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播发通讯《从“卫星看不到的城市”到“兰州蓝”》,报道兰州大气污染治理工作—— 兰州为中国城市治霾提供经验
按语:
4月12日,新华社发表题为《从“卫星看不到的城市”到“兰州蓝”——兰州为中国城市治霾提供经验》一文,文章从多方面介绍了近几年兰州治霾成效,认为“兰州蓝”为中国城市治霾提供了良好经验。全文如下——
供暖季结束了,杨鸣燕脱掉了印着“冬防”字样的蓝马甲。“5个多月里,每天从早到晚穿着,它是我们守护蓝天的象征。”
冬天是中国北方雾霾最严重的季节,往往从每年秋冬开始,一直持续到来年供暖季结束。
杨鸣燕是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南街道办的一名工作人员。冬防期间,兰州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像杨鸣燕一样身着蓝马甲的网格员,他们是最基层的治污人员。
同许多中国北方城市一样,兰州过去取暖主要是烧煤,加上河谷地形、静稳天气多等不利条件,兰州一度是中国雾霾最严重的城市之一,被称为“卫星看不到的城市”。然而最近三四年,兰州却因治霾成效显著而闻名。
数据显示,兰州2013年空气品质优良天数为193天,仅仅两年后就提升到了252天。在这一数字变化的背后,是近年来兰州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雾霾宣战的努力。
过去,燃煤是这座城市的头号污染源。兰州用两年时间完成了城区所有燃煤锅炉的“换血式”改造,改为烧天然气。截至去年初,兰州年燃煤消费总量控制在620万吨以内,比2012年减少了395万吨。
同时,大中型企业出城入园、土方作业工地在冬防期间一律停工、小砖窑和小冶炼季节性停产、加快淘汰黄标车等治理和管控措施也陆续出台并严格落实。
“人海战术”是兰州治污的一大特色。兰州把市区详细切割成1482个网格,所有街道、社区工作人员都兼任治污网格员,总人数达上万名。
杨鸣燕说:“我们每天清晨六点就到达所负责的网格进行巡查,看哪家烟筒在冒烟,有没有使用劣质煤或木柴。发现了要制止,处理不了的要及时上报。”
除了各级党委、政府外,参与治污的有十多个党政部门。环保部门负责牵头,工信、质监、交通、公安等各司其职,严防劣质煤进城,对排污大户驻场监察。纪检监察部门则监督干部们是否尽到治污责任。
在兰州市环保局副局长邢力峰看来,其实兰州很多措施并没有特别创新之处,但是敢于动真碰硬,真正把环保法律法规落到了实处。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是位于城区的一家央企,也是纳税大户。但兰州市环保局经常“怼”这家企业,在对其环保违法违规行为严厉处罚的同时,也在媒体上公开点名批评,要求其履行环保职责、向市民道歉。
对于参与治污的干部,兰州奖罚分明。兰州市环保局原局长、兰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原支队长等干部就因治污不力被就地免职或被调整工作岗位。同时,一批在治污督查中表现优异的干部也被提拔重用,邢力峰就曾是一名治污督察员。
去年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后,国电兰州范坪热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庆生终于不用担心被约谈了。“我们跑到环保标准的前面去了!”他说,现在该公司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的排放浓度远低于国家要求。
“以前每天用掉1对羊腿,现在一天要用10对!”兰州市城关区一只船街的“90后”烤肉店老板马小兵说,他的露天烤肉摊在治污中被“逼”成“烤吧”,一算账,燃料、装潢和烟道改造虽然成本不少,但“来客多了,销量大了,生意好了”。
兰州治污也伴随着争议,但随着雾霾减轻、蓝天增多,理解、点赞的人越来越多。2015年年底,兰州因治污成绩突出在巴黎气候大会上荣获“今日变革进步奖”。去年冬天,在微信朋友圈中,当北方许多地区的民众在吐槽雾霾时,兰州人却在晒蓝天。
以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钢铁和化工产业比重大、逆温和静稳等不利气象条件,加上法律法规落实不力,使雾霾成为中国当前最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去年年底中东部的一次大气污染天气,灰霾面积达188万平方公里,北京、天津、石家庄等28个城市启动了重污染天气红色预警。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马建民说,兰州地处西北干旱地区,先天条件并不好,其他城市尽管难以复制一些具体的治污举措,但如果能像兰州一样敢治、真治,雾霾程度肯定会减轻许多。“减排、压煤、控车、抑尘等都是治霾必须实施的措施,兰州的一些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当前,痛下决心治霾已是中国各地的共识。近日,中国环保部宣布对京津冀及周边传输通道“2+26”个城市开展为期一年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这是中国环境保护有史以来在国家层面上直接组织的最大规模行动。
中国提出,到“十三五”末,治理大气雾霾要取得明显进展,地级以上城市空气品质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
分管大气污染治理的兰州市环保局副调研员陈一民说,兰州距这一目标仍有不小差距,而且空气品质改善的速度在放缓,治理难度在增大,每多一天蓝天,都要付出比以往更大的努力。
“治霾没有退路。红旗插到阵地上,就不能再倒下了。”当过20多年兵的陈一民说。
□新华社兰州4月12日电
新闻推荐
【本报讯】4月12日下午,兰州市儿童福利院特别邀请到“兰州好人”、“首届兰州市十佳优秀志愿者”、“兰州大爱无疆志愿者服务站创始人”达式冬老师,开展了以“爱心奉献、恪守本职”为主题的典型事...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