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河源头尽风流

济南日报 2020-07-14 11:28 大字

□张全宝

汶河向西流,魅力在源头。

因三面环山,发源于鲁中高地的汶河,由嬴汶河和牟汶河汇集而成,一路蜿蜒向西,流入东平湖,最后进黄河归大海。山岭高地是古人最早栖息地,独特方位和地势,造就莱芜别样的地域风情,汶河一直延续着不竭风流和传奇。

几年前,受邀编写《大爱莱芜》,草拟框架和提纲,从大爱有根,到大爱丰碑。领导眼睛一亮,感觉很有新意而拍板。其实,创意并非来自灵感,而是缘自这片热土的感召。

热衷地域文化后,看到《莱芜历代志书集成》,很兴奋,因为终于可以自行研读,了解本地史料了。看过后,心情很沉重。过去年代,民间有三多:一是烈女贞妇多,二是孝子多,三是“响马贼”侵扰多。特别是后者,老百姓没有安全感。印象至深的三个故事,都出自嬴汶河之滨。

山口村人马约,家贫。患病的母亲想吃肉。无奈之下,他偷偷割股包水饺。母亲病愈后还想吃,马约万般无奈说出实情。无独有偶。浆水沟人魏瑚,母亲久病不愈,按照郎中之意,他亲尝母亲粪便,对症开方下药,母亲病愈。此两孝子都在康熙年间,莱芜县令钱珂分别赠匾,一为“至性可风”,一为“孝子门第”,载入地方史册。

上两例为“孝道”,另一则为“义举”。明朝冶庄人魏守厚,其十三岁儿子被匪徒掳去,几经寻找交涉才赎回。亲友刘乐华之子也被掳走,求帮忙,魏答应寻找,但问寻数百里无果。第二年,他又远赴亳州,历尽艰辛代为赎回。如此费尽心力,竟不领一个谢字,被尊为“义士”。

百善孝为先,信义值千金。马约割股孝母,胜过“二十四孝”,但有“愚孝”之嫌。而魏守厚的“义举”,实属“罕见”——三个小故事,蕴含着地域民风,彰显崇德向善的公序良俗。

2014年,看到一部专题片《根基》,里面有位红二代的同期声。他叫胡鲁克,是胡奇才将军之子,当年鲁中抗战期间出生。他回忆自己襁褓中的遭遇,泣不成声——

我1940年出生在莱芜,寄养在一个奶妈家。一天日本鬼子来搜查,当时奶妈抱着我,坚称是自己的孩子。那种时候,奶妈如果稍有点恐惧,或者犹豫,就会引起怀疑。因为鬼子还是不大相信,就把我用刺刀挑到炕上,来回拨拉,又指向奶妈问:“这孩子到底是不是你的?”奶妈非常坚定地说:“这孩子就是我的。”最后,鬼子走了……

还有更为悲壮的。1978年初冬,时隔30多年后,“菩萨司令”廖容标来到莱芜,要寻找当年寄养二女儿家的“红嫂”。县委副书记孙启松,负责接待。多方了解,那位“红嫂”找到了,但已去世,当年是村里妇女干部。调查爆出惊人秘密:当年“国军”疯狂报复,“红嫂”为保全廖司令女儿,亲生女儿则惨遭毒手。

2013年10月,30多年过去,孙启松重提此事,鲁中晨刊发消息,寻找当年调查组成员,试图还原故事细节,一直未果。我与记者两次到藕池村采访,也没有找到知情人——此事,终将成为永远的遗憾。

《战斗在敌人心脏里》一文,武工队长罗俊讲述亲历。他与敌人遭遇后受伤,暂住河北村魏大娘家,情报说鬼子汉奸要来抢粮。罗俊不愿连累老乡,要跟武工队走。魏大娘说:“孩子,你伤得这样重,不能走。我有办法掩护你。我闺女十九啦,给她挽起辫子梳上抓髻,扮成你媳妇,你就给我当儿子吧。我豁出这条老命,也要把你保护下来。”所幸,敌人没进村庄。

三位女性,都是“红嫂”,甚至没留下姓名——倘若不是融血入骨的爱憎,绝无这种作为和牺牲。

和平建设年代,佼佼者大有人在。

一诺千金,坚守70年。1942年11月,山东省青委书记钟效培,在莱东遭遇日军扫荡,身负重伤,最终不幸牺牲。临终前,他嘱咐一直给他送饭的少年房公训:“将来革命胜利了,一定要替我去家乡看一看。”为了一句承诺,70多年来,房公训始终守护烈士坟茔,五次南下江西,终于找到烈士亲属。其事迹感人至深,被授予“全国道德模范”。2017年11月,其与莱芜“全国文明城市”同日受表彰。

靠政策兴盛,一生“感恩”。改革开放后,韩金来兴办企业致富,一直不断回报社会,一度捐助金额逾半个亿。他常说:“为了他人,为了更多的人,你的事业就会是无限的。”荣获莱芜爱心大使、山东省敬老模范等称号,2006年被评为“感动齐鲁新闻人物”。

宁可自己吃亏,也要大家共富。陈明利,靠种菜成行家,创办蔬菜种植合作社,分红让利,造福周边群众,不幸英年早逝。2017年4月,被追授为“齐鲁时代楷模”。笔者观看一个视频,叫做“好记者讲好故事”,十人进入省级决赛,其中便有五人讲述陈明利事迹。

晨曦微露,朝霞似火,水天一色,这是汶河的“高光时刻”。

草拟《大爱莱芜》提纲时,我曾设计“大爱有魂”部分。烽火铸精魂。其实,面对民族存亡和解放,“大爱”才真正彰显、升华、灿烂。

莱芜是鲁中抗战中心,军民八年浴血奋斗,万千英烈,可歌可泣。莱芜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最令人震撼的是南峪“血案”,为了保全八路军兵工厂,包括村支书在内7人被杀害,50多人被掳走。

莱芜战役更是彪炳史册。我清楚记得,央视新闻联播评价:“莱芜战役,是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重要转折”;电影《南征北战》风靡全国,《集结号》震撼人心,可见一斑。莱芜战役三个昼夜,歼敌近6万。取得如此战绩,靠的是“天时地利人和”。战役期间,鲁中区50万人民战地服务,仅莱芜就多达15万,被誉为“支前之魁”。

精魂,引导理念,支配行动。正是血与火凝成的“大爱之魂”,才耸立起一座座“大爱丰碑”:新中国成立后,一批“三线”企业进驻牟汶河沿岸,莱钢、电厂、鲁矿以及雪野水库等大型工程,相继建成。这些企业和大工程,涉及村庄搬迁、占用耕地和资源……都能得以顺利实施。

这些大爱之举,温暖故事,镌刻人心,滋润大地。汶河滔滔,暖流涌动,娓娓讲述,代代传颂。

新闻推荐

莱芜高新区颁发首张行业综合许可证

本报讯(记者毕研敏通讯员任加传)“过去宾馆想开门营业,需要营业执照、特种行业许可证、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食品经营许...

莱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