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区大蒜收获迈入机械化时代能直接切割出蒜头 一人单台日收割5亩

济南日报 2019-05-22 11:31 大字

机械化收获大蒜现场。

本报5月21日讯(记者 张鸿儒)今天上午,莱芜区农机局在口镇山口村举行大蒜机械化收获演示会,莱芜区农机系统干部职工、部分农机合作社代表、农机生产厂家代表、山口村村“两委”及周边蒜农150余人现场观看了演示。

一大早,口镇山口村及周边的村民们聚集在地头,围着三台崭新的大蒜收获机这看看、那摸摸,显得好奇又兴奋。

收获机开动后,所经之处,土壤中饱满的大蒜头被挖掘出来,并整齐地显露田间,收获的效果一目了然。“这大蒜收获机真不错,省时又省力!”村民们纷纷表示。

“从现场效果看,收获大蒜头的质量也不错,不仅没有伤到蒜皮,连根上的泥土去得也非常干净。我们区的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又推进了一大步。”莱芜区农机局副局长杨继敏说。

“每年这个时候,劳动力都很难找,很多熟手早就被预定了。在大蒜收获的季节,一亩地需要3个劳动力干一天才能收完。使用新一代收获机,收获时能够直接切割出蒜头,一人单台日收割5亩。”农机生产厂家代表、来自日照市的立盈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经理张开礼说。

“大蒜生产机械化发展滞后,会影响农民种植大蒜的积极性,制约大蒜种植面积的扩大,也影响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区的大蒜生产在耕整地环节已实现机械化,但在播种和收获两环节,机械化还处于起步阶段。”莱芜区农机局局长刘佃银说,“这次演示会的召开,深得蒜区群众的欢迎。新一代收获机的推广将会大大降低大蒜收获的劳动强度,提高农民大蒜种植的积极性,相对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农业种植良好有序发展。”

据了解,大蒜作为莱芜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13万亩以上,长期以来,大蒜生产一直以人工作业为主,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用工成本高。以大蒜挖掘为例,如果每亩地雇佣三名劳动力,用工成本平均在800元左右,而机械作业成本仅为每亩50元左右。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努力完善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培植社会化服务力量,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平台建设,着力解决农业机械化过程中的短板与瓶颈制约,并努力争创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区。不仅我区玉米和小麦的生产要实现全程机械化,而且大蒜等经济作物的生产也要实现全程机械化。”刘佃银说。

新闻推荐

【进警营】“零距离”接触拉近警民心

日前,莱芜公安分局“向人民报告”警营开放日活动在花园派出所举行,40位辖区市民“零距离”体验警用装备,全方位感受...

莱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