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崮:一“叶”成名

济南日报 2019-12-10 22:20 大字

□张全宝

老家附近有座小山,很有名气,俗称“崮子”,实名“永宁崮”,很文气的。

说它小山,一点不冤枉,海拔只有320米,绝对高度仅百米左右。它位置优越,地处莱芜华山林场,北依大舟山、千年银杏树,西邻白龙潭,东接九阳宫、华山民俗博物馆;而南向弥望的,则是一马大平川。

永宁崮,地势山形和建筑配置,酷似东岳,具体而微,故名之为“小泰山”。南路有“红门”“中天门”“南天门”;西路则有“十八盘”“西天门”。崮顶建有“碧霞祠”,供奉泰山奶奶,为康熙三十三年始建。山脚一仿若虎头的巨石,名“兴隆碑”,记载嘉庆年间续建。除崮顶的建筑外,其他“门关”仅残存遗迹。

老家离永宁崮仅五华里。前些年,每到农历三月十五,母亲总要约王家庄二姨一同登崮,进香烧纸,祈愿求福。据说这天是泰山奶奶生日,附近村民邀请剧团唱戏,热热闹闹大半天。

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一好友与我勾肩耳语:儿媳婚后半年没动静,老伴儿执意带全家到崮顶“求子”,说来巧怪,当月就有喜了,来年就抱上了胖孙子。

更为蹊跷的是,2011年4月,华山林场突发大火,燃烧了三个昼夜,大舟山周边损失严重。然而,大火竟然绕道而行,永宁崮毫发无伤。

2013年盛夏的一天,随表弟魏庆军去“寻宝”。表弟时任莱芜市收藏家协会秘书长,喜欢钻研古董。此前,他很神秘地告诉我,在老家山上发现一石刻,疑似皇帝御笔。我半信半疑,答应一块去看看。

小车左拐右闪,竟来到永宁崮山脚。这山从小不知爬过多少次,会藏有皇帝书法?

表弟所说的“宝藏”在崮顶,是门楣横梁阳刻四字:坤元叶德。他此前与藏友来拓片,虽不明其意,但据推断,为康熙手迹。

以往,没有在意,当然没人能知其义。

我首先质疑“叶”字。从碑文得知,祠庙始建于康熙年间,这个“叶”字就已存在,细揣其义,绝非简化的“树叶”的“叶”字。返城查阅,果然“叶”早有本字,音“xié”,意“和洽、相合”,为“协”的异体字。

作为执行总编,我异常兴奋,立即与随行记者策划,将图片发在《鲁中晨刊》“重奖求解”:一则集思广益,解疑释惑;二则激发兴趣,扩大影响。意料之中,收到众多读者来信,有三人释义最“契合”,予以表彰奖励,达到了预期效果。

与此同时,求教泰山研究学者周郢。据考证,《康熙起居注》载,康熙皇帝登临泰山,为康熙二十三年十月,确在碧霞祠题此四字。“坤元”代指泰山圣母,意为“望其辅佐施德百姓”,以求“天地一心”“上下同欲”,共辟“盛世”,江山永泰。后因战乱,题匾不知所踪——可喜的是,这一结论,令永宁崮顿然身价倍增。

遥想当年,开发此崮,必有“高人”。所取“永宁”,应源自“稳如泰山”,可谓雅俗共赏;既熟稔泰山景点布局,又能临摹书法,形神兼备;祠庙迎门植一楷树,应是仿孔林“子贡手植楷”。“楷树”,楷模之树,寓意自明。

此后,这“叶”字成为噱头,我逢人便炫耀。

同时,我还发现了几处“奇景”,俨然鬼斧神工。那棵楷树,挺立峭壁,虽不高大,却古朴苍劲,我誉之“楷树临风”;几块巨石,似天石下界,散坐崮顶,可谓“天来玄石”;东侧崖边,大石缝中,摇曳一簇野榆,生机盎然,称之“石心穿榆”;祠庙旁边,一棵苍柏斜卧,主干长出七八株幼树,名为“独柏成林”……品奇文,赏奇景,妙趣横生,其乐无穷。

听罢我的“显摆”,几位文朋墨友,迫不及待登临永宁崮,吟诗作画,纵情高歌。一位65岁的老教师,独自坐公交、打出租,辗转到达永宁崮,写出游记《心驰神往“小泰山”》。

去年初冬的下午,特邀刘部长考察。他是我老上级,曾任职省级研究室,文史专家,见多识广。我们先参观千年银杏树,后从西路登临永宁崮。黄昏时分,下起蒙蒙细雨。北望大舟山,云雾缭绕,若隐若现,如入仙境。刘部长感慨万端,手机录影。我特意解释门楣四字中的“叶”字,并汇报我曾经的创意活动。他沉吟揣摩,频频颔首,连声称赞“很有意思”“真的不错”。

今年国庆节,我邀请师范几位同窗好友,于此赏游,最后在正门台阶合影,背景就是那四个大字。有秀才之称的亓桂荔,有感而发,口占《“小泰山”即景》——

脚下虎头石

眼前云卷舒疑是八仙过境处却道永宁崮

玲珑而神秘

闻名大莱芜

“坤元叶德”康熙书

子贡植楷树

因名气大,这里曾经香火不断。直到“文革”初期,祠庙被毁。还好,附近百姓用石块封门,“坤元叶德”石刻完好保存。1968年,就地盖起二层楼,作林场防火瞭望哨。

楼房石墙壁、小瓦顶,中层石头发碹,看上去很坚固,也很有气势,成为周边“地标”。后来香客“因地制宜”,将二楼作为“玉皇阁”,一楼作为“碧霞祠”。风雨几十载,人们习以为常。

去年春天,登临永宁崮,大跌眼镜:崮顶楼房消失,代之一新建普通“古庙”,有如健壮男子坐个轮椅,落差大,陌生又别扭。据说,这是有关部门出资,按几位老人记忆恢复原貌。

文化是智慧积淀,也是景观精魂。好在,这座山很“干净”,没有胡写乱画,不曾私采滥挖,植被丰茂,清静宜人。其实,老祖宗留下的“遗产”,很多就在身边,我们却熟视无睹。而现代人,多有“浮躁”,任性“刻画”,无端折腾,肆意挥霍,貌似风雅,却是大煞风景。

有文化,才有魅力。我自信,在周边景区,老家的永宁崮,最具文脉,最彰文气。故,屡登“小泰山”,相看两不厌。

职业使然,兴趣所致,我曾在山口包村发现“孝子马约”,割股敬母,盖过“二十四孝”。事在康熙五十七年,《续修莱芜县志》明载。于是见诸报端,此后广为传颂。

永宁崮,因为神奇,所以向往。文史探究,修复门关,升级景致,还大有文章可做。

新闻推荐

莱芜区严防死守打赢森林防火攻坚战

莱芜区森林面积75万亩,公益林面积59万亩,是济南市森林火险重点区。随着冬季来临,森林防火进入关键期,莱芜区自然资源局不断提...

莱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