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禾尚头”长寿面遭遇“山寨版”

兰州晚报 2011-01-25 23:46 大字

近日,邢先生向本报热线反映,他从超市买了一箱“禾尚头”长寿面,打开后发现内外包装竟然不一致,画面标志和生产厂商均不相符,口感也不地道。记者调查后发现,目前市场上“禾尚头”长寿面品牌繁多,零售价格相差较大。更有业内人士透露,由于节前市场很吸金,部分小作坊趁机加工“禾尚头”长寿面鱼目混珠,让顾客难辨真假,也让长寿面生产的正规军“很受伤”。

十年间 “禾尚头”长寿面遍地开花

2000年左右,“禾尚头”长寿面包装一新,从农家走向城市。当年,生产加工“禾尚头”长寿面的只有皋兰县粮食局。一位在长寿面发展之初参与生产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03年左右,私人也开始加工制作‘禾尚头\’长寿面。”记者了解到,虽为“皋兰特产”,但几年间“禾尚头”的发展势头不容小觑,榆中、永登的生产商也看准商机,加入了“禾尚头”长寿面的加工行列。

2006年,“禾尚头”长寿面曾作为皋兰名片,风光无限地受到兰州各大媒体瞩目。皋兰县粮食部门将“禾尚头”长寿面加工纳入“十一五”发展规划,组建了新的“禾尚头”面业有限责任公司,计划建成5000亩“禾尚头”长寿面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实施订单种植、定点收购,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原料供给、产品加工、销售模式。五年之后,也就是2011年,记者在市场上未见到“‘禾尚头\’面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长寿面,而“公司+基地+农户”这种产销模式的梦想似乎也未能实现。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讲述了“禾尚头”长寿面从田间到市场的产销过程。2007年,他成立了一家粮油有限公司,开始了“禾尚头”长寿面的加工制造。每年待小麦成熟之际,便去皋兰、永登、景泰这些主产区收购禾尚头小麦,自己加工成面粉,制成长寿面成品后,自己联系送货、销售等事宜。“各公司都自成一体,购产销一条龙完成。”

小作坊鱼目混珠制造“山寨版”

近日,记者走访了兰州多家大型超市和粮店,发现“禾尚头”长寿面的主打品牌有5个左右,“北山”和“皋兰人家”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大。然而,业内人士透露,现在“禾尚头”长寿面的生产厂家远超10个,尤其是春节前,无手续的小作坊也混进市场。在皋兰,目前“禾尚头”长寿面的正规生产厂家有7个,农闲之后尤其是临近春节,至少有10家“非正规”的小作坊伺机而动,趁节前市场需求量大增之际,准备捞一桶金。

所谓的“非正规”生产者,即没有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只是临时混入的“编外军”。对正规生产者,质量技术监督局每年要审查2-5次,为产品的品质把关。然而,小作坊正是趁着年关繁忙之际,钻了质监的空子。

另外,节前市场需求量大,各家“禾尚头”长寿面生产商之间的竞争也进入白热化。记者看到,“禾尚头”长寿面的销售价格在22元—30.8元之间,不同品牌之间的差价高达8元左右。“除了小作坊的无证经营,有些生产商直接用市场销售的普通面粉加工长寿面,使生产成本降低了2元左右。然而其他的生产商无法再提高批发价,只能自己为低利润埋单。”

支招

购买正宗“禾尚头”要“四看”

记者在安宁区一处销售点发现了山寨版的“禾尚头”长寿面。这些山寨货和正牌的售价相同,包装及其相似,但仔细观察后发现,包装盒正面没有产品品牌,也没有生产厂家的名称,也看不到合格证,只有“见包装盒内”几个字。

消费者如何“火眼金睛”明辨真假,业内人士支招要“四看”:一看包装盒正面是否有品牌名称和生产厂家名称;二看包装盒上是否清晰地印有“QS”质量安全标志;三看“卫生许可证号”;四看“企业标准”。购买之前一定要确认包装盒上这四点齐全。

新闻推荐

飞雪迷山路祭扫市民稀

本报讯  清明节扫墓高峰悄然临近,没想到周末两天却被漫天飞雪阻挡了脚步。兰州各大墓区上午并未出现大量扫墓人群,而在下午,大雪过后扫墓人流量有所...

皋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皋兰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