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让“牛大碗”通过歌舞“走出”国门 兰州人创作出《牛肉面之歌》

兰州日报 2010-02-26 06:36 大字

【本报讯】2月3日,在“两会”召开期间,城关团代表谢铭领衔向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提交议案,建议为兰州市享誉世界的“一碗面”——牛肉面专门谱写一首歌曲,广为传唱,使其成为兰州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一消息经本报报道后,引起市民广泛关注。日前,兰州喀喇昆仑战友艺术团团长孙琳带着自己创作并已在全国获金奖的《牛肉面之歌》来到编辑部,希望通过媒体得到更多读者的认可。

兰州人为“一碗面”写歌

“生活在兰州的人,无不为自己家乡那美誉四方的牛肉拉面而自豪。就这‘一碗面\’1996年被国家定为中式三大快餐推广品种之一,被誉为‘中华第一面\’,成为餐饮业的一朵奇葩。今天,兰州牛肉拉面已成为兰州的一张名片。作为一个长期生活在兰州的文化工作者,故乡的情促使我要为‘兰州牛肉面\’唱出心中的歌。”孙琳激动地告诉记者。他说看到“两会”上有代表建议——市政府加以引导,或直接组织人员编写一首《牛肉面之歌》,把兰州文化的精髓、把兰州牛肉面的一青、二白、三红、四绿、五黄的特点浓缩后加入,就像浓浓的牛肉面汤,关键要好听、上口、通俗,如果成功,将成为兰州文化的重要载体,自己非常感动和激动,急切的想将自己创作并编舞的《牛肉面之歌》呈现给广大市民。

《牛肉面之歌》缘起电视剧

对于《牛肉面之歌》的“来历”,孙琳娓娓道来:“1992年我在‘兰州电视剧制作中心\’工作时,就将牛肉面搬上屏幕。由我编剧并导演了六集电视剧《牛肉面的故事》,片中我写了首主题歌,当时这首歌非常形象的把牛肉面的特点与剧情交融在一起,也曾流传一时。但由于这首歌是为电视剧而写,词中没有明确叫响‘兰州牛肉面\’,没有突出地方特色。”因此,长期以来,孙琳一直想重新写一首真正的《牛肉面之歌》。由于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实现这个愿望,退休后,他再度创作该歌曲的愿望呼之欲出。“我参考了当年的歌词,保留了精华部分,做了删减和浓缩,并将一头一尾做了较大的改动。而且加强了‘兰州\’的概念。”正如孙琳所说,记者看到首段歌词便强调本土概念,写到:“牛肉面,咳!兰州牛肉面,兰州人最爱吃那兰州的牛大碗。揉不尽的爱呀,尝不尽的鲜。人生就像这长长的面,有人爱圆有人爱扁,平坦坎坷都是路,走不尽来行不完……”尽管如此,孙琳还不满意,后来又将歌中加上一段快板“兰州的牛肉面,兰州的牛大碗,一清二白三红四绿,色香味俱全;兰州的牛肉面,兰州的牛大碗,全国各地都走遍,美名天下传……”

“牛肉面”有唱有说还有舞

光唱光说孙琳仍然觉得不过瘾。于是,一个设想产生了,给观众直观的活灵活现的印象,只有用肢体语言,用舞蹈的形式将它搬上舞台。孙琳告诉记者,他和他的团队“兰州喀喇昆仑战友艺术团”巧妙的将“熬汤”和“拉面”的全过程,用舞蹈语言展现出来,而且,在道具上采用了夸张的手法,把“牛大碗”和“拉面”搬上了舞台。还设计了一群青年男女,争相向老师傅学手艺的情节,寓意“牛肉面”代代相传。功夫不负有心人,舞蹈《牛肉面之歌》在去年10月举行的全国中老年才艺之星展演大赛中获舞蹈类金奖和创作奖。随后,该艺术团被推荐参加中国老年艺术团,代表中国赴韩国首尔参加“国际老人文化艺术节”,获得铜奖。这次活动让兰州“牛肉面”通过舞蹈“走出”了国门。孙琳表示,今后将继续打磨《牛肉面之歌》,用歌曲和舞蹈并用的方式,宣传兰州的这块“金字招牌”。  

新闻推荐

桃树坪一林场突发大火

【本报讯】 2月27日晚上8时许,兰州市桃树坪一林场突发大火。火灾发生后,接到报警的兰州消防和森林消防官兵以及林场职工上百人参与扑救,经过1个多小时努力终将大火扑...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