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生命在镜头定格的每一个瞬间升华

兰州晚报 2015-01-28 11:00 大字

黑尾水鸲捕捉生活的彭刚张鹏伟摄银鸥草原鹰伯劳红尾水鸲张鹏伟摄

摄影,让生命的每个瞬间绽放,给生命带来光。每一位摄影师,都如同青藏路上磕长头的行者,双手合十,五体投地,在躯体受难练就金刚之身的万里征途中,享受每一份万物之美带来的震撼。彭刚,便是其中一位。

游览黄河兰州段,如果你看得仔细,水车园、七里河黄河立交桥、城关黄河大桥、湿地公园等处经常会出现一个高个儿、戴着鸭舌帽、穿着军绿色冲锋衣,整个头几乎要从近一米长的镜头里塞进去的“老头儿”。

他叫彭刚,51岁,兰州人。你看到的他一定是在“等待”黄河边某一个生灵的展翅、或是翱翔。

不知从何时起,兰州市有了一批穿着摄影马甲,背着长枪短炮,记录城市前进点点滴滴的人,他们大多年龄在50岁以上,用热爱生命的气势热爱着摄影。

1980年,年仅16岁的彭刚用积攒了半年的工资购买了一台柯尼卡自动对焦相机。

此刻起,彭刚的生活开始与摄影息息相关。1987年,彭刚从部队转业至七里河工商局工作,由于摄影特长表现突出,被安排负责搞宣传。这个工作岗位对彭刚来说可是个美差事,每天都可以与相机打交道,可以“理所应当”地大胆拍摄了。

每个摄影师,都有自己专长和研修的方向,这一点,彭刚属于“晚成”,一直都是没有主题见什么拍什么的他,于2011年才确定了自己专攻的方向:拍鸟。

拍鸟和纪实摄影等不同,对设备、摄影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极高。彭刚花十余万元购买了一整套重达四十公斤的高级“家当”,每天出门,还会带上《野外观鸟手册》,在除工作之外的大部分假期,他都在黄河边“蹲守”:架好机器,坐在凳子上便开始等候鸟儿尽情展示它的美丽瞬间,这一等往往是几个小时。

至今,彭刚已经在黄河边拍摄到斑头秋沙鸭、油鸭、翠鸟等兰州市极少见的鸟类。每次拍摄,最少会有四五十个市民询问他所拍摄鸟的有关信息,彭刚则当起普及鸟知识和环保政策的推广大使。

如果看见有人破坏黄河边鸟类栖息地的生态,彭刚也会第一时间通知有关单位或媒体,督促改正,立志为鸟创造和谐美好的家。

“鸭子捕鱼,银鸥从鸭子嘴里叼鱼,鹰又从银鸥的嘴里抢过鱼,这是一种食物链的故事。有时候会拍到成鸟为幼鸟喂食,能拍到鸟的呼唤、生气、埋怨。”拍摄久了,彭刚开始抓拍鸟鲜活的表情和生活细节,开始从这些无与伦比的美中感受生命的真谛。

“最近几年,政府和市民的环保意识强了,生态环境变好了,黄河边的候鸟种类和数量也越来越多了。”彭刚说。

摄影师都是精益求精的艺术家。如今拍鸟,彭刚对自己的要求是拍摄的鸟的羽毛必须能一根一根数清楚,这就是境界。与此同时,每次拍摄回来,彭刚总会觉得同一个题材还可以拍摄得更好,这种“执拗”催促他再一次对准同一个方位同一种鸟,催促他不断提升。

2014年12月13日,彭刚去青海湖鸟岛拍摄大天鹅。穿着三四件保暖内衣,从早晨7点开始拍,一直拍到下午三四点。回兰后觉得照片还可以拍得更好些,于是在今年元旦期间又驱车去青海湖拍摄。可惜因为气温太低,湖面结冰,大天鹅都飞走了。

“明年还会去!”虽然有些沮丧和遗憾,彭刚还是在对摄影的极致追求中享受着幸福。

35年来,彭刚先后购买了20多台相机,购买相机至少花费40万元。先后走访东北、云南、贵州、四川、青海、甘肃几乎每一座诱人的大山名川,拍摄了300多种鸟。

“现在睡觉有时候都会把相机抱在怀里。每一次拍摄都有新的认识,摄影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生命元素。”彭刚在家里养了6只文鸟,每天一起作息,他希望自己的生命能因鸟而美。

摄影家最终拼的并不是手上拥有的长枪短炮,而是机器背后的头脑和脚步。透过他的影像,你或许能感受到,51岁的彭刚已经具备了很多。

这是一个城市人与鸟的故事,这个故事未完待续。兰州晚报记者张鹏伟实习生张建梅

■人物档案

姓名:彭刚年龄:51岁籍贯:甘肃兰州爱好:摄影心声:“现在睡觉有时候都会把相机抱在怀里。每一次拍摄都有新的认识,摄影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生命元素。”

新闻推荐

兰州亚太股份公司组织 2014年度优秀员工泰国游

兰州亚太股份公司为了奖励在2014年业绩突出、表现优异的优秀员工及部分工程师,于2015年元月中旬分批赴泰国旅游,元月28日结束了愉快温馨的观光旅行,全部顺利返...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