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沟里的“致富经”

甘肃经济日报 2016-08-30 00:00 大字

本报通讯员 赵鑫璇 张凤娇

从安定城区向北55公里,绕过石峡湾镇区,便来到马泉湾村马泉湾社。中午,蔺生全正在给鸡喂水,他脸上写满了欣慰。

从17岁开始,他就在外打工,所挣工资也只够家用,他开始想赚钱的法子,渐渐地萌生了养鸡的念头。

缺技术,他就去学习,乡上举办的各种养殖培训班他每期必到,三个月下来受益匪浅;缺实践经验,他就买了一个孵化箱,拿拣到的200只野鸡蛋“做试验”,并成功地孵出了小鸡,他由此赚到了养殖路上的“第一桶金”。

有了首次成功经验,2014年3月,他从广州买了200只蛋鸡鸡苗,400只肉鸡鸡苗开始正式步入养殖之路。“白天我就把鸡赶到散养区,让鸡自己觅食,晚上再赶回养鸡场。因为是散养鸡,鸡蛋售卖价格比饲料鸡要高一些,1只土鸡蛋能卖到1.2元,野鸡蛋能卖到1.5元钱。”蔺生全说。

有产品没市场,老蔺就一个人来到兰州,一个人撬开了市场的大门。“现在兰州西北鞋城、东部市场都和我签订了供货合同,销路完全不是问题,而且还常常供不应求。”

“***贷款简直就是雪中送炭。”近日,老蔺靠着4万元的***贷款,他储备了饲料,也订购了礼品盒,坚持把“老蔺家”这个牌子做大、做好。今年5月份以来,他投入18万元,盖了两排680平方米的圈舍,力争在年底,养足4000只鸡。靠着品质和信誉,他的养鸡路子走得更加顺畅了。“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在蔺生全的带动下,马彦海、付小强两家人也加入到了养鸡致富的行列中,2家人共养了2000余只鸡。

近年来,石峡湾乡抓产业蓄后劲,已成立生全野禽农民专业合作社等2家养鸡专业合作社,规模鸡存栏8000余只,为该乡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闻推荐

出城入园兰州新区按下“快进键”

本报记者李明娟兰州新区作为全国第五个、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按照“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集聚效应初步凸显、生态环境明显改...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