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本报记者曹志政文图西汉在西固设立了金城县设立的目的

甘肃经济日报 2016-01-11 21:01 大字

本报记者 曹志政 文\图

西汉在西固设立了金城县,设立的目的是保证大军渡河。驻守黄河渡口群的士兵,再加上汉代金城县城为依托的防御体系,就构成了一道严密地封锁黄河渡口的防线。金城古渡作为黄河上游三大古渡之一是当之无愧的,它与积石山的临津古渡、靖远的靖远古渡共同形成了古代丝绸之路必经的几个咽喉要津。金城古渡口不是一个渡口,而是几个渡口的总称。金城古渡里,最有名的要数金城渡口和金城津。前者在今西固区一带,后者在今城关区一带。随着历史的变迁以及交通工具的改善,历史上的黄河古渡遗迹几乎都已不存在。如今,兰州白塔山下新建的仿古建筑——金城关大约就是古时候金城津的一部分。

“金城置郡几星霜,汉代穷兵拓战场。岂料一时雄武略,遂令千载重边防。”谭嗣同的一首七言律诗,形象地说明了历史上兰州雄踞西北的战略地位,而金城关就是兰州的咽喉所在。

兰州是唯一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也是通往河西走廊、青海和新疆的咽喉之地。在古代,兰州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穿城而过的黄河,便成为这咽喉之地的天堑。黄河古渡犹如在黄河上为丝绸之路架起的“桥梁”。

据史料记载,西汉时,为了开辟西北边疆,汉武帝一方面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一方面对匈奴展开三次大规模的反击,其中第二次(汉武帝元狩二年,即前121年),由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大军“出陇西、北地二千里,过居延,攻祁连山”。这次战役,使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

有学者认为,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征匈奴,去时是由今西固附近西渡黄河,返回时又从西固城北南渡黄河,而后经陇西返回长安。

据《汉书·赵充国传》记载,汉宣帝神爵元年(前61年),西汉大将赵充国率领万骑西击诸羌,渡河地点也在金城渡口。

以上两次西征均由金城渡口通过,为汉朝向西打通了通道和平定了来自匈奴及诸羌的侵扰。

据《重修皋兰县志》记载,西汉时,金城的黄河古渡有金城津、青石津、金城渡口等。

金城津在今白塔山下,金城关一带。至于当时的渡河工具,主要是木筏,因为当时甘肃树木很多。以木扎筏,运输量大且比较安全。

从东汉、三国到南北朝,金城古渡仍是黄河上的重要的军事渡口。

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姜维出征魏国的狄道,魏国从河西调来解围的援军,这些援军也是从金城渡口东渡黄河,尔后赶到狄道的。

晋永和二年(346年),后赵攻前凉金城郡,太守降,赵将麻秋于翌年率三万步骑从金城渡河。

东晋隆安三年(399年),名僧法显西行经过金城,尔后渡黄河西去印度。

西魏废帝二年(553年),北周太祖率锐骑三万西逾陇右,渡金城河至姑臧(今武威)。

由以上可见,自西汉武帝至魏晋南北朝的六百年间,金城渡口是黄河上游的军事要地。

大军西去,必然首先渡过黄河。渡河的交通工具,东汉后,除木筏外,还出现了皮筏。这一时期,渡河的除军队外,还有丝绸之路上来往的使臣、商贾、僧侣等。隋唐时,由于金城县治早已从今西固一带迁至今兰州城关区,并将金城县改为五泉县,昔日繁忙的金城渡口已被金城津所取代。隋开皇元年(581年),设置兰州总管府,始有兰州之名。

隋唐时期的兰州城,据《重修皋兰县志》记载:“城在皋兰由北少西,濒河,西魏建,隋唐因之。”城离黄河约二里。是时,兰州为丝绸之路西北边防重镇,中西交通发达,军事调动频繁,而且由于经济的发展,黄河两岸的交往更为密切,因此,金城津这个渡口十分繁忙。这时的交通工具除木筏、皮筏外,很可能还出现了渡船。

金城古渡上这种渡河状况一直持续到明朝。

明洪武初年,兰州镇远浮桥的建成,大大改善了兰州黄河两岸的交通,揭开了黄河南北交通史上新的一页。

清光绪33年(1907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建起了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

黄河铁桥的建成和镇远浮桥的停用,正是金城古渡真正退出历史舞台之日。

兰州黄河铁桥是今日仍在使用中的兰州地标性建筑——“中山桥”,桥头以西的金城关或许正是当年金城古渡中最重要的一渡金城津的组成部分。

新闻推荐

永昌路天马商场二楼旺铺低价急转西站汇美旺铺一次性低

5永昌路天马商场二楼旺铺低价急转,13919059451西站汇美旺铺一次性低价急转!13919126895旺铺急转西站步行街鑫泰品牌服装城女装急转。电话:13639392271旺铺转让海石湾市...

皋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皋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