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融高科技元素集秦腔之大成 中国秦腔博物馆26日“粉墨登场”

兰州日报 2010-01-21 06:49 大字

1月20日,记者从兰州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中国秦腔博物馆的筹备布展已经基本就绪,并将于1月26日隆重开馆,这意味着我国第四个戏剧博物馆正式“粉墨登场”。中国秦腔博物馆的开馆是古老的秦腔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文化兰州”建设的重大成果,是兰州作为“中国秦腔发展基地”的一项盛事。这一具有战略眼光的文化创举和文化工程,对于研究秦腔这一古老剧种的艺术源流与特点,拓展和开发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探寻未来的文化创新与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陕甘之“争”呼出共同心声

甘肃秦腔又称西秦腔,古语有云:“秦声以甘凉之雄,犹称劲敌。”目前兰州市现存历代秦腔剧本3000多本,其中很多都是绝版,而兰州独有的耿家脸谱更是备受秦腔界所瞩目。兰州是名副其实的“戏窝子”,从滨河路上经过,秦声秦韵顺着水声、风声传来,让人有些恍若走进了戏园子。连陕西的名家都举大拇指称赞:兰州的戏迷爱戏、懂戏,因此兰州市也被中国戏剧家协会命名为“中国秦腔发展基地”。然而,随着老秦腔艺人的离世,后继人才缺乏,大家对秦腔的了解越来越少。保护祖先留下来的东西,保护本民族的艺术,这些呼声成为了戏剧人当务之急的使命。至此,“肩挑着重担”的中国秦腔博物馆应运而生。曾几何时,陕甘两省争秦腔,戏剧人的一腔热血在“争”中唤起了两省戏剧人共同的秦腔情结,还有戏剧人恒久不变的深远愿望,那就是保护、挖掘和传承。

两千余平方米凝聚秦腔“魂”

中国秦腔博物馆坐落在兰州市金城关文化风情区仿古建筑群的二台,位于兰州百里黄河风情线中段经典风情区,与巍巍白塔公园毗邻,与百年中山铁桥相望。中国秦腔博物馆陈展面积2000多平方米,是目前国内内容最为纷呈的地方戏曲专业博物馆。中国秦腔博物馆不包括建筑部分,仅陈展投资就达上千万元,由序厅、演员篇、班社篇、音乐篇、剧目篇、舞美篇和观演篇等部分组成。

一个个展板,一幅幅图片,一座座雕塑,一卷卷剧本,从舞台的浓缩场景到后台的舞美杂陈,从具有互动性的触摸显示屏到高科技的幻影成像,中国秦腔博物馆从内容到方式一改传统博物馆套路,让人耳目一新。而与之相配套的中国秦腔网站,会帮助你查到任何一个秦腔剧目,任何一个名家唱段,任何一个关于秦腔的文化末枝;你也可以通过网站,与馆内秦腔历史名家或正在参观的秦腔爱好者互动,过一把当名家的瘾。

五载心血凝聚传世精品

2005年9月,兰州市被中国剧协命名为“中国秦腔发展基地”,这成为中国秦腔博物馆开建的发端。2007年3月,兰州市文化出版局召开关于秦腔博物馆建设的第一次专家座谈会,随后筹建办公室成立并面向全国征集秦腔文物。在三年多的筹备期间,得到多方人士的无私关爱和支持,征集到了大量的清代秦腔曲谱、秦腔脸谱以及许多颇具代表性的秦腔文物,这些文物极大地丰富了秦腔博物馆的陈展内容和历史内涵。2008年6月,秦腔博物馆选址金城关后,筹建工作紧张有序不断推进。经过筹建、设计、施工、布展等多方面人员经年累月的不懈工作,中国秦腔博物馆终于撩开了神秘面纱。1月26日中国秦腔博物馆的开馆盛典上,将有一直关注关怀秦腔博物馆建设的文化部和中国剧协领导的出席,也有西北五省区秦腔名家的助兴祝贺。

传承文化遗存  筑造精神家园

兰州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局长范文表示:“秦腔博物馆,无疑是传承秦腔这个剧种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的建成不仅是对秦腔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保护,而且也是展览展示秦腔剧种的一个平台。这些戏剧文化,一旦由博物馆所传承,便与它所成长的城市相融共荣,成为一笔宝贵的社会财富。从而使秦腔这门艺术,更好更久地流传给后人,让后人进一步了解秦腔文化的发展历史,使濒临失传的秦腔剧本,再现芳姿。”

据了解,对于中国秦腔博物馆的未来,兰州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已有初步打算,拟在未来成立兰州历史博物院后,将其与目前正在建设中的兰州彩陶博物馆、兰州非遗陈列馆、兰州国学馆以及兰州市历史博物馆(兰州市博物馆)等一同纳入麾下,整合出兰州市最强力的文化资源,以期大力推动兰州市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

2009年9月26日,陕西秦腔博物馆正式开馆,对此范文说:“其实,秦腔是西北人共有的剧种。花开两朵,争艳吐芳;相互交流,各展其长。拭去岁月的烟尘,大家会发现,秦腔的光芒依然是那么耀眼夺目。”

金城关,青石铺地,黛瓦蓝墙,古色古香,徜徉其间,既可以寻找那些散落的文化遗迹,也能细品兰州古城的味道。如今,金城关再添文化胜景,中国秦腔博物馆即将揭开神秘面纱,记者有幸先睹为快将馆内7个篇章与两个互动视听室的内容一览无余,用镜头与心灵感悟了秦腔这古老艺术奇葩的深远与厚重。

走进序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复原的戏楼和左右两侧的两组大型浮雕,浮雕的内容是以展示秦腔的发展历史为主,戏楼则是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甘肃秦腔戏楼。下方放置有多媒体播放系统,观众进入序厅之后,画面中一段时长9分钟关于秦腔历史的介绍便娓娓道来。记者看到,在高科技手段的成功打造下,“大秦之声”、“先民之情”、“义军之魂”、“花雅之争”、“古调独弹”、“百花齐放”6个主题生动地再现出古老秦腔的历史情景。记者了解到,短短的9分钟背后,却是珠海杨氏网络动画投资公司30多人半年多时间的努力。

演员篇

名家名角活灵活现

在演员篇的展厅里,秦腔自诞生之日起,众多的优秀演员活灵活现地出现在视野里,昔日的秦腔班社名家在这里一览无余,多年后的今天他们再一次在秦腔观众心目中享受着厚爱与眷恋。曾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只要能看群儿(演员的艺名)的貂蝉,谁稀罕你的县官”;“看了耿家(即耿忠义)的打碗,天塌下来没管”等,体现出老百姓对民族艺术家的热爱之情。

班社篇

班社历史清晰记载

在班社篇展厅里,参观者可以轻松地了解到秦腔戏班发展的悠久历史。记者了解到,秦腔班社发展大体可分为五类:一是由名老艺人出资或集资创建;二是由地方豪门富户或巨商出资建班;三是由开明知识分子集资建班;四是由当地驻军抽人出钱办的军营班;五是以家族为主体组建的家班。秦腔在演变过程中,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显示时代与艺术特色、代表性的班社,对秦腔的继承和发展,起到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

音乐篇

秦腔乐团尽在指尖

秦腔音乐,包括声乐唱腔、器乐伴奏、过场曲牌等。在展厅里,高科技制造的仿真人物组合成了完整的戏班乐团,每“人”手持一样不同的乐器,乍一看绝对可以乱真。在模型正下方,有一个电子触摸屏引起了现场所有人的浓厚兴趣,用手指轻点同样模型画面中的任何一个人物,耳边便响起了其手中乐器的悦耳声音,整个秦腔乐团的演奏尽在指尖掌握中。

剧目篇

题材广泛应有尽有

秦腔剧目内容海涵,数量之多,居中国戏曲文学之最。秦腔剧目题材广泛,古今中外、天上人间、应有尽有。在剧目篇展厅里,一座中国著名剧作家关汉卿的雕塑被与墙同高的剧本环绕着,如此大量的剧本其征集之不易与保存之困难可想而知。如果想浏览剧本,旁边的高科技电子屏可以满足要求,在剧本目录选定后,只需要挥动手臂,屏幕里的剧本便会跟随着翻页。

舞美篇

传统服饰美轮美奂

舞美篇的展厅里,专门从苏州订制、用传统技艺做出的全套秦腔服装、道具、头饰让人眼花缭乱,五颜六色中不由地对秦腔之美赞叹不已。右侧有一个后台的还原模型,高科技制作的秦腔演员有模有样的化着妆,“俊脸”、“花脸”姿势不同、手法各异,脚边半开着的老戏箱里清楚地可以看到存放着的戏衣、戏帽、鞋靴、口条(胡须),虽然没有前台的演出场景,却让人真实地感受到紧张的气氛。

观演篇

昔日辉煌重现眼前

步入观演篇展厅,仿佛走进了一个昔日的古戏楼。古色古香的雕花围栏圈出了观众席,木雕座椅上一个个仿真观众栩栩如生、表情各异,或蹲、或坐,有的拍手叫好,有的兴高采烈,更有的陶醉其中连身旁递毛巾的小二都视而不见。微缩舞台上的幕布缓缓拉开后,高科技幻影成像技术再现出的立体影像在精雕细刻的包围中且唱且演,一出出经典秦腔剧目的演出重现眼前,整个现场将昔日的秦腔辉煌再现得淋漓尽致。

新闻推荐

500名驾驶员接受交通安全警示教育

【本报讯】 针对出租、公交交通违法以及事故频发的现象,1月21日下午3时,东岗交警大队在兰州唯一的交通安全教育警示基地召开“公交出租客运驾驶人交通安全警示会”。...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