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碧水荒山秃岭披绿装
白塔山公园全景滨河路绿地一角皋兰山兰山水景黄河湿地
兰州,位于黄河上游,为青藏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交会之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享有“黄河之都、山水名城”的美誉,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新中国成立后,兰州这座城市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西北落后城市蝶变成一座具有现代化气息的重要节点城市。同时,兰州市抓住“污染防治”这一关键点,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播绿、治污治水的步伐从未停歇,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座曾被荒山围绕的西北内陆干旱城市,正逐步被打造成天蓝、地绿、水清的山水、生态之城。
市园林规划设计院院长行胜志:
特色生态城的见证者
现任兰州市园林规划设计院院长的行胜志,1985年大学毕业后,来到当时的园林局绿化科工作。他回忆说,当时,兰州市的园林绿化才是起步阶段。那时两山还没有绿起来,黄河风情线还没有具体概念,北滨河路几乎什么都没有,市区内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条道路有绿色,公园也只有传五泉山和白塔山,没有形成完整的规划体系。
1986年,兰州市开始了小游园的建设。到1999年的时候,东方红广场开始进行大规模改造,这时,兰州市的园林绿化开始有了更快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绿化的功能性越来越强,既兼顾了林荫效果,同时也考虑到了景观效果。其次,在树种的配置上也得到了加强,对丰富兰州市的园林景观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两山,两园和黄河风情线的绿化和景观效果得到提升,如滨河路上的龙园、百合公园也就是在那个时期相继建成。
行胜志认为,兰州市提出了空间绿色体系的概念,如黄河风情线水面绿化体系,面山秃斑的绿化等,就是让人们从不同的视角感受绿化的效果。在主干道,按国家相关标准,留足绿地,增大绿量,并做好节点绿化工作,把兰州市的绿化、美化工作纳入到整个生态体系之中。他说,近些年,兰州市的“蓝天工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人们的生活环境会越来越好,兰州的明天一定越来越美。
从濯濯童山到国家园林城市
历史上,兰州曾有“皋兰山上一棵树,白塔山上七棵树”之说。人们形象地形容“栽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娃娃还难”。让广袤的荒山秃岭披上绿装,从根本上改善兰州地区生态环境,成为几代兰州人民共同的夙愿。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兰州市加大了植树造林的步伐。兰州市党政机关、部队学校、企业纷纷承包荒山,迅速掀起南北两山绿化的热潮,到1999年年底,两山造林面积14万亩,成活各类树木3200多万株。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城乡生态建设工作紧扣宜居宜业宜游美丽兰州建设大局,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集中力量实施“增容扩绿”、巩固提升工程,构建了以南北两山为屏障、以城市主次干道为骨架、以“黄河风情线”为主线、以单位庭院绿化为基础、以游园广场为景点的城市绿化新格局,为打造美丽兰州、建设“精致兰州”夯实了生态基础。
甩掉“污染帽”亮出“兰州蓝”
兰州市曾是中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到2010年前后近20年的时间里,在国家发布的环境质量公报中,兰州市空气质量长期位居全国末端,甚至因为严重的大气污染一度被媒体称为“卫星看不到的城市”。作为一座城市的记忆,兰州的污染在全国闻名。
自1978年开始,兰州市的环保工作基本属于防治大气污染的救急时期,重点是治理污染点源。当时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用先进技术改炉改灶、消烟除尘,推广小区联片供热,小火炉改烧低硫无烟煤,重点污染源限期治理,以及对污染严重而又不易治理的小型企业实行搬迁或转产等。从2012年开始,兰州市开始实施大气污染治理整体战、攻坚战。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兰州市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制定了五年行动计划和年度计划,确保任务到位、责任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执法到位。在“1+5”规划框架中,确定了环境立法、工业减排、燃煤减量、尾气达标、扬尘管控、林业生态、清新空气和能力提升等八大治污工程,先后实施了210项重点工业治污项目,启动实施了100家重点企业出城入园。把顶层谋划的“最先一公里”和具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结合起来,实现城市管理网格全覆盖、巡查全天候、调度数字化和应用多元化……兰州市的空气质量得到持显著改善,摘掉了长期大气污染的“黑帽子”,“兰州蓝”已逐步成为新常态。
“兰州蓝”具体表现为:一是优良天数比例显著增加。2019年1至6月份,兰州市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6.2%,比中国实行新空气质量标准的初始年也就是2013年同期增加了44个百分点,在中国的北方城市中位居第1位。二是污染物浓度显著下降。2013年以来,兰州市基本消除了人为因素导致的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浓度实现持续7年下降。三是公众直接受益。经统计,兰州
市2013年至今,城乡居民医院就诊的呼吸系统疾病和就医费用已经持续7年下降,累积降幅在50%以上。
兰州市治污工作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2015年兰州作为中国唯一非低碳试点城市应邀参加巴黎世界气候大会并荣获“今日变革进步奖”;2016年兰州被中央电视台“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活动评为全国“十大幸福城市”之一;2017年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获得甘肃省政府质量奖。
保护母亲河水质连年100%达标
黄河穿城而过,对于地处西北内陆的兰州市民而言,这条母亲河不仅给这座城市赋予了生命,更给予了希望。为了保护母亲河,近年来,兰州市通过多种渠道、多举措,加大水污染防治工作,黄河兰州段水质实现连年100%达标。
在上世纪90年代未,兰州市只有两个泵站,污水处理厂只有一个。因建设资金不足,城市管网不完善,污水无法进入处理厂,就是处理,也就是简单的把污水沉淀,清理垃圾,谈不上达标排放。几经改建,如今的雁儿湾污水处理厂不仅每天能处理26万吨污水,并且出水也达到了国家标准。目前,这个污水处理厂是兰州市处理污水量最大的一家。
作为兰州市污水管网建设的重头戏,兰州市从2009年到2013年进行了污水全收集工程,此次共修建了近200公里的管道,也正是这时候,兰州市地下污水管网的骨架开始显现。2015年、2016年,兰州市不断加大管网建设,如沿黄河排除了43个排污口,南河道截流了23个排污口,原来直排污水全部接入污水管网。另外,配套的还有雁滩辖区的管网改造。此外,兰州市的七里河区、安宁区和西固区的污水处理厂经过不断地改造,不断更新,出水已达到国家环保标准。与此同时,兰州市圆满完成了左家沟、阳洼沟、鱼儿沟、雷坛河等7条洪道、50.2公里、5.32平方公里黑臭水体整治任务,针对2018年核查新发现的城关区大砂沟黑臭水体,目前正在积极整改中,并有望于今年10底完成。
截至2018年,兰州市共建成污水处理厂10座,主城区共有4座,2018年主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共处理污水18251.5万吨,日处理量50万吨。
多年来,市区两级生态环境部门每年结合环保专项行动,不断加大环保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有效减少了偷排和超排现象的发生。据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全市共有废水排放工业企业87家,工业排放口共95个,入河工业排污口27个,工业废水治理设施94(台)套,共加装废水在线监测设施设备82台(套),全市所有涉水重点监控企业均已安装废水在线监测设施,现有工业企业排污口均已实施规范化整治措施,工业废水均经处理达标后排放。目前,黄河兰州段设置有3座水质自动监测站。资料显示,近年来,根据自动监测站监测数据和兰州市每月人工实验室监督性监测数据显示,黄河兰州段水质考核达标率均为100%。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吕晟君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马进帅)为进一步为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升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意识,提高居民垃圾分...
皋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皋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