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莱芜特殊教育学校王静: 因为爱,她成了特殊孩子的“妈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王丛丛
大爱无声 她让听障孩子自强不息
15年前,王静大学毕业,考入了莱芜特殊教育学校成为一名特教老师。怀揣着满腔热情的她,却发现与梦想的三尺讲台迥然不同,精彩华丽的语言在这里好像没了用武之地,而最朴实最平常甚至是最简单的说辞才能走进孩子们的内心。
“说实话,当时我也退缩过,但是,当我走进教室,听着孩子咿咿哑哑不清晰的语言,面对着一张张略显呆滞却又充满渴望的面孔,很是触动,我感觉他们需要我。”回想起刚入职的时候,王静说,从站上特教讲台的那一天起,她就担任班主任,一当就是十几年。
2016年,为了让职高班的听障孩子升学把握大一些,王静自费为他们购买复习资料,还为他们每一次的进步置办奖品。
班里有个叫小伟的同学,学习基础很差,一个完整的句子也写不下来,一篇古诗一周也背不下来,连他的父母对他也不抱多大希望。但是,王静发现小伟很愿意学习,于是,她开展了各种各样的互助小组和形式多样的竞赛;每天下班后,她不着急回家而是陪着小伟和其他学生一起学习、讲解难题。
有了爱就会产生动力,带来进步,发生奇迹。高考成绩出来,听障班所有孩子包括小伟都升入了大学。王静说,看到家长和学生们眼里的泪花,感觉一切辛苦都值了。
视如己出 她是学生的“老师妈妈”
送走了听障班的毕业生,王静接了培智班一年级。这些刚入学的孩子,智商还不到三四岁孩子的水平,自理能力和分辨能力很差,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适应能力普遍较低,部分学生还伴有身体上的残疾。
他们很难安分地上课,有的喜欢到处乱跑,有的上着课,站起来朝着老师一巴掌就打过来……望着这样一群年龄尚小的低智商孩子,王静知道,这些孩子也不想这样,但他们控制不住自己,而她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让孩子们改变自己,具备基本的自理能力。
王静回忆,在跟培智班学生的家长沟通时,他们曾经说过:“谁都希望孩子能和正常人一样,可是没办法,不奢望孩子成绩有多好,只希望他能识几个字,将来自己能照顾自己。”
为了解决家长的困难,王静化身为孩子们的“妈妈”,给他们梳头、穿衣、洗脸,照顾孩子们吃饭、睡觉、上厕所。这些在正常人看来十分轻松的事情,却需要几十遍甚至百遍的重复。尽管是无法想象的单调和枯燥,但出于对孩子的爱,对家长的责任心,王静一直努力坚持。
在王静的陪伴教育下,孩子们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到生活基本能够自理;从抓人打人、自我伤害到学会合理宣泄情绪;从欺负他人到乐于助人。孩子们的成长变化,让家长们激动不已。“我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家长的希望。”王静说。
甘做引路人 她让特殊孩子同享蓝天
“我的信仰,就是尽己所能让更多的特殊孩子能够自理自立,和正常孩子一样共享同一片蓝天。”王静说,“遇见”是一种神奇的安排,伯牙与钟子期的遇见,有了高山流水知音难觅的婉叹,而她和她的特殊孩子的相遇,同样充满了爱意与美好。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耽搁了孩子们归校的日程。由于学生和家长的特殊性,王静坚持每天给他们打电话,安抚他们的情绪,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指导家长和学生观看“同心战疫特别节目”,增长防护知识;制作课件视频内容,让孩子能够“停课不停学”;讲授心理学知识,做好他们的心理防护。“我不仅是他们的老师,更是他们的引路人。”王静说。
十几年如一日,王静秉承“博爱为源、有障无碍、人道为本、育残成才”的教学理念。为了孩子们,她不断学习并获得了高级心理健康咨询师资格证书;为了不耽误孩子们学习,她直到预产期的前一天她才歇产假……为了孩子们的梦想,她一直在努力着。
手把手教低智商儿童擦屁股、提裤子,口对口教听障儿童喊爸爸、叫妈妈……她为特殊孩子所付出的心血催人泪下,完美地诠释了特殊教育的含义。她叫王静,是济南市莱芜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教师,从站上特教讲台的那一天起,她就勇挑班主任重担,一挑就是十几年。
王静老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朱峰通讯员方斌)日前,自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部署以来,莱芜区杨庄镇经贸系统立刻行动,全身心投入,帮助企业整...
莱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