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营造敬老爱老氛围 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节如约而至,“敬老爱老”“助老养老”等再次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今年以来,莱芜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现象,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众多贴心的优待政策,营造良好的敬老孝老社会氛围,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成为现实。
囊中有了退休金养老不单靠儿女
“每个月能领到1000多元的退休金,再也不用担心给子女添加负担了,亏了国家的政策好。”莱芜区孙花园社区60岁的刘女士说,自从55岁退休后,她每月都可以领到政府发放的退休金。这几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年年上涨,刘女士的退休金也从600多元逐步提高到现在的1000多元。钱虽然不是很多,但够吃够喝了。
除了基本养老金外,刘女士户口所在的村每年还会在中秋节、重阳节和春节的时候,发放米、油、面等生活用品。
“现在的日子可比以前好过多了,吃喝都愁不着了。儿子、儿媳都孝顺,经常给我买这买那的,我就好好享福就是了。”刘女士笑着说。
像刘女士一样,越来越多适龄老人领上了养老金。随着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不断健全,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水平还年年递增。
除基本养老金外,针对年龄较高的老人,莱芜区还全力推动高龄津贴制度落实,80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实现全覆盖。80岁到90岁的老人,每月能领取100元高龄津贴,90岁到100岁老人,每人每月领取200元。百岁以上老人则每月500元。
服务方式更周全老人晚年更惬意
中午11时许,口镇街道下水河村的老年公寓食堂里,工作人员早已端上了热乎乎的饭菜。住在这里的老人们陆续前来,吃上香气扑鼻而又营养均衡的饭菜。
让老年人免费住老年公寓,为他们提供一日三餐,是下水河村执行了多年的“村民福利”,也让周边很多村的老人羡慕不已。
“在这里,一日三餐都有人做好,孩子在外面干活,也都能放心些。”入住幸福食堂的老人说。
不仅老有所养,莱芜区还不断创新“老有善养”的方式。
10月23日,雪野街道邢家峪村的日间照料中心里,吃过午饭的几位老人三三两两地走了进来。有的坐在按摩椅上揉腿按背放松身体,有的在棋牌室里打牌下棋,一派热闹的场面。
“自己在家里闷得慌,来这里人多,就热闹了。”一位正在按摩的大娘说着。
养老不离家,是很多老人的心愿。据调查,约有95%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但医疗、饮食、家政等成为居家老人的心病。近年来,莱芜区不断创新推进养老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各乡镇(街道)、社区纷纷出台了适应本区域特色的办法,有的运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创新服务模式,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平台;有的积极探索医养结合路径,引导医疗机构介入养老服务,让居家养老的市民签约家庭医生,解决了居家养老的难题。高新区鹏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辖区内大力推广家庭医生电子化签约,极大畅通了服务辖区百姓日常医疗健康的渠道,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了签约家庭医生带来的便利。
敬老爱老成风尚多姿多彩夕阳红
九九重阳节前夕,济南市关爱农民工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联合爱心企业走访了24名孤残贫困老人,为每位老人送去了油、面和200元的现金补助,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浓浓的关爱。
10月24日,苗山镇北龙角村及南文字村,联合苗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及苗青五环志愿者们开展重阳节爱老敬老活动,并陪同老年人边聊家常边包饺子,陪老人们度过了一个幸福快乐的重阳节。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增强全区人民敬老爱老意识、营造关爱老人社会氛围,莱芜区各部门单位创新思路,开展了以敬老月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举行健康义诊,为老年人量血压、测血糖;表演节目、陪老人拉呱聊天;为老人们送米送面。一系列行动让老年人感受到社会浓浓的关爱,也进一步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展现了莱芜区爱老、尊老、敬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气。不使桑榆忧向晚,长令银发享乐园。敬老孝老的社会环境,贴心高效的养老服务,让莱芜区的老年人收获了稳稳的幸福,也让年轻人轻装前行,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建设更好的未来。
(本报记者朱虹)
新闻推荐
忙里偷闲下基层采风,9月9日赴钢城区汶源街道杨家大峪村采访,看到的,听到的,都觉赏心悦目,启迪良多。杨家大峪村三面环山,不...
莱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