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武都:一秋椒香富山民

甘肃日报 2016-08-20 09:31 大字

武都:一秋椒香富山民

本报记者周者军

初秋时节,走进武都,山山峁峁,沟沟岔岔,一行行花椒树,把昔日光秃秃的大山装扮得格外美丽。公路上、村庄里,收购花椒的车辆来回穿梭,到处弥漫着一股股浓郁的椒香味。走进花椒林,一串串红红的花椒在绿叶丛中若隐若现,树下到处是三五一群、四五一伙,手挎竹篮、头戴草帽采摘花椒的农民,火红的花椒映着灿烂的笑容,构成一幅秋日美丽的图画。

记者来到半山上的郭河乡营寨村,村子不大,但从房前屋后到田间地头,从山腰到山顶到处都是花椒树。骄阳下,村民杨红宝正带着13名雇来的摘椒工加紧采摘成熟的花椒。

“去年摘了1300多斤花椒,卖了将近6万元,今年天气好,预计能摘1500多斤,按照目前市场行情,收入9万元不成问题。”杨红宝借擦汗的工夫,给记者介绍情况。

“这些年,花椒的价格一年比一年好,花椒收入占了我们家总收入的近八成,用卖花椒的钱,三年前,我家盖起了新房,现在供两个孩子上大学,感觉压力也不是很大。”杨红宝高兴地说。

营寨村党支部书记杨继林告诉记者,过去,村民们大部分种植玉米、马铃薯,一亩地一年平均收入700元左右,改种花椒后,一亩地有4000多元的收入。2015年,营寨村花椒产量6.5万公斤,产值700多万元,人均收入5000多元。

武都区山大沟深,土地瘠薄。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武都就以“花椒锁地边”的模式开始发展花椒产业,90年代初期将其列入农村主导产业,政府在资金扶持、技术服务等方面建立了激励机制。90年代中期,提出了“全民动员,大干三年,覆盖全县,争创全国花椒第一县”的战略目标,花椒产业从地埂栽植向规模发展迈进。

进入2000年以后,武都区委、区政府把花椒产业开发与灾后重建、扶贫开发、长防长治、山区林业综合开发相结合,连片规模建园,整村整乡覆盖。在农业项目安排和资金投放上向花椒产业倾斜,重点扶持私有林业大户,带动千家万户发展。

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武都花椒从零星栽植、地埂模式到荒山开发、规模连片,实现了整村整乡覆盖,其规模由80年代初的4万多亩发展到如今的100万亩,保存株树6700万株,椒农44万人。先后建成白龙江沿岸、北峪河流域、福津河流域、洛塘河流域、甘泉河流域、西汉水流域6条万亩花椒林带,74个千亩花椒示范基地。

在扩大花椒种植规模的同时,武都区林业、科技等部门把科技作为提升花椒品质的主要手段来抓,武都区成立了花椒技术服务中心,宜椒区各乡镇都成立了花椒服务站,形成了“区有中心乡有站,户有花椒技术员”的技术服务网络,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给农民教花椒病虫害防治、修剪、嫁接、施肥灌水和农药使用等科学管理技术。

为拓宽销售渠道,扩大对外影响力,有效增加椒农收入,武都区借助电子商务平台,采取线上线下方式举办节会,运用新媒体手段强化营销推介,加强花椒质量安全监管,提升了武都花椒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花椒销售价格大幅提高。目前,全区有效运营网店1385家,电商销售总额达7.87亿元,其中花椒占45%。

据武都区花椒中心主任赵元惠介绍,目前,武都区花椒基地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保持了在全国花椒主产县区中基地面积、产量、质量和农民人均收入占比第一的地位,已成为基地规模最大、综合产值最高、辐射范围最广的特色富民产业,覆盖34个乡镇650个村,受益贫困村230个,受益贫困人口11.27万人,花椒适生区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的29.47%下降到17%。2015年,全区花椒产量达2000万公斤,实现产值20亿元,人均花椒纯收入2500元。

通过扩大基地、提高品质、拓宽市场、打造品牌,目前,武都花椒在市场上越来越走俏,价格一年比一年好,种植户的日子犹如秋日挂满枝头的一串串火红的花椒一样,越来越红火。

新闻推荐

皋兰县忠和镇一住户小货车起火 盐场消防中队将火扑灭

昨日下午3时左右,皋兰县忠和镇一住户家中院子里停放的小货车突然起火,盐场消防中队官兵接到报警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将火扑灭。据了解,小货车起火时,车上并无人员,车厢内也无放置任何货物。当有人...

皋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皋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