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装市场鱼龙混杂装修房屋擦亮眼睛
眼下,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兰州家装市场开始回暖。从本报新闻热线接到的相关投诉来看,本地装修市场可谓鱼龙混杂,装修队伍参差不齐,不少无资质、无等级、无门面的“杂牌军”和马路装修队混杂其中,有的使出这样那样的招数借机坑害消费者。3月2日,从事家装十多年的方师傅向记者揭开了家装市场存在的一些“潜规则”,他结合自己多年的从业经验提醒消费者有效预防家装陷阱。
讲述:家装市场“潜规则”坑害消费者
投诉一:家住七里河的刘女士曾在装修自家房屋时,与一家装修公司签订了合同,装修公司给她的预算是4.5万元,可装修开始后,装修人员却提出许多需要调整的建议不断让其加钱。结果,装修结束后累计多交款项2万多元,此举大大超出了之前的预算。
投诉二:家住安宁的李先生之前想把房间装得好一些,他没敢选择游击队,特意找了家有门面的装饰公司。在与对方商谈价格后,李先生当时觉得对方报价可以接受,于是就签了合同。装修中李先生发现,几扇门表面包得参差不齐,卫生间的瓷砖是空的。于是,他特意请来室内装饰监督机构的人员,对正在进行的装修进行了全面“体检”。经检测,李先生拿到了一份详细的检测结果报告:检测项目涉及地面、水电工程共20余项,不合格的多达8项。面对该结果,李先生坚决不同意再把房子交给施工方,并拿回了近万元装修款,挽回了部分经济损失。
连日来,记者通过查阅本报新闻热线信息记录发现,有关装修过程中存在的以次充好、偷工减料、中途加价、拖延交工等反映有不少。面对以上种种装修陷阱,很多消费者觉得维权无门,最终不得不选择放弃,吃了哑巴亏。
另外,装修人员帮业主选购材料过程中,成交后拿一定的回扣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采购时从地砖、板材到其他材料,均有不等的回扣可拿。
提醒:确定装修团队别忘有效预防陷阱
3月2日,在兰州从事装修十多年的方师傅向记者透露了自己知道的一些家装“潜规则”,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关键事项供消费者参考:一是房屋装修分为双包和单包两种方式,所谓双包即装修公司负责包工包料,单包即只包工不包料。目前,大部分消费者愿意选择以单包方式进行装修,因为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控制装修成本,装修质量也相对有所保证;二是联系家装团队时,尽量选择信誉好、有资质的正规装修公司,最好去家装公司正在施工的样板房看看,从中了解其管理水平和工艺质量等情况,多联系几家装修团队实地测量报价,从中选出自己可以接受的预期价位和装修公司;三是装修设计方案和施工内容最好一次约定,因为每调整改动一次,可能会意味着要多支付一笔费用;四是对于装修公司提供的项目报价单或预算单,务必要认真审阅并作为附件附在合同后面(项目宁可多报,如果不做可减);五是选择规范的合同文本,务必将报价、工程变更、设计、验收、保修和装修公司答应的优惠条款等写进合同,有利于事后维权;六是签合同前面积计算务必准确,防止多测或少报,因为“以实测为准”的说法空间太大,不好把握;七是付款方式应尽量约定首款少付,尾款留多,最好是做多少付多少,以免权益受到侵害时陷入被动;八是工程竣工验收后,应索要住宅室内装饰装修质量保修书,一旦发现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要注意保存好证据等,及时向工商、质检、消协等部门投诉或举报。兰州晚报记者曾梧桐
新闻推荐
京东先行垫付李先生的损失,并提醒广大消费者账号若被盗别忘这3点
兰州晚报讯(首席记者徐倩影)3月3日,本报报道了李先生的手机遭遇“呼死你”后、京东“白条”被盗用一事。经过京东金融工作人员调查,确认李先生实名认证的账户被盗后,其名下“白条”也被盗用,事件总算是...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