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泰金精锻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陶润祥 “杠”上楔横轧 一干廿七年

济南日报 2020-04-16 11:05 大字

陶润祥现场指导操作工人修整模具。

编者按 莱芜高新区经过19年的发展,现已有企业4000多家。在这些企业里,有许许多多的高技能人才,他们用自己的技术和才能撑起了企业发展的新天地,为莱芜高新区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大力宣传莱芜高新区涌现的高技能人才,展示莱芜高新区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进程中发生的变化和取得的成就,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培育更多的中国工匠,在“五一”国际劳动节临近之际,本报特推出“匠心筑梦”系列报道,讲述省级及原莱芜市级高技能人才或高级技师的职业故事,展示他们的非凡技能,弘扬“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社会风尚,礼赞“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劳动精神,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

陶润祥,48岁,山东泰金精锻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自1993年进入公司以来,一直从事设备改造和产品创新工作。国内乘用车用楔横轧工艺轴类零件50%以上都来自山东泰金精锻股份有限公司,这一成绩的背后是陶润祥27年的坚守与攻关。27年来,他攻坚克难,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大胆对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几度突破发展瓶颈。多年来,他获得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22项,2010年获得原莱芜市“职工创新能手”荣誉称号。

去粗取精实现利润翻倍

当记者走进泰金精锻车间连热连轧楔横轧项目车间时,陶润祥正在对技术人员进行指导。陶润祥告诉记者,每天一上班他第一件事就是先去车间,安排一下当天需要注意的事项,然后开始投入一天的工作。

1993年,陶润祥自机电专业毕业后来到了泰金精锻公司(原莱芜市金辰楔横轧轴件有限公司)技术科,从此就与楔横轧“杠”上了,这一“杠”就是27年。

“刚到公司时,主要给莱芜凸轮轴厂供毛坯件。后来为了提高产品附加值,公司决定上精加工项目。”1993年,陶润祥和公司几个技术人员被送去学习楔横轧及精加工技术。那个时候楔横轧还属于尖端技术,会的人很少。在5个月的学习中,陶润祥慢慢地对楔横轧及精加工技术有了深刻的认识。回厂后,从设备安装、调试直至量产,他全程参与,在车间吃住长达一年以上。设备安装好后,他一有时间就泡在生产现场,精心钻研。1994年精加工车间投入使用并达产,当年利润便实现了翻倍增长。

率先用楔横轧技术供应轿车轴件

原来的普通正火技术后序产品具有噪声大、易变形

等缺点,只能用于农用车、面包车,但高端车辆却不使用。随着社会对轿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企业的高端产品订单量却一直上不去,发展遇到瓶颈。“我们当时合作的企业都是国内知名汽车制造企业,如果不再改进技术的话,就很难生存下去。”陶润祥说。

公司举步维艰之时,陶润祥大胆提出了改变热处理方式的想法。2006年,他们与吉林工业大学联合,投资300万元,利用一年多时间,共同研发了一项余热等温正火技术,通过处理方式的改变,解决了汽车发动机、变速箱噪声大、易变性的问题,满足了高端客户的要求,同时降低能量消耗30%以上。这次技改实现了从为农用车、面包车供应轴类零部件到给轿车供应零部件的转变,使公司成为国内第一家用楔横轧技术给轿车供应轴件的企业。

新项目投产第二年,公司订单实现了翻倍增长,年产值达到7000万元。

智能化改革填补国内空白

近年来,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降低成本成了企业迫切的需求。2015年,陶润祥开始带领研发团队致力于提高装备的自动化水平,2016年,又开始研发连热连轧楔横轧项目。该项目完成后,将原来人工下料和截料两个工序都取消了,降低了原材料成本和电费。

在此基础上,泰金精锻与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物理技术研究所、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合作,成立了零件轧制成形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他们共同研发“轴类零件楔横轧无料头精密成形技术与装备”,这是国内楔横轧行业的一次革新。项目因此也获批2016年度国家“高端外国专家项目”,获得国家外专局20万元资助经费,成为原莱芜市首个国家级引智项目。“轴类零件楔横轧无料头精密成形技术与装备”项目,与传统的楔横轧工艺相比可节材20%以上、节能15%以上,大大提高了楔横轧行业的自动化水平。凭此,泰金精锻的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

(本报记者刘琴)

新闻推荐

树成蔬菜合作社力保种苗供应足

4月12日,在莱芜区方下镇树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正在管理种苗。据了解,自复工复产以来,合作社在做好疫情防控的...

莱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