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我们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红古区平安镇按照“东工西农中商”的发展思路加快城乡发展助农民致富

兰州日报 2009-12-24 07:01 大字

【本报讯】 “搬进二层小洋楼,锅台接上自来水,天天有肉吃,我们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了。”12月23日,刚刚搬进新家的红古区平安镇平安村农民马有布脸上绽放着幸福的笑容。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平安镇走出了一条在东部依托兰铝发展工业、西部发挥种植优势发展农业、中部依托非公经济一条街发展商业的“东工西农中商”特色发展之路,富民强镇的战略使得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党的政策好啊!”马有布一边擦拭着家具,一边与记者唠起了家常。以前,马有布一家挤在土木结构的老房子里,遇到天阴下雨,房间里就到处漏水。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平安镇针对村民们急需住房的问题,展开了“大调研”活动,多方征求村民意见,在平安村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造、统一分配的原则,多方争取资金,修建了28栋小洋楼。而马有布就是首批搬进新房的农民。不仅如此,平安镇的新安村、若莲村也建成了新农村住宅,满足了56户农民的住房需求。如今,新建的住宅全部完成了村道硬化和上下水工程等配套设施。平安镇党委书记杨建斌还告诉记者,兰州市将红古区确定为城乡一体化的试点县区,而平安镇作为红古区的城乡一体化试点乡镇,在今后还要加大小城镇建设的步伐,搞好村庄规划,坚持示范带动,以109国道为重点,利用2至3年时间,统一规划,集中建设新住宅300户,不断改善人居环境。

如果说小康农民住宅使村民实现了安居,那么平安镇集中发展的特色产业更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平安村这个曾经在兰州市率先种植蔬菜大棚的小山村,依托着设施农业,走上了一条富民路。“设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村民苏万红说。早先,平安镇的蔬菜种植多集中在辣椒、茄子、草莓、西红柿等传统作物上,多年来的种植已经使得土地板化。“只有倒茬,引进新品种才能提高产量,增加村民的收益。”平安镇请来的农科所专家如是说。于是,平安镇出资3万元,免费组织蔬菜、草莓、奶牛等种植、养殖业大户,赴外省市参观学习种植、养殖业新技术,先后引进了火龙果、粉娘西红柿、一边倒油桃等新品种,又引进了西甜瓜无土栽培和黄瓜无土栽培2项新技术。“火龙果三年以后才能坐果见效益,这也意味着三年里我就只有投入,没有一分钱的收入。”苏万红说。平安镇政府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组织专家干部进行研究。“扶持一家,带动一片。”平安镇决定对苏万红的新品种试种进行扶持,每年每个大棚补助5000元,并请来市农科院的专家,手把手教苏万红种植火龙果。如今,火龙果的长势喜人,明年就可以坐果。苏万红给记者算了一账,按照市场上火龙果8元/个的价格,明年他的蔬菜大棚收入就可以达到2万元。“其实得到实惠的不仅仅是苏万红,‘南果北种\’还可以带动更多的村民走上高效农业的路子。”该村村支部书记王元福说。不仅如此,平安镇还硬化田间道路16.8公里,彻底结束了“田间本无路,外运靠人背”的历史,将蔬菜收购市场延伸到农民的田间地头,推进了设施农业的规模化发展。如今,平安村的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6100元,走在了全市的前列。

“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目前,规划方案已经制定。”杨建斌说。按照规划,平安镇将按照

“东工西农中商”的发展思路,打造“一心、一轴、两片区”,形成以兰州铝业为主的工业区,以张家寺小城镇建设为主的商贸服务区,以平安村、若连村为主的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区。到2020年,平安镇的城镇人口将达到1.38万人,全镇人口达到2.3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60%。到本次规划期末,将平安镇建成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良、产业协调发展的兰州西部重点城镇。

新闻推荐

上路宣传缓解堵塞

12月23日下午,兰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东岗交警大队5辆标有“缓解交通堵塞”、“保障公民通行权益”、“文明行车”等宣传标语的车辆从广场东口出发,沿街宣传交通法规,切实保...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