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话说兰州的自来水

兰州日报 2009-10-22 07:32 大字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兰州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自来水工程,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如今不论你住在高楼大厦,还是农家小院,只要把水龙头一拧,清亮亮的自来水就会哗啦啦地流淌出来。既干净卫生,又方便安全。当今自来水已覆盖了兰州320万人口,住在兰州的人们,再也无须为吃水困难而发愁了。

稍微有了点年纪的兰州人都知道,解放前,兰州这个城市是一个没有自来水的城市。市民的生活饮水全靠人担、驴驮、车拉,直接从黄河中取水。当年的水北门一带,挑水卖水的“水客子”(当年人们把担水卖水的人叫水客子)一个接着一个。切勿小看这些出卖苦力担水叫卖的“水客子”,他们是这个城市老百姓生活用水的运输者,供应者。这些“水客子”各有各的买主,各有各的市场。市民们用水,既可一担一挑的另卖,还可以包用。每个月头上买水票,每天用多少水就给多少水票,每担水二角。

一些机关、工厂、学校等单位,都有专门拉水的车辆,向本单位的员工供水。记得上世纪50年代,我们在十里店上学的时候,偌大的十里店,只有师范大学有一座40多米高的水塔,向全校师生供应自来水。这在当时来说,已经是很先进的了。我们附中却没有自来水。全校几百名师生的用水,只靠一辆马车拉水供应。学校的水房里,有一个很大的蓄水池,同学们每天起床后便排队打洗脸水,由专门的工友给打水,每人只给一瓢,多了没有。今天忆及当年排队打水的情景,至今难忘。

过去有句老话:“有福之人生在黄河两岸。”意思是说住在黄河两岸的人吃水方便,其实不然。住在黄河岸边的人们用水,要自己到河边去担。天晴还好说,天阴下雨,烂泥踏水,担水就十分困难了。“黄河斗水,泥沙其七。”人们直接从黄河中担来的水,不能马上饮用。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澄清、净化后才能饮用。那时候家家屋里都有一口或几口盛水澄水的大缸。

自来水在我国很早就开始应用了,上海1883年就建成了第一个自来水厂,和上海相比,兰州的自来水工程建设起步却较晚。要说兰州的自来水,不能不先说说著名的经济学家张心一。早在上世纪40年代初,时任甘肃建设厅厅长的张心一就开始筹建兰州自来水厂,1945年他从上海请来了环境卫生学的专家杨铭鼎教授,还有一位美国自来水方面的专家毛理尔(Morrill)。这两位专家都是张心一口头请来的。杨铭鼎教授是南方人,吃不惯兰州的饭菜。中街子40号张心一的住处,就成了这两位专家的临时招待所。

经过两位专家的实地考察论证,自来水厂的厂址选在了徐家湾的河滩上。按原设计方案从徐家湾向东延伸,过金城关,黄河铁桥到西关十字。1946年6月,即成立了“兰州自来水工程筹备委员会”。并聘请毛理尔为技术顾问。1947年1月,张心一辞去厅长职务离开了兰州。后来由于资金短缺,材料技术方方面面的原因,1948年5月,这项兴建兰州自来水厂的工程则搁置了下来。

直到1956年,兰州才正式开工兴建自来水厂。厂址选在西固区柳泉乡。在前苏联专家的帮助下,经过一年多的建设,终于在1957年年底建成并向部分地段供水。从此兰州人也开始用上了自来水。要和上海相比,却整整晚了74年。

改革开放以后,兰州得天时地利人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今不仅城里人用上了自来水,广大郊区的农民也和城里人一样,用上了干净、卫生、方便的自来水。

人们经常把发展和变化联系在一起,没有发展,便没有变化。兰州自来水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发展变化,是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地变化,这也是兰州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昔日“住在黄河边,吃水靠人担”的岁月,已经成为了过去的历史。

新闻推荐

冯玉雷长篇小说《敦煌遗书》出版

【本报讯】 四川省作家冯玉雷50万字长篇小说《敦煌遗书》于近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冯玉雷继《敦煌百年祭》、《敦煌·六千大地或者更远》及以敦煌历史题材...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