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满河山经典流传

甘肃日报 2020-04-01 03:46 大字

羊皮筏子 郁婕

韦孟颖

走进兰州市博物馆东展厅,“壮美黄河·诗意兰州——全国百名书法家写兰州作品展”墨香诗韵相映生辉,古代及近代赞美兰州的诗词联赋异彩满堂。高适、岑参、邓千江、王袆、汤显祖、林则徐、左宗棠、谭嗣同、刘尔炘、于右任……一个个历史名人的壮美诗句扑面而来,沁人心脾。一阕诗韵,一幕意境,让我们打开历史长卷,徜徉在古诗词中的兰州风采里。

初唐四杰的卢照邻,中唐“边塞四人”的高适、岑参,晚唐的马戴、郑谷,或仰望兰州,或莅临兰州,写下著名诗篇,收入唐诗经典。高适登临金城北楼,目极远方吟诗云:“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全诗现实与浪漫融合,抒发对壮美河山的赞叹和报国安邦壮志未酬的感慨。

岑参两次从军安西和北庭节度使幕府,西出东行,往来于迢迢丝绸古道,一腔爱国豪情挥洒于西部奇山异水。他在兰州写下即景五言诗《题金城临河驿楼》:“古戍依垂险,高楼见五凉。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庭树巢鹦鹉,园花隐麝香。忽如江浦上,忆做捕鱼郎。”以奇丽俊逸的笔调勾画出兰州临河据险的雄姿和莺歌燕舞的田园风光,蕴藉深婉,秀朗自然,是盛唐时兰州太平景象的览胜名作。

盛唐时,兰州楼阁耸起,寺庙相望,保存至今的兰州庄严寺在晚唐诗人郑谷《题庄严寺休公院》一诗中云:“秋深庭色好,红叶间青松。病客残无著,吾师甚见容。疏钟和细溜,高塔等遥峰。未省求名侣,频于此地逢。”

兰州锁控西陲为兵家必争之地。临洮词人邓千江,见证了宋军越过马衔山击败西夏军,夺取并保卫兰州城的壮烈。10年的战争经历,使他用千钧力道,写出名篇《望海潮·上兰州守》:“云雷天堑,金汤地险,名藩自古皋兰。营屯绣错,山形米聚,喉襟百二秦关,鏖战血犹殷。见阵云冷落,时有雕盘,静塞楼头晓月,依旧玉弓弯。看看,定远西还。有元戎阃命,上将斋坛。区脱昼空,兜零夕举,甘泉又报平安。吹笛虎牙间,且宴陪珠履,歌按云鬟。招取英灵毅魂,长绕贺兰山。”词句大开大合,雄浑豪迈,堪称千古绝唱,声震天下。

大明王朝建立后,元朝悍将王保保围攻兰州城。明庭太傅徐达将军奉命征伐,大战兰州东大门车道岭。明代首位兰州进士黄谏,将这一大战铮铮朗朗地铺展在他的史诗《铙歌鼓吹》词中:“伊昔战定西,王师气百倍。吹角塞城晚,扬旌山色晦。黄云动杀气,战鼓声振地,桓桓熊虎队,轰然自天坠。东西适尔遇,列云为相对……” 词句力透纸背,气势如虹。这一战赢来了数百年太平,在经年说唱中赋予了兰州太平鼓传奇的色彩。

明代肃王移藩,兰州成西北重镇。洪武四年著名学者王袆奉诏出使吐蕃,往返兰州,作《兰州》诗云:“洮云陇草都行尽,路到兰州是极边。谁信西行从此始,一重天外一重天。”

远在千里之外的文学戏曲家汤显祖在《送刘子极归饷兰州》诗中,一改“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凄楚悲凉,而以“刘生西笑出兰州,饷道封轺即昼游。雁势连云侵岳影,蝉声隔树见河流。龙门泛雪谁邀赏,骑者吟秋我独留。生长羌中惯横笛,落梅疏柳讵关愁。”描绘出梦幻般的美景。

兰州雄踞西北,扼东西要冲。有“云雷天堑,金汤地险,自古名藩皋兰”之誉。至清代,设兰州府,又入驻陕甘总督府,辛亥革命后,兰州成为甘肃省会。随着政治地位提升,经济发展,学教兴起,文风大盛。清朝八大诗人之一的山东莱阳人宋琬,在出任陇西道佥事期间作《寄兰州司马赵紫垣》诗:“城郭皋兰北,衙斋面翠微。雪中千丈驻,树里五泉飞……”勾画出兰州四季景色,寄托独在异乡的淡淡乡愁。

清代江南华亭诗人倪蜕游历兰州登上皋兰山顶,感怀而吟《兰州杂诗》:“振袖上皋兰,烟生闾井寒。山深连大漠,河急折回滩……”赞兰州山之雄,河之美,叹西陲路之险,行之难。浙江嘉兴诗人沈青崖,司西安粮道军务驻甘肃,以亲身感悟,概括有致地在《兰州》一诗中吟诵:“峻绝皋兰路,东冈势渐平。九边通玉垒,万里锁金城。山抱高低色,河流画夜声。雄图分百二,揽辔倍含情。”金城览胜,情景交融,关河险山,意蕴深远。

浙江绍兴诗人俞明震,任甘肃提使之职时,月夜登兰州城楼,月明星稀,景影相映,望黄河隔岸诸山,赋五言长诗曰:“月中望黄河,满目金破碎。沙堤不受月,因水得明晦。城影落山腰,雁声出云背……河流去不回,明月年年在。斟酌古今情,几人临绝塞。”千山如铁,万物影动,月夜兰州,多姿多彩。

“短辕西去笑羁臣,将出阳关有故人。坐我名园觞咏乐,倾来佳酿色香陈。开轩观稼知丰岁,激水浇花绚古春。不向官私皆护惜,平泉一记义标新。”这是鸦片战争后,林则徐被贬黜新疆经兰州,在布政使署北花园写的《程樵方伯德润饯于兰州二首》的第一首,抒写园林美景,感谢盛情,并表达不忘稼穑农事,为官清正之心。其第二首诗:“我无长策靖蛮氛,愧说楼船练水军。闻道狼贪今渐戢,须防蚕食念犹纷。白头合对天山雪,赤手谁摩岭海云?多谢新诗赠珠玉,难禁伤别杜司勋!”全诗忧国忧民,坚信他心中的“器良拔熟,胆壮心奇”强军救国八字方针,先进的武器,胆识过人的将士,训练有素的军人,同心协力,才能彻底打败敌寇。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左宗棠,任陕甘总督15年。他为总督府拂云楼题联:“积石导流趋大海,崆峒倚剑上重霄。”修建园林,开放官方花园,题联:“万山不隔中秋月,千年复见黄河清。”在兰州设立贡院,亲自题写匾额“至公堂”,题长联:“共赏万余卷奇文,远撷紫芝,近搴朱草;重寻五十年旧事,一攀丹桂,三趁黄槐”。

清光绪十年,湖南浏阳谭继洵出任甘肃布政使,18岁的谭嗣同随父在兰州度过了数年难忘的岁月。少年谭嗣同全家迁居布政使“憩园”,在那一片牡丹花园中,诗兴蓬发。他写《憩园秋日》:“小楼人影倚高空,目尽疏林夕照中。为问西风竟何著,轻轻吹上雁来红。”他郊游赏景作《兰州王氏园林》;“幽居远城市,秋色满南郊。野水双桥合,斜阳一塔高。天教松自籁,人以隐而豪。为睹无怀象,若吟深悔劳。”真实地记录了兰州郊外烟村玉树,田园流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他走访名胜古刹,赋诗《兰州庄严寺》:“访僧入孤寺,一径苍苔深。寒磬秋花落,承尘破纸吟。潭光澄西夕照,松翠下庭荫。不尽古时意,萧萧雅满林。”其雅静肃穆,苍林古风跃然纸上。谭嗣同先后11年,5次来兰州,留下许多美好诗篇。

雄关桥津,塔影河声。金城关、中山桥、白塔山承载着兰州历史积淀。清代中卫知县田均晋,登临金城关关楼居高临下,作诗云:“惊涛急浪打城头,独上河关百尺楼。远树不遮千里目,青崖白岭古凉州。”出生在凉州武威的清代进士,著名文献家张澍,往来于古道,感慨尤深,以洗练的笔锋刻画出古关的雄姿,诗曰“倚岩百尺峙雄关,西域咽喉在此间。白马涛声喧日夜,青鸳幢影出岗峦。轮蹄不断烽烟靖,风雨常愆草木衰。回忆五泉泉味好,为寻旧日漱云湾。”

“一塔凌空,群峰拔地,高低多少亭台,树高花香。”始建于元代的白塔山,胜景诗意。清代武威著名诗人陈炳奎登上白塔山,回望游人如织的山麓,咏叹:“烧香白塔到云崖,回望浮桥水面排。侬自上来人自下,罗裙开处露弓鞋。”

清光绪年间,白塔山下架起了万里黄河第一铁桥,成为兰州城市标志。而2000年的历史变迁,筏渡、船渡、冰桥、船索浮桥,连接着丝绸之路的畅通,千军万马,千贾万驼,横渡黄河,其宏大壮阔令人惊叹,中山桥头耸立的将军铁柱是镇远浮桥的见证。

兰州五泉名山,唐宋兴起,至明清大规模扩建。佛教古刹,错落有致,歌台水榭,曲径通幽。明代诗人黄谏就赞曰:“水结禅林左右连,萧萧古木带寒烟。共夸城外新兰若,自是人间小洞天。”清初,山东胶州著名学者张谦宜,游五泉山登鬘云阁,满山古木参天,佛寺道观,浓阴雾绕,兴笔题诗云:“曲槛排山骨,藤萝四壁悬。苔青莲叶下,树老佛镫前。石透云烝窟,泉深月在天。半空闻妙梵,孤磬隔溪烟。”

清代临洮著名学者吴镇,宴饮五泉山,喜逢降雨,在其《邀饮五泉》诗中,别有兴致地写道“青笠红衫上五泉,水竿风铎响泠然。游人莫恨苍苔滑,妙领山光是雨天……”诗人陈炳奎《竹枝词》中写道“闻说五泉浴沸开,纷纷游女到山隈。见人佯作含羞态,却向行人多处来”。诗句饶有风趣地表述了当时佛事旺盛,游人如织的生动场面。

兰州著名学者刘尔炘,晚年集中精力主持修葺扩建五泉山建筑,他构思设计撰写在各处的楹联牌匾,高雅、明心、通达、哲思、风趣、朴实。他题文昌宫联:“莫只贪身外虚荣,忠孝性天真爵位;倘能有眼前神悟,山川云水大文章”。题卧佛殿联:“还不起来么,此等功夫,怕是懒人都藉口;何妨睡着了,这般时代,倘成好梦亦欢心。”题摸子泉联:“糊糊涂涂将佛脚抱来求为父母;明明白白把石头拿去说是儿孙。”……精典诗联随景而咏,满山有声。

民国著名书法家于右任,怀着对甘肃的真挚深情,三次莅临陇原大地。20世纪40年代赴敦煌考察,返兰途中,被古道村景打动,在《金城西还》诗中赞曰:“金城西去玉门还,庄浪河东欲晓天。万紫千红冰雪里,拼将血汗染山川。庄浪至兰州道中果园甚多,红紫相间,蔚为大观。”春风吹拂,桃红柳绿,兰州处处似江南。

甘肃著名教育家水梓在《永登遇雨》诗中爽朗地吟咏:“秋凉天气赋长征,碧树青山目送迎。庄浪河流风物好,夕阳雨后喜新晴。”

中国近代教育家罗家伦,1941年任西北考察团团长,西行途中写下小诗《由永登赴武威途中》:“驱车追落日,日隐前山背。屋形似古堡,疏杨写晚意。”感受了西部异域风貌。当冬天降临,他返回途中从永登改道通远驿至大通河与湟水河交汇处,乘坐羊皮筏从湟水入黄河漂流百余公里而下。在《享堂峡赴兰州途中即景》诗中陈述:“山挟水东流,寒林集冻鸠。冰拥皮筏子,栽雪下兰州。”

文化是城市的魅力,是城市的灵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诗词和中国书法自古艺术融通。观赏“全国百名书法家写兰州作品展”精品力作,俊逸沉雄,磅礴大气,宏大的诗文与书风浑然一体,笔墨洋溢激情,如黄河之奔腾,如水车之悠悠,如兰山之巍峨,如五泉之清流。细细品读,含思蕴藉。历史孕育文化,文化反映历史,底色厚重的兰州,勃发着新时代的活力。丝绸重镇,黄河明珠,璀璨夺目,雄风犹存。

新闻推荐

杨应琚笔下的五泉山

乾隆《五泉图》五泉山元代建皇庆寺,明清屡建,清乾隆、同治间两次被焚,又重建。当今的五泉山公园就是在20世纪20年代刘尔炘全...

皋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皋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