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 养殖 集体经济 三合村:“多点开花”助脱贫

兰州日报 2018-04-28 02:14 大字

沿着新修的公路,开车一路畅通的就能到达皋兰县黑石镇三合村,村委会建在新公路的旁边,翻修不久的村委会水泥铺地、白墙亮瓦、窗明几净,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感觉。村委会的干部们每天就是在这里谋划发展,让农户们能摘掉贫困的“帽子”。

三合村位于皋兰县黑石镇的北部,由于自然条件差,过去缺水十年九旱,在册的492户人家中有147户是贫困户。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土地,已经不能满足这里人的温饱,年轻人出外闯荡,老年人只能留在村里过着背朝黄土面朝天的日子。但如今走在三合村里,村内巷道一律是水泥硬化路,而水泥硬化路到农户家的门前则都是红砖铺路,这就是被当地人赞为“出门不沾土,回家不带泥”的村基础道路建设。此外,路旁装着太阳能路灯,自来水更是引进了每一户农家。村支书袁维舜告诉记者:“从基础搞起,修道路、清垃圾、修厕所,这些工作让我们的村庄焕然一新。”

改善了环境,接下来就是要想办法增加农民们的收入了。而作为农民,农牧自然就是发展的重点。站在地里的大棚旁,里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色。大棚外面由于天气原因,小麦刚长出不高的嫩苗,饲牧玉米才刚刚铺膜下种。而大棚里面种植的韭菜已经长了很高。大棚种植,正是该村农户脱贫的第一招。袁维舜告诉记者:“以往我们这里就是传统农业,种植小麦、土豆、玉米等等,一亩地一年就是个一千多元的收入。种韭黄后,每亩地每年能收一茬韭黄一茬韭菜,总收入能达到七八千元,这极大改善了农户的生活。”

三合村以往就有养羊的传统,扶贫政策实施以来,帮扶单位给村民们送来了不少的羊,分给贫困农户增加收入。此外,当地一些农户也自发养羊,加之村委会干部协调销售,养殖成为了农户脱贫的另一招。袁维舜说:“以往农户养的土羊一年只能产一只羊羔,繁殖的并不好。而现在供农户养殖的是小尾寒羊,一年能产三四只羊羔,这就增加了农户的收入。此外,我们当地一些养殖大户还养了山羊,销售的也很好。”

记者了解到,三合村的集体经济处于起步阶段,三合村光热资源丰富,正是针对这一特点,才引进了“光伏发电项目”。黑石镇武装部部长、三合村包村干部牛成栋告诉记者:“目前,‘光伏发电项目\’的太阳能板已经搭建完成,很快设备就能并入国家电网。这个项目到年底就能有分红,目前村上的意见是让剩余的10户贫困户入股,这样到年底他们每户能有近2000元的收入。”

经过近年来的努力,三合村147户贫困户仅剩10户没有脱贫,袁维舜介绍说:“这10户贫困户主要是因病、因学致贫的,今年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帮助他们脱贫,但我说的这个脱贫是从根本上要让他们摆脱贫困,不能今年帮助了就脱贫,明年不帮了又返贫。对于他们的帮助,除了‘光伏发电项目\’外,我们更是制定了针对性的办法。对于因学致贫的,我们通过教育部门进行协调,减免孩子的学费,减轻家庭负担。对于因病致贫,我们协调卫生部门,在减免医药费的同时,帮助他们找到能够从事或是能够入股参与的项目来脱贫。”

等、帮、靠只是带动手段,并不是根本解决贫困的办法,三合村的干部深深知道这个道理,因此他们以政策为依托,以帮扶为基础,积极、主动的挖掘自身发展的潜力,在改善村貌、谋划脱贫上更是主动出击。乡村变得靓丽了,农户们传统的观念也发生了转变,整个三合村正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向前行进。□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孔德胜文/图

新闻推荐

骤雨晚来急 排涝抢险忙

排涝抢险疏导交通青白石救援现场记者魏晓倩A08昨日,兰州出现雷雨冰雹及短时强降雨天气,截至23时,最大降水出现在皋兰县六合站(忠和),为53.1mm,达到暴雨量级,青白石地区发生水灾。兰州市多县区启动紧急预...

皋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皋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