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2013年甘肃省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优秀教师事迹

甘肃日报 2013-09-06 20:55 大字

2013年甘肃省教育系统

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优秀教师事迹

2013年陇原师德标兵

雷玉芳

白银市会宁县第一中学

1989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她放弃了留在城市的机会,毅然来到了会宁农村教书。雷玉芳爱孩子,每当看见那些因贫困而即将辍学的孩子,她都会帮一把。同事们说她爱校胜过爱家,只要学生遇到难题,她不惜一切地去帮助他们。她懂得“一棵树不成林”的道理,长期担任学校教科研及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的指导培训工作,将自己的经验毫不保留地分享给年轻教师。“我就爱当老师,就爱教书。”这是雷玉芳对自己职业最淳朴的热爱。

马进成(东乡)

临夏州东乡县锁南民族小学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话在马进成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是东乡县连续两年评出的“十佳校长”,也是临夏州的“十佳校长”。他以身作则为全校教师做出表率,针对民族地区学生的特点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他不辞辛苦地为改善学校条件奔波,他在贫瘠的土地上守望著自己的理想,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刘  志

兰州市实验幼儿园

“爱我所爱,做我所做”,这是刘志对她所从事的幼教事业最好的回答。从1987年刘志大学毕业留在实验幼儿园工作开始,她每天总是第一个到园,最后一个离园,她能说出全园所有孩子的名字,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与孩子们聊天、一起玩游戏。她以坚定的学前教育信仰,安静的工作状态,坚守着让孩子们拥有快乐童年的信仰。

冯雄德

武威市第七中学

从教15年来,冯雄德总是每天早上6点到学校,晚上11点30分回家。他认为:“西部农村的孩子,只有坚持上学、好好学习,才能有机会走出贫瘠的土地改变自己的命运。”事实给了他的努力充分的肯定,从1999年至2012年,冯雄德连续送走了十三届高三毕业生,他所带班级的高考二本上线率达到85%以上。

杜永峰

兰州理工大学

多年来,杜永峰一直从事建筑抗震隔震研究,在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中,他以勤勤恳恳、不追求物质享受而为人敬重。他总是不分白天黑夜,牺牲节假日,埋头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杜永峰不但取得了突出的个人学术业绩,而且带出了一个有活力的学术团队。日常教学中,杜老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学生身上。从他身上,同学们感受到了父亲般的慈爱,这也使他成为了众多学生们的良师益友。

杨仲东

张掖市青西中学

在杨仲东的职业生涯中,“爱”是对他和学生之间感情的最好诠释。他留心每一个学生的变化,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他不仅把爱给了自己的学生,还将爱心传递给了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们。杨仲东没有非凡的业绩,有的只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点点滴滴,而正是这点滴的平凡,折射出了他——一名普通教师的光辉。

穆  兵

兰州一中

穆兵有着让同行羡慕的教学成果:带过的几十名学生被保送进入清华、北大等名校,在很多国外知名大学中,也有她的学生。她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老师,她是很多孩子的朋友、倾诉对象,像姐姐、又像妈妈。她始终认为:“作为‘名校\’学生的老师,教授知识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陪伴他们长大,走入学生心里,成为他们信任的朋友才是我最应该做的。”

喻  敏

庆阳市东方红小学

自跨入教师这个神圣的行列以来,喻敏就把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的终身追求,把“一切为了孩子”作为自己最高的人生梦想。在小学教育这块天地里,喻敏辛勤耕耘了19个春秋,她潜心钻研教法,大胆改革创新,在班级管理及教学工作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可。

武丽梅

嘉峪关市四中

她关爱、了解每一个学生,用爱去宽包容他们、呵护他们。虽然手术影响了她的面部神经,可学生们仍亲切地叫她“最美妈妈”。武丽梅热爱学习,无论工作再忙再累,总是挤出时间完善自己。她有先进的教学理念,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她所教班级的英语成绩名列前茅,她的教学水平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受到学生及家长的普遍赞扬。

潘学颖

张掖市高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潘学颖是学校汽修专业带头人,在专业教学中,他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和怎样培养学生”这一核心,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成为一门教育艺术。他重视对职业教育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热心于学生在职业教育阶段行为习惯的养成,他不仅是学生的“良师”,更是生活中的“益友”。

2013年陇原最美乡村教师

吴凡

平凉市静宁县威戎中学

吴凡是学校公认的“补差”能手,他在数学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只要有空闲时间,他就为基础较差的学生补课,渐渐的,以往对数学有排斥心理的学生也喜欢上了数学课。不幸的是,吴凡在一次体检中检查出患有肾癌,并且已经是晚期。接受完化疗后,他忍受着病痛以惊人的毅力继续为学生讲课。今年以来,随着病情的不断恶化,吴凡常常呕吐不止,但他还是忙碌在三尺讲台上。吴凡说:“教书育人是我的职责,我会在三尺讲台上继续奋斗下去。”

雒春秀

白银市靖远县平堡乡金峡小学

在农村学校工作23年,雒春秀在学校与家的天平上始终倾向学校一边,她将母亲一般的爱洒向留守儿童、贫困生和单亲之家的孩子。在学生眼中,雒老师很“健忘”,忘记回家照顾参加高考的儿子,忘记自己的胃病,有一次她晕倒在课堂上,但在接受简单的治疗后,第二天她又重新回到教室。她站的是三尺讲台,却把温暖洒向讲台之外的每个角落。

张拉毛东智(藏)

武威市天祝县抓喜秀龙乡代乾村学

1988年的代乾小学,不通电也不通车,不仅校舍残破,连师生用水也要到2公里外去挑,张拉毛东智就是这一年到了这所学校,再也没有离开。他在这里工作的20多年,每年的寒暑假都会主动申请义务守护学校,2006年学校撤并成为教学点后,仅有的一名炊事员被调往其他学校,为了节省开支,他又当老师又当孩子们的炊事员。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他教过的学生中,有不少考取了省内外民族院校,这些是对他20多年坚守的最大肯定。

何月珍

天水市秦州区关子学区梨尧小学

1979年,何月珍放弃高考的机会,在当地的潘家山村学任教,一个人支撑起了潘家山孩子们的梦想。由于离家远,她常年住校,看到学校教学设施简陋,她和其他老师自己掏钱为学校添置桌凳,给每个教室配了取暖用的炉子,还为学校买了录音机。不论在哪所学校任教,她都用同样的爱心去关心教育孩子,她的学生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跟她一样都有着美丽的心灵。

樊芳朝

定西市岷县梅川学区茶固小学

樊芳朝很不幸,他身患强直性脊柱炎、连续性指端皮炎等多种疾病;樊芳朝很坚强,在他22年从教生涯中,除了外出看病,从未中断过教学,病情严重时,每天由妻子拉着架子车送他到学校。但是让樊芳朝感到幸福的是,他所教的学生在全乡统考中始终名列前茅,在樊老师的心中学生永远是天使,他是为天使修补翅膀的人。

邓志华

庆阳市环县曲子镇西沟小学

她是一名普通的农村教师,在左臂患恶性肿瘤截肢后,依然坚守在三尺讲台。多年来,她坚持给学生们烧开水、生火炉、缝补衣裳,像慈母一样,用一只手给孩子们削铅笔、洗衣服,在自己和家庭接连遭遇不幸的时候,只要站上讲台,她永远将乐观的一面展现给孩子们。从教30多年,邓志华用残缺的身体托起了乡村孩子完整的梦。

毛守海

张掖市甘州区甘浚农家坡教学点

毛守海21岁当民办教师时,每月工资只有5元钱,但是教师这个职业他一干就是35年。35年时间将一个青年磨砺成了年过半百的老人,35年里他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无论在农村完小,还是在偏僻教学点,他是老师,是厨师,是孩子们的“守护神”。他常说:“我拿的是国家的工资,不能让一个孩子在我这里辍学。”就是他,用最淳朴的信念守护着 “一个都不能不少”的承诺,守护着农村家庭最初最美的期望。

彭良付

陇南市两当县广金学校

彭良付任教的学校地处两当县最南端的深山林区,1980年刚刚高中毕业的他毅然执起教鞭,在村里当起了十几个学生的“孩子王”。一些熟悉他的村民说,30多年来,彭老师从没有无故放过一天假,从没有因私耽误学生一节课,每逢刮风下雨,总是见他背着学生,拉着学生,往返在上下学的路上。在两当县,有一种青冈树,木质沉重坚硬,耐干旱,适应性强。彭良付就是当地人心中一株屹立在大山深处的青冈树,守望着他眷恋的家乡和热爱的孩子们。

王丽英

酒泉市玉门市清泉学校 

在琐碎的教学工作中,王丽英公平耐心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在同事眼中,王老师如同 “铁人”一般,不是在教室里给学生辅导功课,就是与学生一起谈心、读书、游戏。在丈夫因病偏瘫后,她毅然带着丈夫来到学校,一面工作,一面照顾丈夫,王丽英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24小时坚守工作岗位。“把一件件平凡的事都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这就是这位平凡乡村教师的座右铭。

苟旺正

酒泉市肃北县马鬃山镇小学

在甘肃省最北端,有一个边防小镇,这就是肃北县马鬃山镇。在这里有一所国门学校——马鬃山镇小学,学校里有一位头发花白、年过半百的老教师,他就是苟旺正。从1985年来到这里,苟旺正就再也没有离开。近30年来,他为牧区的学生架起一座通向外面世界的桥梁,把青春无私奉献给边防牧区的教育事业。30年来,他在三尺讲台上耕耘着孩子们的心田,在平凡中成就了伟大。

2013年陇原最美乡村校长

杨志英(藏)

甘南州迭部县藏族中学

杨志英在卡坝学区任校长期间,针对大量适龄儿童辍学在家的情况,经常徒步二三十公里向家长宣传义务教育法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动员适龄儿童入学。经过他的努力,卡坝乡的适龄儿童入学率由58%提高到100%。在旺藏学区担任校长期间,他积极争取项目,仅在两年时间内先后修建了教学综合楼和学生宿舍楼。从教28年,杨志英先后在电尕学区、卡坝学区、旺藏学区县藏族中学工作,是全县公认的教育管理能手。

梁玉虎

平凉市泾川县高平镇梁河小学

自1988年参加工作以来,梁玉虎一直扎根山区,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25年来,他辗转于梁河4所学校,将自己的一腔热血撒向这方偏远的山区。他吃苦耐劳,勇挑重担,潜心育人,是小学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行家里手,倍受当地干部群众及学生的好评。

张志英

定西市陇西县和平初级中学

从1999年担任校长至今,张志英对“校长”二字有着清醒的认识:校长不是官职,而是一种责任。他是学校整个团队的引路人,学校改建,他冲在最前面,学生因贫困辍学,他自己出钱资助学生。他对每一位教师要求都很严格,要求教师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照顾关心好每位学生。张志英说:“教好学生是我们改变家乡贫穷面貌最根本途径,我要将这副重担挑好,一直挑下去。”

黄万斌

平凉市崇信县锦屏镇学区姚小学

36年前,黄万斌怀着一腔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热情,在生他养他的小山村当了一名乡村民办教师。36年中,他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用热血和汗水书写着自己平凡的人生。他将学生看做自己的孩子,把质量视为学校的生命,学校被乡政府确定为乡级山村标准化学校,目前他正带领着全校师生为实现“县级名校”这一目标而努力。

马映谦

天水市甘谷县礼辛乡杨家湾小学

马映谦说自己一生有两个愿望,一个是退休时培养出一百名大学生,第二个就是把杨湾小学建成全乡最好的小学。在他担任校长的18年里,杨湾小学已有近百名学生考入大学,有一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录取,而且学校年年荣获全乡的先进学校,连续两届荣获县级先进学校。如今,两个愿望都实现了,可是马映谦还有更大的愿望:“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

马永兰(回)

临夏州永靖县冯家山小学

偏僻的小山沟,两排简陋的房舍,60多名山村小学生,50多个留守儿童,一个充满慈爱的“女园丁”,这就是充满欢声笑语的冯家山小学。在这个乡村学校,马永兰用她33年的教学生涯和14年的校长经历,书写了乡村教育的最美篇章,她一直默默奋战在基层教育第一线上,将她全部的爱与希望倾注到了这所学校里。

崔正德

白银市白银区武川中学

崔正德为自己想得少,却时刻惦记着全校师生,他给全校师生办的一件件实事好事都印在老师们的心坎上,教师们给予他“公正、大度、大气”的美誉。在他的带领下,全体教师分工明确、作风民主、决策科学、勤政廉洁,整个学校有着很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共同为打造寄宿制特色名校而不断努力。

何亚兰

天水市武山县温泉乡盘坡小学

从教29年,何亚兰对山区教育事业情有独钟。农村学生大多数是留守儿童,何老师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给孩子们缝扣子、洗脸,照顾他们的生活,让孩子们觉得妈妈就在身边,学校就是他们的家。为了激励学生上进,她经常自己掏钱给学习进步的学生买小奖品,学生生病不能来上课,她就到学生家去给他们补课。她是一颗乐于奉献的种子,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并为农村孩子撑起了一片“荫凉”。

魏政琪

兰州市皋兰县什川明德小学

魏政琪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努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甘当蜡烛,点亮孩子的希望;甘做泥土,培育孩子茁壮成长。他提倡创新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将学校打造成为教师施展才华的平台。在他担任校长以来,皋兰县什川明德小学一步一个脚印发展,成为了附近的“名校”,成为农村孩子的“精神家园”。

毛著祥

金昌市永昌县红山窑乡永胜小学

毛著祥是一名小学校长,看上去像一个普通的农民。他没有获得过什么大奖,也没有发表过什么高层次论文,只是默默耕耘在他所挚爱的这块土地上,用自己的行动改变着家乡落后的教育面貌。2006年,他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由村民们自愿义务出工出料,帮助学校平整、硬化校园。2008年,他主动找到帮扶单位争取资金,从一公里外的村子里引来了自来水,彻底解决了永胜小学用水的老大难问题。他说:“就算学校只剩下一个学生,我也要让他得到保质保量的教育。”

新闻推荐

本期焦点:甘肃 土地在流转中苏醒

本期焦点:甘肃土地在流转中苏醒瓜州县西湖乡农民利用流转土地种植的西红柿喜获丰收。今年以来,该县土地流转步伐明显加快,全县确定土地流转千亩示范点4个,百亩以上连片流转示范点17处,通过转包、转让...

皋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皋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