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个人想检测难度可不小
资料图片
此次本报进行的兰州净水器市场暗访及7个水样送检,其实源自一个普通消费者的选购困惑:“净水器市场品牌多,价格差异大,功能宣传多,但到底谁的净水器最好?他们的品牌真的起到宣传效果了么?我能把水送到哪去检测对比?”此刻,普通消费者成了弱势群体,检测机构的大门到底在哪?普通民众该怎么敲开这扇门?费用是否能接受?送检难,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原因一
检测费用昂贵
本报一连两日刊发的“净水器市场暗访”,引发消费者展开了讨论,3月18日,一位想代理销售净水器品牌的石先生也通过晚报询问,“如果个人想通过检测机构做一次水质测试,出份权威报告,可以吗?需要花多少钱?”记者多方搜集信息了解到兰州市内有3家可以做食品类检测的机构。
其一,是此前为本报暗访进行公益支持的国家食品企业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示范中心(兰州)——甘肃国信润达分析测试中心,该中心属于第三方检测机构,若做石先生所需要的水样品检测,分为36项和106项分析两种,检测费用分别为3600元和10000元;其二,是中国商业联合会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兰州),也属于第三方检测机构,这也是2011年甘肃省及市级工商行政管理局曾依托的检测技术平台,该中心咨询处称,可以接受石先生这样的个人委托送检,但具体费用还无法告知,只能举例说,一个样本20余项检测内容,收费为2500元;其三,是兰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属于官方检测机构,是市食药局的直属单位,2014年3月成立,可做生活饮用水36个参数的检测,但检验所主要承担政府部门日常抽检职责,基本不接受公众个人送检。
点评:仅以此前晚报暗访时送检的事件为例,7个水样,按36项的参数检测就需要2.5万元左右,普通民众为选购产品而做这样的检测显然花费不菲。
原因二
送检知识欠缺
翻回2011年6月的报纸,你会发现有个新闻热词,叫“食品安全”。当年,记者正在做校园门口“五毛小食”的食品安全问题调查。那时有一批“五毛小食”被曝光不合格,大家的共识是“五毛小食”对儿童身体有危害,但判断依据只是靠闻、靠看,这些取名“唐僧肉”“神雕侠侣”的麻辣小食品危害因素到底是什么,危害到底有多大,没人能说明白。抱着追求真相的心态,记者想起了做实验,在当时甘肃省工商局食品处及安宁区工商局一位副局长的热心帮助下,记者将暗访买到的3类“五毛小食”送到了甘肃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食品质量定点检测中心。虽然成功找到了检测中心,但问题随之而来,“你采集的样品是同一批次吗?”“你带够5个样品了吗?(一般检测需准备同类的5个样品)”“你要检测哪几项内容?”,检测员填写表格时一连几个提问都让记者无法回答。因为准备不充分,这次实验就终结在了检测中心的前台。
点评:普通民众送检因知识欠缺,也是检测机构不愿向个人敞开大门的原因之一。记者在有过一次送检经验后,好不容易才注意到添加对比水样、如何按量准备送检样品,如何让样品最小程度接触污染源等细节。但若是一个没有经验的“菜鸟”,很难做到采样环节的安全可靠,所以检测机构也担心检测结果不准确,容易与被检测商品的商家产生法律纠纷。晚报记者赵文瑞
新闻推荐
最近被热议的一篇报道——《穹顶之下》,真正的揭示了我们在赖以生存环境中,对环保意识的匮乏。先不说大家对主持人的褒贬,单就这篇报道对我们的启示来说,环保要从每一个人做...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