一口,再也忍不住了。母亲的哭声惊动了家里人,引得父亲和哥哥也陪着掉眼泪。

在吃的那么紧张的情况下,父母首先给我留足了好吃的。其实,我学校里的生活比家里的好多了,隔三差五的还能见到荤腥。那些年,整个农村日子很不好过,我们家过得更是艰难,由于我们弟兄多,父母一辈子为娶儿媳而愁肠。一个接一个的儿媳娶进了门,每口人供应的几尺布票和“购货证”上有限的茶叶、食糖等供应物全都搅进去了,接着又要另家分灶,家里在物质上一直没缓过来,处于极度的贫困中。

此后不久,父母先后舍我而去了,没过上一天好日子。至今一想起这件事,我就后悔为啥不请假回去?年少轻狂的我当时太想当然、书生气和自以为是了;神圣的大学也没给我一颗后悔药——我懊悔那时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没有想到为父为娘那颗期盼儿子回家的心……

新闻推荐

西固区—— 新城镇创城文艺汇演同心共创文明城

西固区举行“喜迎十九大唱响中国梦”文艺汇演【本报讯】近日,西固区新城镇在新维路社区文化广场举行“喜迎十九大唱响中国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艺汇演,演员们用欢快的歌舞献礼党的十九大,为创建文...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杨木箱里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