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打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平台 兰州市大力推进乡村(社区)学校少年宫建设
10月下旬的下午4时20分,放学的铃声响了,五年级的学生王敏没有急着回家,她收拾了书包,急不可耐地向舞蹈教室跑去,休息一会后,她和同学们开始学习舞蹈。与王敏一样,喜欢剪纸的同学去了剪纸课外活动室,喜欢音乐的去了电子琴教室……这是榆中县定远镇定远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每天放学后的一幕。这些,只是兰州市的孩子们在乡村(社区)学校少年宫快乐成长的缩影。
近年来,兰州市按照中央文明办和省文明办的部署要求,着眼于破解未成年人活动阵地不足的问题,解决未成年人放学后和节假日期间“失管失教”问题,采取项目支持、政府投入、社会捐助、学校自筹等方式,推进乡村(社区)学校少年宫建设,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条件。全市自建145所乡村(社区)学校少年宫(其中52所为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项目),实现了全市乡镇和中心校全覆盖。
建设情况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考核标准和文明城市测评
乡村(社区)学校少年宫建设工作如何进行,组织保障必不可少。这方面,兰州市坚持把乡村(社区)学校少年宫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和完善体制机制,确保了工作的常态化,全市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文明办牵头、教育部门实施、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各级文明办、教育、财政、文化、民政、体育、团委、妇联、科协、关工委等部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在资金、设施、人才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和帮助,齐心协力共同做好工作。各职能部门既各负其责,又紧密协作,使乡村(社区)学校少年宫建设的各项要求真正落实到工作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信息通报制度、绩效联考制度等,搭建了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直接沟通处理问题的平台,丰富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方式。
建设是第一步,如何在体制方面确保乡村(社区)学校少年宫的正常运转,建立督查机制必不可少。为此,市、县区两级将乡村(社区)学校少年宫建设情况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考核标准和文明城市测评,纳入学校德育教育的评估体系。制定下发《兰州市乡村(社区)学校少年宫考核细则》,按照规划建设、组织管理、经费落实、活动开展、师资队伍、服务范围、运行效果等7类评估项目和39条内容及标准,采取材料审核、实地考察等方法,对建设项目进行量化考核。对少年宫建设和运行情况,定期开展专项督察活动,总结和推广先进典型经验。
加大资金投入让运转更顺畅
乡村(社区)学校少年宫建立之后,为保障其正常运转,资金投入不可或缺。为此,兰州市注重把资金投入作为乡村(社区)学校少年宫建设的关键环节,多措并举,探索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支持的多元化筹资模式。
首先,财政投入是乡村(社区)学校少年宫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各级财政部门根据财力情况安排资金支持乡村(社区)学校少年宫建设。“兰州市从2010年开始,将乡村(社区)学校少年宫建设、运行经费列入市、区两级财政预算。市财政为每所乡村学校少年宫投入6万元、社区学校少年宫10万元建设经费,各县区配套投入2万元到5万元建设经费。建成后,市上每年为每所乡村(社区)学校少年宫按考核结果投入1到2万元运转经费,各县区配套投入2万元运转经费,为乡村(社区)学校少年宫建设和运转提供了保障。”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社会力量的支持也在乡村(社区)学校少年宫的运转上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这方面,兰州市采取冠名、挂牌等形式吸引社会捐助,引导公益基金、慈善组织等参与乡村(社区)学校少年宫建设。例如,城关区坚持“一保运转,二保建设,三保特色”和“扶优、扶强”的原则,每年列支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乡村(社区)学校少年宫的正常教学、业务管理及精品特色项目支持,并采取争取财政资金投入与吸纳社会资金支持相结合的方式,对乡村(社区)学校少年宫活动场地、活动设备进行修缮、改造整合;七里河区、安宁区采取“政府拨一点、学校垫一点、共建单位帮一点、社会力量助一点”的举措,推进乡村(社区)学校少年宫建设。
与此同时,发挥学校自身优势也能为乡村(社区)学校少年宫争取来部分资金。在这方面,各学校因地制宜,主动而为,先迅速启动,后纳入规划;先自主投入,后上级补助;先因陋就简,后上档升级;先摸索经验,后常态运行。例如,城关区九州小学、西固区福利路第一小学、安宁区水挂庄小学等学校积极筹措资金,对校舍进行改造,采购活动器材,为少年宫顺利开展各项活动奠定了基础。截至目前,包括中央专项资金在内,兰州市各级各类乡村(社区)学校少年宫已累计投入资金3千多万元。
强大师资队伍为乡村(社区)少年宫保驾护航
乡村(社区)学校少年宫建起来了,资金投入也有了保障,如何在运行中走出各个学校自己的特色,强大的师资力量的参与必不可少。因此,兰州市把加强制度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做为少年宫建设主要抓手,保证了乡村(社区)学校少年宫的有效运转。
首先在管理模式和师资资源整合方面,全市各乡村(社区)学校少年宫主任由所在学校校长担任,副主任则由副校长或教导主任、所在街道分管领导,公安派出所所长担任,专业老师担任辅导员。这其中,各少年宫学校从本校和本学区教师中选聘有特长、有资质的老师担任少年宫辅导员,做到每个活动项目都有一名辅导员负责。还采用“三联”的方式,与学校家委会联手,发动家长志愿者参与;与高校联手,吸纳有体育、艺术特长的大学生参与;与社区(村镇)联手,邀请有艺术特长的能人、民间艺人担任乡村(社区)学校少年宫辅导员。目前,全市乡村(社区)学校少年宫已配备、招募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民间艺术等各类教师1500余名,社会志愿者300多名。
为了让老师们的付出有回报,也让老师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全市各少年宫学校采取校内集中培训、外出参观学习等方式,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确保乡村(社区)学校少年宫长效运行。各级校外教育办在寒暑假期间举办少年宫辅导员培训班,对学校少年宫专业教师进行系统辅导。把乡村(社区)学校少年宫辅导工作与教师评优评先相结合,将辅导工作纳入教师工作量化考核,与职称评定、绩效考核挂钩。发挥运转补助资金的作用,给校外辅导员发放一定的交通费、餐费、工作补贴等,保障和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
“三地”阵地不断强化育人功能
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和投入,兰州市的乡村(社区)少年宫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逐步开始形成自己的特色。尤其是在发挥“三地”作用强化育人功能方面,很多学校从未成年人的特点和兴趣出发,精心设计活动内容,积极创新活动方式,寓教于乐,引导着全市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阵地”作用得以发挥,强化思想道德建设功能。各学校少年宫普遍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和“助人为乐、爱心奉献”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在家庭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在社会奉献爱心。城关区团结新村小学、皋兰县石洞小学、安宁区万里小学少年宫以“诵读文化经典争做美德少年”和“传唱革命歌曲、继承革命传统”活动为载体,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和红歌传唱活动,书写读书心得,在少年儿童中积极培育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园地”作用得以发挥,强化才艺培养功能。各学校少年宫开展声乐、舞蹈、书画、球类、棋类等文体培训以及剪纸、泥塑、编织等才艺培训活动,让孩子们既掌握了一技之长,又传承了优秀民族文化。城关区大砂坪小学社区学校少年宫千人葫芦丝民乐训练班在老师和同学们之间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西固区实验学校的民乐演奏、七里河区火星街小学的剪纸、城关区嘉峪关路小学的京剧、皋兰县魏家庄小学的太平鼓等项目,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好评。
“基地”作用得以发挥,强化科技实践功能。各学校少年宫组织开展道德宣传、礼仪推广、安全教育、志愿服务、文明城市创建宣传等活动,引导未成年人走出校门、融入社会、感受乐趣、培养能力。城关区华侨实验学校少年宫组织学生对“母亲河”污染、九州山体滑坡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形成的调查报告在城关区科技创新活动评选中获得优秀奖。许多家长表示,孩子们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性格开朗了、知识丰富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对孩子健康成长很有帮助。
新闻推荐
11月14日,市教育局发出通知,号召全市教育系统向王彩霞、徐菊、杨玲三位教师学习,学习她们敢于作为的担当精神,希望全市教育系统广大教师要以她们为榜样,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甘于奉献,以实际...
皋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皋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