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晨报论语 警惕先天不足的砖混楼“报复性垮塌”

兰州晨报 2016-10-12 00:00 大字

10月10日凌晨发生的温州楼房倒塌事故,截至11日凌晨1时12分,事故现场搜救结束,其中22人不幸遇难,6人正在医院接受治疗。温州市和鹿城区召开鹿城区农房倒塌事故新闻发布会宣布,事故原因初步分析,系农民自建楼房因年代久地质基础不牢造成 。(相关报道详见今日《兰州晨报》AⅡ08版)

接二连三的塌楼事故,熟悉的关键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成、砖混结构……而温州此次塌楼的特点是,没有任何外力因素,就自己垮塌了。当前的首要任务当然是抢救伤员,可是,紧跟着就有一个紧迫的任务必须立即执行:隐患显著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老旧居民楼,时时会对居民构成安全威胁,在温州还有多少?在全国各地还有多少?危房鉴定和人员撤离时不我待。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民居基本以平房为主,罕见的楼房都是国有建设单位严格施工的重点工程,虽然年代较为久远,建筑质量却有基本保障。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新楼房,由于建筑材料和施工方式的改进,由于工程验收体系的全面严格化,整体建筑质量是过硬的。

恰恰是在建筑工程新旧交替的“尴尬”时代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楼房大量涌现,也就是“包工头”们大显神通的时代,一方面建设资金很有限,另一方面建筑施工和质检验收体系粗陋,基本都是砖混结构的墙体加上预制板的楼房,建筑质量普遍低下。一出生就颤颤巍巍的砖混楼,勉强撑过二三十年,现在只怕进入“报复性”的垮塌时期。

目前已知的信息显示,这些楼房垮塌之前,当地往往也开展过住宅安全排查。这就难免让人纳闷,这些岌岌可危的老旧居民楼,其建筑质量上存在的隐患早已是经年的“旧疾”,不是突发的现象,为何没有在住宅安全排查中被揪出来?要么是安全排查的范围有限,导致危楼“漏网”了;要么就是安全排查的成效有限,“走过场”的排查漏掉了危楼。

灾难不相信理由,借口抹不去伤痛。同样的事故反复出现,足以说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居民楼存在严重隐患,必须对住宅特别是那个特定年代建筑进行全面安全排查,必须确保安全排查的科学性、权威性。留下一个“死角”,放松一项检查,很可能就造成下一起灾难。

要确保新一轮安全检查能够保证居民安全,安全承诺的关键措施不能遗漏:从跑现场的员工到坐镇指挥的领导,每个经办人要在安全排查报告上签好大名,这签名要视同安全责任书和军令状,谁的保证落了空,就追问谁的失职和违法的责任。时不我待,温州相关地方需要痛下决心,全国其他已经遭难或尚未遭遇灾难的所有城市也必须感同身受地予以警惕和及早动手。

人命关天,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是政府的头等大事,人力上要布置下去,财力上要为危房排查、鉴定、加固乃至搬迁做好准备,不容下一次尘土飞扬、凄厉呼救的塌楼灾难再现。

(许晓明)

新闻推荐

周末天气 兰州天气晴好 午后温暖舒适

经过多天的阴冷,13日兰州上空终于拨云见日,深秋温暖的阳光让人们终于暖和起来。而即将到来的这个周末,依旧保持晴好温暖的天气,大家不妨趁此时机走出家门,感受深秋暖阳和美好的景致。据兰州中心气象台...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