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陇原大地上那些遥远的盐事记忆

兰州晚报 2011-04-25 18:25 大字

礼县盐神阁盐川古镇石刻礼县晒盐作坊漳盐文化 雕塑

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卷四“玉石部中品”及《图经本草》等资料中记载:“光明盐,味咸,……生盐州今甘肃华池北五原盐池下。凿取之,大者如升,皆正方,光彻,一名石盐。”这是现存史书中关于石盐名称、晶形、产状和物理性质的最早记述。

与毗邻的青海、宁夏、内蒙和陕西等省区来比,历史上甘肃并不是产盐大省。但甘肃并不缺盐。这从现存于陇上各地的一些地名中约略可以看出:盐场堡、盐官镇、盐池沟、盐井坊、盐川寨……

千年漳盐

提起漳县,必说漳盐。有人甚至这样说:先有漳盐,后有漳县。

漳县产盐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西周时期。据漳县地方志书记载:西周时,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先民们掘井熬盐而得名盐井,东周时也正是因为盐井的盐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引起了周朝诸候国秦国的重视,所以,才在盐井设置了相当于县级建制的盐川寨。西汉时,昭帝刘弗陵曾于公元前83年主持召开了著名的盐铁会议,会上御史大夫桑弘羊以甘肃盐铁官营的成效为论据,发表了著名的《盐铁论》,提出了:“盐铁之利,所以佐百姓之争,足军旅之费,务蓄积以备乏绝,所给甚众,有益于国……”的理论,他的这一理论和治盐方略,两千年来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东汉时,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在盐川正式设置漳县,并在全国28个郡设专职盐官,漳县盐产归陇西郡盐官管理。可见,漳县是跟随这方土地的盐业走进历史的。 

从新石器时代至今,已经历了至少四千多个春夏秋冬。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人们从盐井中汲取了多少卤水,熬制了多少食盐,已无法统计出一个准确数据。但就漳县盐业源远流长、从未间断、经久不衰、持续发展而言,足可以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来形容。

据有关钻探资料表明,远在2亿8000万年以前的白垩纪时代,漳县一带是一个数百平方公里的内陆咸水湖,经过数十次反复干枯,形成了大范围岩盐矿藏,并随地质变迁被埋入地下,在地下形成不透层将盐矿保存下来,属内陆湖相沉积,探明有开采价值的就有10多层,在地质变化过程中,沿漳河河床将地壳和盐矿折断,致使盐井镇一带地壳翘起,埋层较浅,使岩盐表层的卤水顺地质裂缝渗出,出现了较大的露头盐泉,而其余地区埋藏较深,不易发现。

盐场堡

兰州市区的盐场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把我们的记忆紧紧地和盐联系在了一起。其实这个地方不是产盐的地方,更像是一个食盐的中转站。

据兰州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邓明先生考证,清代,兰州食盐大致来自兰州北山地区。据光绪年间张国常《重修皋兰县志·物产》中记载:“盐,白墩子产者有红、白二色,后者味佳。盐场堡产者粒细而白,名雪花盐。”白墩子在皋兰县红水分县,今属景泰县。盐场堡所产食盐,指堡北十来里的石门沟盐池、50多里的喇牌(今属皋兰县文山村)盐池,还有骆驼运来的阿拉善旗擦可布鲁克盐池与雅布赖盐池的食盐。其骆驼队兰州人称之为“水烟骆驼”,因驼队将盐运抵兰州后,返程时驮运兰州水烟,故名。

史料记载“盐场堡城墙建于明洪志十八年,主要用于军事防御。”距今已500多年。明代“盐场堡”北面石门沟和小沟内富孕盐卤,当地居民很早即熬制成盐于当地出售,久而久之,这里便成了盐的交易场地,因此得名盐场堡。 

关于“盐场堡”的来历还有一种说法,据《西北地名》文献记载:元末明初,元军撤退屯兵,在盐场堡一带存储食盐,故而得名。盐场堡建于明弘治十八年,主要用以军事防御,是为了防御敌对的外族兵马进扰兰州。

高台传说

据林竞《蒙新甘宁考察记》记载:“高台县,出产以米、盐为大宗。盐池在城西一百三十六里,池东西长十里。夏秋水分被太阳蒸散,则结成晶盐。岁产万石,每石四百斤,每百斤税一元二角,盐本一石七钱。旧日产盐,统归运送所收买,捞盐者仅得盐本七钱,太觉困苦,不得不尽量贩卖私盐。近来运送所取消,人民只纳税,便可自由贸易,故税收反较以前畅旺。城内有官盐局一处,专司其事……”

这是有关高台盐池的一段真实记载。

在高台盐池,还有一个“水晶女和玉莹郎”的古老传说一直在流传。在秦刚刚建国后,在渤海边上有一对恩爱的夫妻,男的叫于英,女的叫水青。两口子以做盐为生,在村里尊老爱幼,扶贫济困,人们亲切地称他俩为水晶、玉莹。 

有一天,官府要当地的青年男女去修长城,玉莹和水晶也被抓去做苦力迁往边关。监工们像虎狼一样,民工们日夜苦干,稍一怠慢,便皮鞭棒棍齐下,把他们打得皮开肉绽。民工们不甘忍受蹂躏,都想着逃回家乡。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民工开始集体大逃亡,但很快就被官兵包围,只有少数几个人逃了出去。说来也巧,在混乱中水晶和玉莹碰到了一块儿。俩人手拉着手东躲西避,但最终还是没能逃出魔掌。在一个山坳里,他俩被一伙持刀执枪的官兵围住了,官兵冲上来就要捉拿他们。就在此时,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飞沙走石,天地一片昏暗。

不知过了多久,两人醒了过来。他们倒在了荒滩上。忍饥挨饿走了三天三夜也没走到尽头。终于看见了一片草滩,但水晶实在走不动了。玉莹扶着水晶躺在草地上,自己前去找水。等他找到水时,却再也没有力气往回走了,就躺在了泉水边。

渐渐地,水晶躺倒的那块草滩生出了水晶般的白盐,玉莹躺倒的水泉边成了白玉莹石般的芒硝。

老人们说,是老天爷看这儿吃盐太困难,特意派了渤海边上的水晶、玉莹来这儿生盐硝,好让这儿的人吃了盐长力气辛勤耕作。用更多的硝制造火药,以抵御贼寇。这虽然是个神话传说,但那儿直到现在还是白茫茫的盐池,出产着白盐和芒硝……(本故事摘自张涛著《可爱的家乡金张掖》一书)

盐官古镇

甘肃礼县的盐官镇,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了比较成熟的井盐生产工艺,这里的井盐生产业不仅在长达几千年的时间里满足了当地人民的食用需求,而且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和精神传承下来,让人品味和传承。

盐官镇位于礼县东北部,东接天水市秦城区、陇南市徽县,西邻西河县,西汉水穿境而过。盐官素以产盐闻名,它的盐井始于周秦,历代相承煮盐不辍,历代朝廷常设盐务管理,久而久之,官名变成了地名。诗圣杜甫当年入川途经此地,曾留有“卤中草木白,青者官盐烟”的诗句,西河礼县都有“盐井门上谝传——说闲(咸)话”的歇后语,还有“盐官有个盐井哩,只望一步蹬稳哩”的山歌,,这足以说明盐官之盐市的历史悠久和其在老百姓心中的重要位置。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四次北伐时,这里有过著名的“卤城(盐官在当时名卤城)割麦”的故事,至今为当地人津津乐道。

礼县的盐官镇,历史上称为卤城,现在是礼县的东大门和第一重镇。据《礼县史话》等资料记载,位于盐官镇南门外骡马市场附近的盐井,发祥于周代秦人占据时期。战国时期,国家在这里设置官吏,专门管理盐业生产。井盐生产从其发祥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直都是当地人民重要的手工业和主要经济来源。据《礼县志》记载,上世纪50年代,盐官镇的盐民达300余户,年产盐量达80多万斤,“盛况空前,煮盐的青烟弥漫着整个平川。”

据礼县文化馆李馆长介绍说,盐官并非盐关,而是因设置管理井盐业生产的盐官而得名。据当地史书记载,盐官自古盛产井盐,历史非常悠久,唐代时期,井盐生产规模比以往更加扩大。盐官镇的盐井其实是冒水泉,水满自流,因而很早就被古人发现。

新闻推荐

千余户瓜农竞当“瓜王”

本报讯  6月9日,黄河沿岸的皋兰县什川镇,数千亩瓜棚闪闪发亮,弥漫着浓浓的瓜香,由皋兰县政府主办的兰州白兰瓜大赛在这里隆重举行。在风景如画的绿岛度...

皋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皋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