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展览解密航天 科技与百姓生活衣食住行 处处充满 航天元素
4月24日,兰州大中学生走进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近距离接触航天“神器”。西部商报记者 丁凯 摄
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航天元素
“没想到孩子天天用的‘尿不湿\’,竟然是航天技术的成果!”24日上午,一名年轻妈妈在展台前发出感叹。不只是“尿不湿”,原本使用在宇航服上的保暖、阻燃材料,如今已广泛用于太空棉服装、消防服中,让人们穿出了时尚与科技。
与现代人生活紧密联系的导航技术,同样是航天科技的力量。科普展上,北斗卫星组网模型前人头攒动。作为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2016年6月,第23颗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使北斗系统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人在陆上行走,卫星为你指路。“旅友、老人和孩子带上‘腕圈\’,家人就可以通过北斗导航终端设备精准锁定他们的位置,即使走失也无需借助‘寻人启事\’。”志愿者黄婧怡向参观者介绍。
北斗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杨元喜此前表示,今年我国将发射6至8颗北斗三号卫星,到2020年将有35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轨运行,形成全球覆盖能力。
配方奶粉的营养添加技术脱胎于航天食品,方便面中的脱水蔬菜源自航天冷冻脱水技术,口罩内层采用航天抑菌面料……科普展览“解密”的衣食住行中的“航天元素”,令参观者贺笑啧啧称奇:“没想到这些司空见惯的生活用品都与航天有关,太奇妙了!”
“目前,我国已有2000多项航天技术成果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重大。”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科技委主任谭永华说。
太空天眼守护百姓健康与安全
你所居住的城市河流湖泊有没有受到污染?实时空气质量如何?绿地面积有没有减少?这些疑问都能从科普展上的“太空天眼”找到答案。卫星遥感图片有力支撑了大气环境监测和区域污染防治、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综合评估,为保障良好环境提供及时准确的空间信息服务。
2016年8月,应用高分四号卫星制作的台风“妮妲”观测高清云图,精确评估了台风影响区域,支撑决策少转移几十万人,极大减少了减灾成本。
飞机上不能上网、置身山水之美不能发朋友圈、草原上驰骋不能视频聊天……这些“交流的无奈”在不久的将来都会成为过去时。近期发射升空的实践十三号高通量通信卫星,可以为人们提供“天地互联”的畅通上网体验。
在航天日上,你还会知道,目前在旅游大巴、长途客车及重型载货汽车上安装的北斗、GPS双模车载导航终端,已全部接入国家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监控,确保人员及车辆安全。在医疗健康领域,航天技术同样“大展身手”。
创造美好生活 推动经济发展
国产低成本汽车防撞雷达为汽车装上“导弹的眼睛”;航天涡轮泵技术应用于消防泵,让消防车喷水高度直达300~400米高的摩天大楼;增雨防雹火箭产品为西安带来今年第一场春雪……谭永华说,作为高精尖技术密集型产业,航天技术转化而来的产品一经面世,往往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截至目前,我国民用遥感卫星数据分发量累计超过1000万景,卫星电视直播用户突破7000万,‘北斗\’终端持有量400万余套,卫星应用年产值超过2000亿元。”国防科工局总工程师、国家航天局秘书长田玉龙说。
田玉龙表示,今年,中国将大力推动卫星应用与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基于位置服务、通信、广播电视、医疗等的大众信息消费与服务新产业,让“航天科技更好惠及百姓生活”。
据新华社消息 从卫星导航到移动通信,再到自然灾害监测,航天服务着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普通人频频“交会对接”。主题为“航天创造美好生活”的2017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24日在位于西安的西北工业大学开幕。其中,展示中国航天发展成果的科普展引人关注。
新闻推荐
校园周边规范秩序背街小巷铺路亮灯 彭家坪镇“三大整治”出实招
【本报讯】城乡接合部“五线联动”,校园周边规范秩序,背街小巷铺路亮灯……“三大整治”攻坚战开展以来,七里河区彭家坪镇党委、政府紧盯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投入保障、破解地区难题,强力推进综...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