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时—— 承传统易风俗 倡导新风尚不忘初衷
清明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古时又叫踏青节、寒食节、三月节、祭祖节等。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史载,清明节始于周代,最开始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
风景篇
莫负春光好
今年的兰州,春天来得格外早,三月份的平均气温就已经到了十几度。阳光明媚、春意盎然的好天气,也使得许多市民走出家门到公园和景区踏青游玩,感受春天的气息。
3月22日上午11时许,记者先后来到白塔山公园、中山桥、滨河路近水广场、五泉山公园、兰山山顶,这几个景区内已经迎来了许多游人。特别是五泉山公园,游客们排着队进入公园内,队伍已经绵延数十米到台阶下。在五泉山公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的气息,公园内的大树已经返青,路边、山坡的一些野草已经郁郁葱葱地长成了一丛,市民踏步其间,寻趣悠然。
如果觉得市区的风景稍显腻歪,记者向您推荐什川梨园,这也是清明赏景的绝佳去处。与榆中青城一河之隔的皋兰什川镇,以百年梨园而闻名。近年来,什川的“旅游兴镇”紧紧围绕“大绿色”和“大水面”做文章,初步形成了以“黄河少年快乐农庄”、万亩梨园、黄河大水面为载体的“农家乐”、梨园美景观赏、库区风光游览、民族特色餐饮等特色旅游项目。如今的什川,有汉代峰燧,明代古堡,吊桥飞架,鱼池河滩,一万亩梨园,五百年古槐,鲁班崖,骆驼石,人面狮身,十里卧佛,龟探头,虎啸天,大小照壁,攀石望月,石林天桥应有尽有,可谓自然景观巧夺天工,人文景观星罗棋布。景点以古、奇、雄、险、幽、秀、美见长,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回归自然的生态游、绿色游、田园游、水上娱乐于一体,成为人们休闲度假,踏青赏花,垂钓游玩的理想之地。
饮食篇
蒸花馍
从传统上讲,清明节是要寒食禁火,而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有些类似于干粮的食物会提前准备。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维吾尔族、东乡族和纳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
在兰州,许多老兰州还保持着清明节前蒸花馍的饮食习惯。花馍的制作原料以白面为主,另有豆子、枣、胡椒等辅料;制作所需的工具为极普通的剪刀、梳子、菜刀等;制作手法有切、揉、捏、揪、挑、压、搓、拨、按等。做面花是古时西北女人的拿手好戏。她们凭自己灵巧的双手,用最平常不过的梳子、剪刀、锥子、镊子等,就能将发了酵的白面捏成各种形状的面花,与红豆、黑豆、花椒籽和食用色素等配合出各种栩栩如生、犹如艺术品般的“大馍”,令人爱不释手。而花馍除了可食用外,还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它是百姓寄托心愿的一种方式。蒸出的花馍除了自己吃,主要还是上坟用,放在祖先的墓碑前,表达后代的哀思之情。
民俗篇
祭祀亲人加上植树造林
兰州清明时节,气候渐渐温和,草儿开始发芽。这个时间,正是人们开始准备上坟扫墓。据《清明墓祭》中这样描述:“清明扫墓节,遗俗在阿乡。宿草晨添土,野餐风送乡。纸焚追远意,蔬荐及时芳。嘉木当春桓,还宜近垄旁。”史载,清明前后,兰州当地居民“通行拜墓礼,为春祭。舁城隍神于厉坛,郡县官设馔致祭,士民共礼”,“异乡士女以楮帛盛于封内,赴坛焚之,谓之‘带包\’”(《皋兰县续志》)。实质上,兰州人“崇墓祭,至今然也”。这些记载除了清明祭扫祖先的风俗外,还有祭城隍的风俗,外地人在祭城隍时之所以“带包”,是想早日融入社会,财运亨通外,还想通过城隍,给远方的祖先带去“零花钱”,故称之为“带包”,有“遥祭”家乡祖先的内涵。清明前后,处于东郊的各地义园,都要进行各种不同祭奠仪式的祭祖活动。
无论是何种祭奠方式,祭祖的活动有三项,一是为祖先上香,摆放供品和烧纸,如果是火葬的,还要请出骨灰盒,选一块地方,再进行上述活动;二是添土压钱,如果是土葬,清明上坟时在进行第一项议程后就要为墓堆添土,然后在墓堆和坟场的四角压上纸钱,有坟场树的,也要在树上挂上纸钱;第三项活动就是野餐、踏青。城中大街小巷的会馆,还要唱社戏,以品味乡音的风韵和文化内涵,借以释放对故乡和先人的思念。居住在城中的外乡人,无论是来兰州经商的,还是从事其他工作的,都将形形色色的清明节俗带进兰州。来自山西的,特重寒食,禁火以祭奠介子推;来自江南水乡的,要在五泉、莲花池禊饮、踏青,无子女的还要拜神求子。有的还要在莲花池或在黄河边放河灯,也许是“曲水流觞”的另一种形式吧。来自陕西的经营者,在清明节除了禁火外,还要在这一天停业,相传清明日作业,会使作业者目盲。
在兰州,特别是解放后,人民政府倡导清明前后植树造林,兰州市民在南北两山植树,担水背冰浇灌,蔚然成风。植树造林也成为兰州人过清明节的另一项有特殊意义的习俗。现在很多的兰州年轻人,也将清明节的一些传统保留了下来,身着汉服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活动。
文明旅游篇
请做一个有素养的市民
清明小长假有利于“清明踏青郊游”传统习俗的延续,因此很多兰州家庭都会选择在这个时间段举家郊游。西北师范大学民俗专家刘建宏介绍,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清明踏青郊游、栽树的习俗,清明小长假的出现,不仅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益,也有利于传统习俗延续。而如何能做到文明旅行,成为一个有素养的游客,也是很多兰州市民正在思考的问题。
清明时节小草发芽,青绿初显,市民纷纷走出户外,踏青赏花,感受美好春光,市内公园、黄河风情线等主要景点游人如织。一些市民纷纷前往皋兰什川古梨园等近郊景点踏青,尽享田园美好春光。在南滨河路近水广场附近,记者看到,五颜六色大小各异的风筝飘在黄河上空,或高或低。前来放风筝的大学生小王告诉记者,这次他们几名舍友利用假期一起出来集体放风筝,放松一下心情,交流一下感情。黄河边体育公园的空地上,孩子们或在广场上放着风筝,或由家长陪同在水边的台阶上嬉戏,有几个调皮的孩子甚至偷偷地把手伸进了水里,感受着春江水暖的意趣。
家住雁滩的张先生带孩子来到体育公园玩耍,父子俩吃完了带来的零食,六岁的孩子正准备把食品袋遗留在黄河临水的台阶上。父亲走过来对孩子说:“垃圾要带走啊,不然飘到黄河里会污染河流的。”孩子立刻转身,带走了属于自己的垃圾。而在南滨河路的许多草地上,软软的草坪引得许多遛狗的居民把宠物直接放了进去,一点也不顾初生的小草发出的新芽。对此,黄河风情线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滨河路上严禁遛狗,希望各位市民做文明市民,管好自己的宠物。
亲情篇
大家族的合家团聚日
和往年一样,今年家住七里河的老胡早早便联系兄弟姐妹为清明上坟做准备了。就在上周六,老胡把家族里所有的老老少少都集合在一起,一大家子二十几口人一起去山上扫墓,好不热闹。一年当中数清明扫墓这一天家里人聚得最齐了,可谓声势浩大。老胡是地道的兰州人,他家的祖坟在七里河晏家坪的一个公墓区,每年的清明扫墓,既是他们家族祭祀祖宗的日子,也是家族成员踏青聚会的大日子。为了准备这个大日子,老胡甚至早半个月就开始联系家族成员,以便选择一个大家都有时间的日子去上坟。
“我们家族清明扫墓几乎每年都是各家做几个小菜带到公墓去,等祭祀活动一结束,大家将菜肴、好酒摆上,便像野营一样开始喝酒聊天。因为是野外聚会,孩子们也跑前跑后非常欢腾,兄弟姊妹们则坐在一起聊聊平时的工作生活,商量一下家族里的大事小情,一天不知不觉就在聚会氛围里度过了。虽然是去扫墓,但这天似乎聚会的气氛更浓一些。”老胡近几年一直在安宁区经营着一家小餐馆,为了今天的祭祀及与家人团聚,老胡的小饭店还特意关门两天。老胡说,头一天主要是为清明扫墓做准备,购买些祭祀用品,媳妇再张罗几个好菜;第二天一家人便完全投入到清明野外聚会中了。
其实,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大家族里的成员一年也难得见几回面。如今在兰州有很多人家都像老胡家一样,借着清明节扫墓的机会一家人聚拢在一起,兄弟姊妹们难得亲近,老人孩子们也难得团聚。清明节,正在变成继春节后的第二个家人团聚的大日子。
网上祭英烈篇
文明祭祀赋予节日新内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自然条件的限制,清明节除了上坟祭祖、踏青野餐或者郊游的传统外,其他如插柳(演化在端午节)、拔河、荡秋千、击壤、打猴(陀螺)、打瓦等民俗及游戏活动已经渐行渐远,甚至消失。但每到清明节,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学生,都要到烈士陵园祭扫,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而随着“网上祭英烈”活动的开展,清明节的祭祀活动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近日,市文明委发出通知,倡议全市未成年人参与今年的“网上祭英烈”活动,轻点鼠标,完成鞠躬、献花的过程,并可以通过输入留言信息表达对先烈的感恩和敬仰。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上网祭奠英烈,网上献花,寄语留言,表达心声,增强爱党爱国意识,激发爱党爱国情感。活动方式:登录中国文明网联盟·兰州站http://lz.wenming.cn/,进入网上祭先烈活动页面。
“相对于以往各学校可能安排部分年级在清明节期间去祭奠先烈,这次以网上的形式进行,学生的参与面更广。”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形式比较新鲜,既能够表达自己的心意,也比较环保和可行,同时也不占用时间,更重要是让孩子们受到了教育和启发。”城关区一只船小学的一位家长对“网上祭英烈”活动表示了高度肯定。
据悉,除了“网上祭英烈”活动之外,《通知》还对线下祭奠也进行了规定。《通知》要求,要充分利用各类烈士纪念建筑物和革命战争中重要战役、战斗纪念设施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为革命先烈扫墓、敬献鲜花,开展党员干部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大中小学生举行入党、入团、入队仪式;邀请老战士、老党员以报告会、故事会等形式,讲述革命传统,引导人们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立志报效祖国;组织广大干部群众慰问帮扶复退军人和烈士家属。
新闻推荐
坚决制止乱采乱挖确保河道行洪安全 红古区、皋兰县防汛备汛工作全面展开
红古:全力排除安全隐患【本报讯】连日来,红古区防汛指挥部会同相关部门单位和工程技术人员,对辖区内河道、洪道、渠道、城防和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等...
皋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皋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