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文化甘肃 《地方文献志》:梳理兰州文化脉络

兰州晨报 2011-11-03 17:11 大字

已出版的《兰州市志》之《地方文献志》及编纂者之一邓明。本报记者 房毅 摄

由邓明主编的《地方文献志》是正在编纂的丛书《兰州市志》中的一卷。

率先出版的百万字《地方文献志》是对两千多年兰州地方文献的一次初步梳理——即关于兰州一地的学术发展、文化教育、人才兴衰等文献资料的家底的一次全方位摸底。

始于西汉

兰州最早的地方文献与西汉名将赵充国有关。

公元前61年,西汉宣帝神爵元年,继匈奴后,西羌在湟水流域侵扰汉境。时已过古稀的名将赵充国向宣帝奋勇自荐,率军从金城(今兰州市西固城附近)渡过黄河,进军湟水流域,讨伐西羌。

赵充国是上邽(今天水)人,平叛西羌后落籍令居(今永登),其间他多次就修渠屯田而上疏。这些上疏是历史上留下来的最早的兰州地方文献。

“通过《地方文献志》可知,汉代以来,兰州征战不已,太平之时较短暂,常常是武备优先,文事为次。因此著述者较少,仅有的著述文献多遭兵燹,传世较少。”《地方文献志》主编、原兰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邓明说,历时几年的编纂工作,困扰他们的一个难题就是挖掘那些幸存的少之又少的著述文献。

由邓明主编的《地方文献志》是为正在编纂的多卷本丛书——《兰州市志》专门设立的一卷,目的是通过它“以充分记述兰州地区文献的历史与现状”。 分为《著述》、《艺文》两篇。《著述》记述自汉朝到1990年之间,兰州人士的著述,以及外地人关于兰州的著述。《艺文》选录存世的有关兰州的文献资料。

“《地方文献志》明确记录,自汉以来到1990年,兰州地区有著述者308人,著述机构24个,著、编、译书638种,今存332种。关于兰州地区的艺文收录文章166篇,韵文934首。”在报出这样一串数据之后,邓明强调的是地方文献所含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它们是值得挖掘和阐发的。”

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兰州地方文献绝大多数未曾刊印,而以稿本、钞本流传,再加上兵燹、动乱的毁坏,传世的少之又少。“目前倘使要整理出版幸存的各种兰州地方文献,似乎是不现实的,因为既无学术力量,更无巨额经费支撑。由此,编纂《地方文献志》不失为一种不得已的权宜之计,尽量收录这些幸存的兰州地方文献,使之得以传承,留待后人整理研究。”邓明说。

兴于明朝

兰州地方文献著述的兴盛期出现在明朝。

历史上的兰州,自秦汉以来征战不已,时或被游牧民族占据,太平盛世较为短暂。至唐时,一地文脉断绝久矣。“当时,兰州科举士人只有一人,名叫张国士,遗憾的是这个举人无甚著作。”邓明说,“自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吐蕃占领兰州,宋初党项西夏击破吐蕃占领兰州到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宋朝收复,这块土地被游牧民族占领了300多年,变农田为牧场,被迫易服易俗,摧残文化,学校不兴,科举不举,何有学人著作?”

明时兰州著述的兴盛,和宋元以后兰州形势相对稳定,文事逐渐兴盛,学人迭起,著述丰盛,传世较多分不开,同时,还和当时大力发展的经济有很大的关系。明时著述人则由两种群体支撑:明初肃王及随扈人员以及他们的后裔,流放的江南官员。

生在兰州黄家园的黄谏是他们中的代表。

公元1442年,黄谏高中探花,这也是兰州人在历代科举中取得的最好成绩。黄谏天资聪颖,被誉为“神童”。在坊间,还有这样一个传闻:黄谏小时在华林山的华林寺读书,西园的“姐姐沟”是其读书必经之地,传说一日此沟中突然冒出一舍房院,院舍中有一小女孩,几日后与玩耍的黄谏熟悉后,女孩时常会从口中吐出一珠子与黄谏玩耍,后因玩耍上学迟到的黄谏在老师的责问下吐露了原委,在其老师的授意下,黄谏便在女孩再一次吐出珠子的时候,将其取之吞食……据说失了珠子的女孩随即倒地化为无形,随之,其家舍亦了无影踪……再之后,黄谏便从乡试会试中一路走过来,直到高中探花衣锦还乡,在还乡路上黄谏遇一尸体已腐烂多时的狐狸,心生恶心,呕吐间吐出了那颗珠子,孰料狐狸尸体碰到珠子后即复活,随即衔珠逃遁……

很显然,民众以轶闻传说的形式诠释着他们对黄探花的喜爱以及对其聪颖天资的艳羡。

在邓明眼中,真实的黄谏广泛涉及经史诸子百家书,才华横溢,更重要的是他著作丰瞻。虽然因战乱其著述多佚,但仅现存世的《从古正文》、《字源释义》、《补辑帝王纪年纂要》等却涉及文字学、史学等不同领域。特别是其所撰的《金城关记》、《兰州卫哨马营堡记》、《河北大岔沟堡记》、《城隍庙记》等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文化,很宝贵。

邓明长期致力于一地的方志研究,上世纪80年代在搜集资料时,他曾听西北师范大学李鼎文等几位教授说该校有位老师写过一本关于历史地理的书,此后他就开始搜寻,无奈终无果。没想到就在此次编纂《地方文献志》的过程中发现了那本书的油印本。邓明将这样的发现视为这次编纂文献志中珍贵的发现。“这次发现的这个油印本,是西北师大地理系资料室从该系教员王纯德于上世纪60年代编著的《兰州资料》中,抽出地理部分油印成册的,而《兰州资料》已佚,实在可惜。”不过,这本有许多调查数据与图表、全面反映兰州历史与现状的具有很高文献价值的油印本的发现,也或多或少给了邓明他们这些编纂者一丝慰藉。

在今天,兰州名胜古迹的碑刻多已消失,幸存的多文字漫漶,而有些旧志著录的碑文有删削,以致失去了一些重要的兰州文化信息。邓明以白塔山慈恩寺的那一通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甘肃巡抚绰奇所撰《修建北山慈恩寺碑记》为例,旧志录文多有删节,而碑石下半部已剥落。这次却发现早期拓片且碑文完整,遂据此收录于《地方文献志》中,其中可知书丹者为署理甘肃巡抚卢询,还从删节了的碑末的一段文字中可知白塔山慈恩寺是由绰奇、卢询等官员捐俸禄建立的。

清民时期

清时兰州一地秉承了明朝的兴盛文风,著述立言者颇多。咸丰年间的近代甘宁青第一部西洋近代天文历算的自然科学汇编——《乾象古今集说》就是由甘肃皋兰县西固西柳沟人卢政编著的。

出现睁开眼睛看世界的著述,是在鸦片战争后。

公元1842年7月下旬的一天,57岁的林则徐一行乘大车七辆,载书籍二十箱及大量宣纸下车道岭,过甘草店、三角城,下东岗坡从今天的东稍门进了兰州城。此时林则徐已被革职遣戍新疆伊犁。

“《荷戈纪程》是林则徐的戍途日记,收录在《小壶斋舆地丛钞》中,《纪程》有较多的删削。这次编纂《地方文献志》据2000年海峡文艺出版社《林则徐全集》第九册《日记·壬寅日记(《荷戈纪程》)》选录有关兰州的部分收入其中。”邓明说收入文献志的这个版本恢复了删削部分,有较多难得的历史文化信息。

在林则徐进入兰州城整整一个世纪后的1942年,背负秘密考察西北任务的蒋经国一行乘汽车自西兰公路到兰州。

“当时蒋介石已经考虑迁都兰州,预作时局继续恶化的应变准备,他让蒋经国考察评估兰州的各种情况。” 邓明介绍,《地方文献志》第二篇《艺文》中选录蒋经国《伟大的西北》有关兰州的部分。

《伟大的西北》记述,当时蒋经国就住在兰州城中最好的宾馆——励志社(今市委院内西南隅),他们喝的是黄河水,很浑浊,要放入些许白矾,搅拌后,稍许即可澄清,烧开后饮用,是甜的。而洗脸水则直接汲自院内的水井,很清澈,但因含有微量盐碱,洗时不太舒服。同时,蒋经国看到兰州四围群山干枯,认为兰州缺水是个大问题,迁都兰州的计划并不实际。其他困难还在其次,水的问题不好解决。其后,蒋介石又来兰州等地视察,看到水是个大问题,迁都兰州的计划就搁浅了。

地方文献不显山不露水地记载下了一段历史。

亡佚之痛

《地方文献志》之大事辑要集中记录了几件清时查缴销毁禁书的事例。

乾隆四十年(1775年)至四十六年(1781)间,陕甘总督七次查缴销毁禁书200多种,此系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文字狱在甘肃的反映。据邓明介绍,清朝出于皇权至上、族权至上、朝廷至上的目的,谁要在这些方面越轨,那就不管有意无意,或是或非,都被抓起来,轻者革职、流放,重者杀头,死了的开棺戮尸,甚至株连族人与朋友。并将其著作销毁,如《历朝捷报》、《古今史略》等。

至于那些有违碍语的则予以窜改。像黄谏《昆仑山赋》中有“恭惟圣明,一统华夷”,被康熙时临洮知府高锡爵改为“惟我圣明,一统中外”后,收录在《临洮府志》中。因为黄谏是歌颂明朝皇帝圣明,一统汉族与少数民族。高锡爵认为“华”可以唤回汉人的民族意识,“夷”是古代东方民族的贬称,是对满人的贬称,遂改“华夷”为“中外”。

问邓明,文献志的编纂中,最遗憾的是什么?回答是:“无过于地方文献的亡佚。”

历史文献著述似乎多摆脱不了亡佚的命运,而有时候,造成这种命运的不仅仅是因为久远的时间。

“汉晋至明清的兰州地方文献的亡佚不必说,因为时代太远,就说二十世纪的。明代自永乐间肃庄王朱楧编《金城志》到万历时王道成编《兰州志》,共有七种兰州方志,约四十年编著一种志书,历经战火动乱,至1931年幸存一种,系正德七年(1512年)唐时和所编三卷《兰州志》,原藏于宁波范氏天一阁,后流入上海商务印书馆东方图书阁,不幸于1932年‘一·二八\’战役中,日本飞机炸毁商务印书馆,《兰州志》及其他藏书均化为灰烬。兰州唯一的一种明代志书,就这样消失了。”让邓明心痛至极的还有1947年郭汉儒编著《陇右文献录》时,尚亲见五六十种兰州地方文献,但仅仅60来年,一切都就灰飞烟灭了……

■本报记者 雷媛

新闻推荐

记者李洁通过在地磅上做手脚兰州锦绣石油化工有

本报讯(记者李洁)通过在地磅上做“手脚”,兰州锦绣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梅秀联合他人,偷走另一家公司上百吨沥青。11月8日,张梅秀等人涉嫌盗窃罪在兰州中院受审。庭审时,张梅秀一...

皋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皋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