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窝崖下有圣迹 万福山游记(中)

济南日报 2019-05-07 11:32 大字

“过此者圣”刻石

“过此者圣”拓片(吕笑尘拓印)

万福山,又名冠山、望夫山,以秀险挺立于旧莱芜城东北。万福山山阴鹰窝崖景色奇秀,堪称一绝。

初春时节,草木未发。走进山谷,悬崖绝壁处,“鹰窝崖”三个大字依稀可见。从谷底平坦地带北折,一块开裂的巨石拦住去路。巨石之下,一股泉水潺潺流出。巨石高处,可见“崆峒”两个大字。《尔雅》一书载:“北戴斗极为崆峒”,意谓北极与北斗下方之地。前面就是圣水庵。

圣水庵内当地名人雅士留下的碑刻摩崖众多,如“圣水岩”“壁立万仞”“群玉窝”等,而最重要的一处就是“过此者圣”。

在圣水庵大殿之下,正对着向大殿攀登的石阶,“过此者圣”四个大字赫然在目。款识曰:“少渠陈甘雨(陈甘雨,号少渠,嘉靖年间莱芜知县)作”。花岗岩质,平底阴刻。

古往今来到过圣水庵的游人,看到此刻石都不免欣喜。“圣,儒释道三教弟子到这里都可以朝圣,朝圣者本人也可以做圣人。”莱芜文化学者吕笑尘先生说出了其一语双关之意。

王阳明说,人人皆可为圣。看到圣水庵内僧人藏经卷的“群玉窝”,读到“圣水庵记碑”记载的《佛说大藏总经目录》中列出的众多经典,再看看圣水庵外边的僧田和旁边的碾盘碾砣,让人意识到,为圣并非一日之功,还需要从现实生活做起。

可现实的结果却是几乎人人都不能为圣人。

“夫穷理尽性,儒教也;明心见性,佛教也;修真养性,老氏教也。”庙内多数庙宇只剩残垣断壁,“圣水庵三教堂记”碑文却历久弥新。 (本报记者 李萌萌)

新闻推荐

艾山街道烟花爆竹换生活用品

本报讯(记者朱虹通讯员蔺相虹毕泗霞)4月28日上午,钢城区艾山街道出资购置生活用品,在九龙家园社区设立置(兑)换点,举行烟...

莱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