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体艺育人催生素质教育绚丽之花 ——兰州市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巡礼

兰州日报 2009-10-13 07:36 大字

高楼林立,学业负担繁重,居住在钢筋水泥砌筑的“火柴盒”内的独生子女,玩耍的机会已经不多了。学生书包越来越重;学业压力越来越大;参加社会活动和力所能及劳动以及体育锻炼越来越少。因此,身心素质越来越差;自信心不足、心理脆弱……对此,无不令人担忧。

如何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校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近年来,市教育局始终将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加强组织管理,健全机制,使全市已经形成稳定的市、县区、学校三级管理和教研网络。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学科师资队伍已初步形成,体育、艺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多年来,兰州市始终将学校体艺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加强组织管理,健全机制,全市现已形成稳定的市、县区、学校三级管理和教研网络。市教育局作为市政府的职能部门,全面负责规划、管理、协调和指导本行政区域内学校体艺教育工作,并有一名副局长具体分管此项工作。同时,各县区、各学校也都按照要求成立了学校体艺教育领导小组,在组织体系上确保了工作的全面实施。目前,市教育局已把学校体艺教育工作,纳入全市标准化学校建设、示范学校达标、薄弱学校改造、“两基”巩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之中。

强化培训 培养师资

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学科师资队伍,是提高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的关键。多年来,兰州市始终把体育、艺术、卫生保健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点来抓。严格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等要求,配备专(兼)职体育、艺术、健康教育课教师。目前,全市中小学体育、艺术、健康教育的教师学历水平,基本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一支结构合理、稳定专业的师资队伍基本形成。鉴于兰州市学校分属市、县(区)、企事业办学校的情况,城市中小学体育、艺术、健康教师基本为专职教师,县(区)属乡(镇)学校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配合教学,基本保证每校至少有1个体育、艺术专职教师。同时,市教育局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加强教育教学的业务指导。积极鼓励教师通过业务培训、在职进修、自学考试等形式自我提高,有计划地组织市属学校体育、艺术学科联片教研活动,以市体育、音乐和美术中心教研组、联片教研组为主体,围绕学校教学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定期举办中小学体育、艺术、健康教育论文评选活动和全市中小学优秀体育、艺术课评选、教学新秀评选活动。举办音乐欣赏教学、教材教法培训班,音乐、美术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组织体育、艺术教师外出参加教学观摩、教研活动等,有效提高了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在“十城市”体育教学观摩研讨会上,兰州市先后有数十位教师分别荣获特等奖、一等奖等,并有近百篇体育教学论文获一、二、三等奖。在历届全国、全省音乐、美术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和录像课评选中,兰州市先后有上百名中小学教师获奖。近年来,举办体育、音乐、美术教师培训班近百期,培训教师数千人次。兰州市各学校在职称评聘、评优选先及工作量的计算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一视同仁,充分调动了工作积极性。一支业务精、师德好、乐奉献的师资队伍,为实施素质教育正呕心沥血地工作着。

加大投入 夯实硬件

教学设备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学校体艺教育的场地和器材配备工作,多渠道筹措资金解决场地和器材配备。在“两基”达标、标准化和示范性学校建设、“542”工程、薄弱学校改造中,制订了各类学校的体艺教育硬件评估标准。“十五”期间,兰州市平均每年投入1500余万元专项经费,用于体育、卫生、艺术教学器材设备的添置和各项活动的开展。目前,兰州市城区中小学体育、音乐、美术教学器材,基本达到二类配备或二类配备以上标准,基本保证体育、艺术教学和活动的需要。全市已有数十所学校铺设了塑胶操场,部分学校还添置了电脑投影、VCD、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设置了书画室、形体训练室、舞蹈排练厅等。目前,兰州市县区的乡镇中小学,基本达到三类配备标准。

执行计划 活动多彩

近年来,兰州市中小学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按要求开齐开足了体育、音乐、美术课。目前,兰州市中小学体育、音乐、美术开课率达100%,兰州市制订的《教育质量评价方案》中明确要求,各学校必须有2个以上学生运动队,并坚持常年训练,每年举办1次全校性运动会;各校要组织学生合唱队(团)、舞蹈队(团)和乐队(团),并经常开展活动;有学生运动队训练计划、课外艺术活动计划、指导教师、活动内容记录和全校性运动会安排。目前,兰州市城市中小学按要求,全部组织开展了课外体育、艺术活动,各乡镇中小学,在保证开课率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开展课外体育、艺术活动,每年举办1次全校性体育、艺术活动。各校均有课外体艺活动兴趣班,参加活动的学生达十多万人,基本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师资、有制度。

收效显著 成绩斐然

兰州市学校体艺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近年来,兰州六中田径队代表甘肃省参加了第七、八、九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共取得1金、5银、8铜和2个第四名的好成绩,且有4人打破3项全国中学生田径纪录。曾2次代表中国中学生分别参加了在法国和意大利举行的世界中学生越野锦标赛,在有33个国家和地区500多名运动员参加的比赛中,分获男子团体第三名和第二名,创下了我国中学生参加同类比赛之最,为国家、省、市赢得了荣誉。今年8月,兰州六中代表四川省中学生赴长沙参加第十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时,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兰州六中、兰州三十三中先后被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授予“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市教育局也先后被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评为“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全国先进单位”、“贯彻两个《条例》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艺术教育成效更加显著。仅2004年,兰州市在代表甘肃省参加了全国首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就获得2个二等奖,9个三等奖,1个优秀创作奖。目前,全市体育、艺术活动已形成制度和传统,每年举办1次全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乒乓球、武术、健美操、围棋、国际象棋比赛;举办1次全市中学生篮、排、足球比赛;举办1次迎春环城赛;每2年举办1次全市中小学优秀大课间、自编操评选活动;每3年举办1届全市中小学生艺术节;每2年1届全市中小学生合唱节、校园歌手暨器乐比赛、校园京剧演唱比赛;每年举办1次全市中学生新年音乐会。全市性的体育、艺术竞赛活动,促进了学校活动与训练的开展。与此同时,为加强交流与宣传,兰州市先后成立了“兰州市中学生交响乐团”、“兰州市中学生民族乐团”、“兰州市中学生管乐团”。3大乐团已成为展示兰州市学校艺术教育成果,进行对外宣传与交流的名片。

活动丰富 有声有色

以实施“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为契机,市教育局把开展“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活跃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列入工作计划,制定了实施工作方案,建立市、县区两级示范校,确立了坚持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相结合的育人原则,寓教于乐,寓练于乐,满足了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了学生身心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发展。全市首届百所中小学优秀大课间、自编操评选活动,800 余所学校参加了自下而上的分区、分片初赛和复赛。参加学校和学生之多、影响和规模之大,在兰州市是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艺活动,既调动了广大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展示才艺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艺术修养,陶冶了道德情操,使学校的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从体育和艺术教育入手,让孩子们全面发展,快乐成长——素质教育的绚丽之花多姿多彩,已开满校园!

新闻推荐

功能越来越多资费越来越低 学生手机变成“随身网吧”

随着手机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拥有手机。因此不少老师都抱怨在上课的时候被学生的手机铃声打断讲课思路。时下,随着手机功能的日新月异和使用成本的降低...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