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文化人眼中的兰州百合

鑫报 2014-12-29 11:15 大字

陈伯希所绘《百合长春》虚谷《百合图》

植物分类学家孔宪武在《兰州植物通志》说,兰州二阴山坡有野百合,西果园附近极其普遍,六月至八月开花,鳞茎可供食用。一个个野生品种是经历千万年的时间形成,不可能是数百年突然形成的,因此西果园一带的野生百合应该是兰州栽培百合的一个种源。

百合在兰州的栽培历史,至少有四百年了,据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刊《临洮府志》载,兰州栽培百合,只不过归入《物产》和《花类》。到了清代,旧县志载,黄峪山“土宜百合”,则已食用百合的鳞茎。光绪十七年(1891年)纂《重修皋兰县志》,把百合归入《物产·蔬》,并引入《本草纲目》,描述其鳞茎即“百合之根,以众瓣合成者也。其根如大蒜,其味如山薯”《甘肃新通志》载:到光绪时,兰州百合“种者渐多,得利甚优”。

兰州百合何以“种者渐多,得利甚优”呢?因为其鳞茎是滋补品,营养丰富。据孔宪武《兰州植物通志》说:“兰州百合鳞茎大者直径达15厘米,作蔬菜或煮食,味极甜美,纤维很少,又毫无苦味,所以质量很高,不但闻名全国,亦可称为世界第一。”据省农科院蔬菜所分析,兰州百合含有(干重%):蛋白质3.36,果质胶5.61,蔗糖10.39,还原糖、淀粉11.46,粗纤维0.86,脂肪0.18,钾0.38,磷0.07,灰分1.35。另据省科学院生物所分析,兰州百合蛋白质含量是其他根茎类蔬菜的2.5倍,含有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维生素B2含量达0.44mg/g。兰州百合亦能入药,可镇痰、润肺、清心、安神,促进血液循环,是一种很好的健壮剂。

兰州百合的鳞茎重105克—250克,个别达500克,晶莹白洁如美玉,肉质丰满细腻,瓣大而肥厚,蒸、煮、烹、炒,味道甜美。熬制而成的百合汤,清香扑鼻,入口有细糯、甜润之感,而百合炒肉片、酿百合,则是兰州宴席上的必备佳肴。

20世纪40年代,诗人张思温过西果园一带,看到山坡多种百合,曾吟《百合》曰:“陇头地厚种山田,百合收根大若拳。三载耕畲成一获,文人饮膳值新年。金盘佐酒如酥润,玉手调羹入馔鲜。寒夜围炉银烛耀,素心相对照无眠。”不仅写出了百合上市的时间,而且写出了百合的栽培特点及过年食用的民俗。

百合主要种植在兰州南部二阴山区。这里土层厚,排水好,海拔两千多米,气候温和凉爽,昼夜温差大,便于鳞茎积累养分。七里河区西果园乡袁家湾、魏岭乡的海家岭,黄峪乡的蒋家湾,都是百合的主要产区。

临夏诗人张质生曾自兰州过湖滩鹰沟去临夏,见山坡种植百合,赋诗曰:“客心原不系,徒入黑鹰沟。碓水白如玉,山田碧似油。高低沙石路,远近树林丘。百合沿途茂,果园茶一瓯。”水磨转动,浪花白如玉,山坡百合田连片,花开似火,分外茂盛。

将百合茎杆入土部位的小鳞茎栽种繁殖,三年后,于地面结冰时采收。每年六七月,要摘取花朵,节省养分,促进鳞茎成长。花可作凉拌菜,色美为香,亦可作为饲料。其花形、花色甚美,耐开,不易枯萎,做切花甚好。那火红色的花瓣欣欣向荣,插入花瓶,为居室增色不少。唯花粉特盛,易污枝叶。

清光绪年间,兰州百合走向市场。当时有个叫杨万贵的人,率先在黄峪沟大面积种植百合,获利颇多,于是西果园、青■岔等地纷纷引种。他颇具商业意识,每年冬至前收购百合,集中在握桥东侧路南寓所里,精挑细选分类,头朝下码放,白土覆盖,外搭草棚阻挡风雪,静待顾客选购。人称其为“杨百合”。商人、官员多购其百合,带回家乡,赠送亲友,兰州百合名声大震。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小本经营百合的有在今酒泉路武都路十字开干果铺的“张百合”,有在西城巷家中经营的“蒋百合”。

晚晴安徽画僧虚谷品尝过兰州百合,遂绘《百合图》。三枚百合大小不一,无不硕大肥瓣,瓣尖施以淡紫,须根浓墨处之,左下数片红叶,红白映衬,更觉百合玉洁冰清。

抗战中兰州成为大后方,东南各省名人多来兰州,对兰州百合评价很高,并对之研究和宣传。1943年,喻衡在《国立西北技专校刊》发表《兰州附近食用百合初步调查》,文章写道:当时百合种植面积达355亩,主要分布在袁家湾、青■岔,亩产1200斤,每斤售价5元。次年田健生撰《由兰州百合花制黄橙面粉》,刊于《现代西北》。文章记述了作者采取百合花粉的方法及其性质、用途。作者用四种溶剂处理而观其变化,其中用酒精处理的可制成黄橙面粉,为天然有机面粉,含橙色脂肪粒,可使皮肤柔润舒适,对皮肤无毒,黏着性适中,可制作化妆品。但因抗战艰苦,化妆品制造未能实现。当今化妆品开发者未曾注意兰州百合花的研究和开发,听任资源浪费,令人遗憾。

1943年,孟述祖写兰州百合等特产,印为《西北花絮》,在重庆等地发行,把兰州百合的美好形象推向外地。书中写道:兰州百合“一斤一只并不算什么一回事。如果来一次物产竞赛,应该取第一”。“一碗作早点的百合汤……首先使我感觉到奇异的是百合瓣子既大而厚,既而一阵一阵的清香扑鼻。吃完之后,更觉得这种百合,除了肥大和清香以外,还有细腻和甜润的两个特色”。“调制百合汤是请客必备的一份甜菜。百合实质已有如此之美,而外形也十分赏心悦目。晶莹白净的瓣子,像开足了的玉簪花一样可爱。百合的底座有一丛根须,顶尖有一抹绛色,都很耐人寻味。”

由于百合销路俏,西果园等地农民将百合采收、选择好,装在铺有麦草的木桶内,用驴、骡驮到握桥附近的山货店、杂货店,按每斤500元的价格批发给店主,店主再转售给贩卖商,或批发给市内的菜贩、水果贩,或由商贩运至兰州周边各地,甚至宁夏、青海等地贩卖,亦有旅客带到外省,馈赠亲友。据《蒋碧薇回忆录》,1945年3月,国民党海外部部长张道藩乘飞机来兰州探望其妻素珊(法国人),飞回重庆时,买了兰州百合和冬果,送给蒋碧薇。张告诉蒋:“百合可做羹汤,或者每天早上煮了吃,以白水煮加糖或煮好后加糖加牛奶都行,煮法坤生(仆人)知道,只要六七分钟就够了,味道还很不错。”

抗战时,国画大师张大千两次暂住兰州,赏过兰州百合花,品尝过百合菜肴,对之印象深刻。参加过护法战争的庄浪人杨尊一向张大千索画,张以百合图相赠。条幅上一株百合以较大的弧形纵观画面,枝叶纷披,橙红花朵娇艳,鳞茎硕大;并题词曰:“云希希,烟微微,仙人新著五铢衣,一笑嫣然喜玉扉。”齐白石品尝过兰州百合,曾绘《百事不如饮酒强》:画面正中为一浅筐,装满肥硕百合,筐前左画一枚百合,数片百合瓣;百合筐后左侧画一浅筐柿子,右侧画一酒坛;上部偏左用大篆题:“百事不如饮酒强”,行书落款:“白石老人再篆”。白石老人用笔泼辣,构图突出百合,用谐音强调“白(百合)事(柿子)”——任何事都比不上饮酒强,表达了大师不受俗务羁绊的自由情怀。记者 童微整理

齐白石《百事不如饮酒强》

新闻推荐

“蒙牛”特邀书法家超市送春联

◇记者 许丽 文/图鑫报讯 春节即将到来,蒙牛“牛运红包幸福年”活动也于2月14日、15日分别在广场华联和安宁费家营华联超市如期举办。特邀著名书法家现场...

皋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皋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