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山街道庙子村兴隆艺术剧团白手起家,多年来坚持演出,繁荣当地文化生活 一个“草根剧团”的坚守

济南日报 2019-04-15 11:45 大字

冀祯云和魏开金在演奏。

吱吱呀呀的弦乐,百转千回的唱腔,还未进门,记者就被院子里传来的戏曲声吸引。正在这里热闹开唱的是钢城区艾山街道庙子村兴隆艺术剧团的成员们,一群土生土长的戏曲文艺爱好者。

4月10日,记者来到庙子村这家草根剧团的时候,他们正在认真地排练新剧目《小姑贤》。这部戏曲原来是吕剧的经典剧目,兴隆艺术剧团的成员们要重新谱曲,二次创作,赋予这部传统剧目新的时代意义,宣传教育群众。

爱好文艺的人必定热爱生活,热情好客。看到记者来访,大家纷纷卸下身上的行头,把记者邀请进屋,泡上一壶干烘茶,围坐在小方桌前,高兴地讲起剧团的大喜事。

原来,4月9日,钢城区为全区20个业余剧团发放演出快装舞台。这批快装舞台是由区委宣传部和区文化旅游局共同筹资采购的,主要是奖给那些活动积极、演出水平较高的剧团,支持他们发展。因为兴隆艺术剧团这几年在繁荣当地文化生活方面作出的贡献得到了上级部门和群众的认可,所以这次剧团也在20个获奖业余剧团之列。

“收到这个快装舞台,我们打心眼儿里高兴。这说明领导对我们是认可的。”团长冀祯云欣慰地说。

兴隆艺术剧团成立于2012年4月,最初只是冀祯云和村里几个爱好唱戏的村民每晚聚在一起自娱自乐,后来,聚在冀祯云身边一起唱戏的人越来越多,冀祯云才萌生了办个剧团的念头。

剧团成立后,缺资金、缺道具、缺场地、缺人才,各项工作都要白手起家。为了招到合适人才,冀祯云三顾茅庐请到了主弦魏开金。没有家什,大家就七拼八凑自掏腰包,买来了演出服、道具,还去临沂买了材料,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舞台架子。

村里为了支持剧团的发展,专门在村北给剧团批了一块地,建成了兴隆剧团文化大院,剧团排演节目有了固定场所。

剧团成员中有几个曾是村里的吹鼓手。村里有白公事的时候,他们就去干点活。移风易俗推行后,这些人都失了业。一辈子跟乐器打交道,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的他们也被冀祯云请进了剧团,重新发光发热。这些人不仅成为移风易俗的带头人,还成了文明风尚的践行者。

剧团成立后,吹拉弹唱不是重点,关键是能不能创作出好作品,教育引导百姓,弘扬正能量,凝聚民心。剧团主弦兼编剧魏开金紧扣时代主题,创作了大量发生在百姓身边喜闻乐见的故事,如《婚事风波》《农家新风》《打好扶贫攻坚战》《祖孙情》等,这些作品有的反映扶贫攻坚,有的反映移风易俗,有的则反映孝老敬老……大家把这些剧目搬上舞台,潜移默化中教育了群众。这些作品在区里的戏剧大赛和消夏晚会上演出,受到了十里八乡村民的喜爱。

“以前是为了自己玩得高兴,现在边玩还能边教育人,引导社会风尚,我们觉得做这件事很有意义。”冀祯云说。去年,在云南临沧举办的第六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上,以这个剧团发展为原型的纪录片还荣获该电影节“金海棠奖”大国工匠单元微电影奖,这更加坚定了冀祯云和剧团成员将剧团办好的决心。 (本报记者 朱虹 邹建明)

新闻推荐

齐长城“一线五村”到底藏着多少秘密

齐长城很古老,比秦长城还早400年。9日下午,记者一行匆匆走过莱芜齐长城“一线五村”,发现这里的故事还真不少。...

莱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