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项目好项目接连落地,高端人才纷至沓来,莱芜高新区“双招双引”取得新突破 集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山东金智瑞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产品开发首席科学家克里斯特·霍姆伯格院士(中)在指导企业科研人员进行科技研发。
环球高端装备产业园增程式发动机项目总投资20亿元,可年产增程式发动机50万台,实现销售收入80亿元、利税10亿元;
瑞青科技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年产涡旋式节能空调压缩机50万台,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盘古云商双创中心项目总投资10亿元,建成运营后,每年可实现线上交易额20亿元,纳税6000万元以上……
在一个个好项目、大项目接踵而至、落地开花的同时,莱芜高新区人才和科技创新工作也是喜报频传——
瑞典皇家科学院、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山东金智瑞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产品开发首席科学家克里斯特·霍姆伯格院士荣获市政府授予外国专家的最高奖项——“泉城友谊奖”;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院院长杜冠华领衔团队研发的国家一类创新药物丹酚酸A一期临床已经完成,二期临床正在国内和意大利同时展开,预计明年6月份将进入三期临床……
2019年,莱芜高新区坚定不移地将“双招双引”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战场”,着力在拼格局、拼平台、拼创新、拼环境上下功夫,不断集聚高端产业,优化人才生态,探索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招一个、引一串、带一片”
产生“磁场效应”
12月9日,记者来到莱芜高新区诺亚应急装备智能制造项目现场看到,土建施工队伍正在进行局部场平。同时,几名设计人员在现场忙着讨论该项目的设计方案。该项目总投资2.5亿元,已被列入市级重点建设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亿元,利税2500万元。
“诺亚应急装备项目之所以选择落户莱芜高新区,主要是因为投资方了解到我们2017年引入了中瑞华特消防科技园项目,这个项目的选址与中瑞华特项目仅一墙之隔。中瑞华特主要生产消防产品的上游产品灭火剂等,而这个项目主要生产灭火机器人、楼宇自动灭火装置以及消防应急装备等。两个项目形成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关系,大大节省了企业的制造、运输成本。”莱芜高新区项目推进局副局长王成明介绍说:“下一步,我们将依托这两个项目进行上下游产业链精准招商,继续引进一批更高端的消防或应急装备企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价值链。”
无独有偶。莱芜圆泰新能源公司落户莱芜高新区也是充分考虑了区域内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圆泰新能源20万吨/年废矿物油再生综合利用项目,总投资2.9亿元,位于莱芜高新区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园。该项目原材料是废矿物油,产品是各种润滑油与燃料油,就像是从垃圾里提炼“黄金”。“莱芜高新区周边有众多的矿产企业,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原材料来源。与此同时,企业产生的废渣需要有相应资质的企业进行无害化处理,而园区内的山东德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公司负责人介绍说。
深化产业链精准招商,强链补链,是莱芜高新区招商工作的一大特色。按照“龙头企业拉动,配套企业跟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形成“招一个、引一串、带一片、强一集群”的种葡萄式招商模式。对外“无中生有”,做好“筑链”文章,积极引进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创税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战略性项目;对内“有中生新”,做好“强链”文章,聚焦产业链核心节点和缺失环节,积极引进向产业创新链、价值链延伸的关联配套项目和高端项目。目前,莱芜高新区已形成了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与食品四大主导产业。
“真心招商、热心待商、诚心助商”
打造投资兴业沃土
做好“双招双引”工作,营商环境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全区上下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生产力。我们要在‘改良土壤’、改善环境上舍得投入、舍得本钱,努力打造发展‘高地’、成长‘湿地’、创业‘洼地’。”在今年7月份召开的莱芜高新区党工委扩大会议上,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哲军如是说。
“位于莱芜高新区的山东爱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是我们的控股子公司,受益于当地优良的营商环境,我们一直把爱地公司作为帝斯曼集团战略布局的重点,积极谋划公司发展,持续扩大投资,提升公司产能,改进生产工艺,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荷兰帝斯曼亚太及大中华地区副总裁德克·威廉·杜伯表示。
截至目前,荷兰帝斯曼集团已累计投资5.8亿元,把爱地高分子材料打造成了拥有8条生产线、15项核心专利技术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山东李先生食品有限公司2010年落户莱芜高新区,说起营商环境,总经理兰兴洪颇有发言权。公司的管理人员大都来自外地,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孩子教育等生活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现在大家都已经把家搬了过来。再就是通过“政府买单”,他到浙江大学参加了企业转型升级方面的培训,受益匪浅,这样的培训几乎每年都有。正是因为有着“引得来、留得下、发展得好”的环境,山东李先生食品有限公司从刚开始计划的“门店”,发展到现在面向全国13个省、3个直辖市,年销售收入超过2亿元的全国性生产配送中心。
“在服务客商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保姆’、‘店小二’,在客商有需要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是客商的‘110’,不要薪酬的副总经理,及时帮助客商协调解决一些内部问题。此外,除‘软件’外,在‘硬件’上我们也下足了功夫。在基础设施配套方面,客商的需求就是我们投资的方向,比如李先生食品在搬到新厂区时,我们专门为企业修了一条路。”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采取的措施,莱芜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传利如数家珍。
“双招双引”是一个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更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后劲所在。莱芜高新区把“双招双引”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一手抓招商,一手抓服务,对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落实“一对一”专人包靠、全程服务;全面优化审批服务流程,大力实行并联审批、模拟审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实现“拿地即开工”。优化作风保项目,突出领导带头,区级领导以身作则,扑下身子抓招引、抓项目、促进度,强化责任担当,进一步完善正向激励和反向惩戒机制,确保项目快落地、快建设、早见效。
以人才引领产业以产业集聚人才
12月2日,“动能转换 项目为王”2019年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观摩评议走进莱芜高新区。在观摩济世药业项目时,与会人员对该项目高端的研发成果、良好的发展前景留下了深刻印象。
济世药业主要产品丹酚酸A是国家一类创新药物,以在济南市具有种植传统的白花丹参为原料制取,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拥有3项国家发明专利,是当今临床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的唯一特效药,填补国际空白,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利税8亿元。该项目是由莱芜高新区通过引进的高端人才——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院院长杜冠华领衔的团队创办。
丹酚酸A是中国医学科学院30多位专家研究20多年的成果,国内多家知名药企都想买断专利,西安、天津等地也积极争取将这项成果在当地进行转化。在与莱芜高新区进行多次接触之后,杜冠华被莱芜高新区领导的诚意和干事创业的决心所打动,并最终落户莱芜高新区。
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决定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一个高端人才的作用不亚于一个大项目。”莱芜高新区一位负责人表示。引进一个人才,带活一家企业,吸引一个团队,激活一个产业——莱芜高新区正沿着这样的思路不断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创新发展、迈向高端发展。
秉承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莱芜高新区不断修订完善“人才强区”战略、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高标准规划建设了人才社区,4栋专家公寓基本建成。1—10月份,全区新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85名,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平台2家,新认定省级标准3项。在本土人才培育方面,已培育国家万人计划2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4名、泰山学者3名。 (本报记者王军)声 音
■莱芜高新区招商一局副局长侯圣龙:
当下的“双招双引”以高质量、精准化、专业化为特征,只有吃透自身产业基础、比较优势,才能围绕明确目标推进高质量、精准化的“双招双引”。下一步,我们要不断创新招引方式方法,通过推行产业链招引、委托代理招引、乡情亲情招引等多种手段,紧紧围绕管委会部署的招引重点,把适合莱芜高新区发展、前景好的大项目和高层次人才招引进来。
■山东金智瑞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海林:
对企业发展而言,人才是第一资源。通过与瑞典皇家科学院、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克里斯特·霍姆伯格合作,企业油气田增产乳液聚合物的产品研发、应用和配套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将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随着莱芜高新区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企业的发展动力也越来越足,在这里投资兴业是选对地方了。
■鹏泉街道汶阳村党支部书记尚念柱:
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已经有26家企业入驻村里的工业园区,村里不少人都在园区的企业上班,实现了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同时,村集体一年也能收入120余万元,每季度村里都发油和面,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
好。我们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新闻推荐
“现在是年底,客户需求量非常大,我们公司员工每天都在加班加点,争取尽快发货。”12月19日,在莱芜高新区李陈庄工业园内的山东...
莱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