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小加工点问题多 想吃放心豆腐不容易 黑作坊生产打起“游击战”

兰州日报 2009-10-27 07:30 大字

【本报讯】 生产环境污浊不堪,黑作坊无照加工,缺少防蝇措施,违规使用添加剂……针对全市豆制品市场生产经营中存在的这些突出问题,兰州市质监、工商、食药监、卫生、商务、农牧等多个部门全面开展豆制品市场专项整治,重点扶持规模企业,规范小作坊生产行为,打击脏、乱、差和无照生产加工、经营、销售行为,旨在全面提高兰州市的豆制品产品质量,让市民吃到健康、放心的豆制品。

豆腐作坊问题多

据了解,质监、商贸部门曾起草并正式颁布《豆制品甘肃地方标准》,但除少数正规企业执行外,一些较小的加工作坊依然违规生产销售,致使不达标的黑豆腐流入市场。

日前,兰州市质监部门在城关区高滩村民房内的一个豆腐生产作坊检查时发现,工人正在忙碌地加工豆腐干,使用焦糖色为产品上色,现场环境卫生十分肮脏。执法人员当即责令其停产,没收了焦糖色,销毁产品约10千克。

在七里河区工林路的一个院内,执法人员查出一家“黑”豆制品作坊,不仅没有办理任何的生产经营证照,而且现场环境卫生非常差。执法人员当即销毁了生产出来的豆腐、豆皮158千克,查封了生产设备。

“黑作坊”总是换地方生产

豆腐加工黑作坊为何屡禁不止?采访中,记者走访了工商、质监等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告诉记者,长期以来,黑豆腐加工作坊的生产成本都比较低,违规者经常是在城郊接合部租用民房,换着地方打游击生产。

这些小作坊大多位于偏远的城乡接合部,多数是外来人员租房经营,投资少、见效快,而且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流动性。如果在一个地方被捣毁,他们就换个地方重新开张。生产条件也比较简陋,就是买只大锅、磨浆机、几个大塑料桶而已,投资只需几千元,因此不少黑作坊老板都已成为“惯犯”。工商、质监部门执法人员即使是批评、教育、处罚,效果依然并不大。等选好新的加工地后,黑作坊的老板又会干起老行当,而这也给监管部门加大了管理难度。

小作坊豆制品限区域销售

如何保证更多的市民食用到放心豆制品,是本次食品药品安全整治中的一大热点。据了解,此次豆制品市场专项整治中非发酵类豆制品是整治的重点,主要品种是豆芽、豆腐、半脱水豆腐、豆皮、脆豆皮、卤制豆制品、油炸豆制品、炸卤豆制品等。整治的范围包括规模生产豆制品生产企业、有固定场所及相关证件的小作坊、无照经营的加工点以及餐饮环节。其中,小作坊生产的豆制品还应该进行标识,并限制区域销售。

同时,各相关监管部门还将严厉打击在豆制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取缔一批无证无照黑窝点,关停生产条件经整改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加工点,扶持诚信守法的豆制品企业,规范豆制品生产企业的行为,建立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改善豆制品的消费环境,提高人民群众对豆制品安全的满意度。

新闻推荐

现代社会催生“生活方式病” 男人更应建立正确健康理念

10月28日是第10个“男性健康日”。男性既是社会的中流砥柱,又是家庭的主心骨。然而社会的压力和家庭的责任,常常让他们疲惫不堪。男科作为边缘学科只有短短二三十年的历史,在兰州...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