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务及时公开 民情及时掌握 问题及时排处“民情分析会”专解群众“操心事”

济南日报 2019-04-11 11:31 大字

4月9日上午8点,钢城区艾山街道方家庄村会议室里挤满了人。看到村“两委”成员、“第一书记”工作组成员、包村干部和几个下属委员会负责人到场,村党支部书记张成永开口道:“上周部署的清明假期文明祭扫和防火工作,大家落实得很好。春季风大,下一步还要继续做好分片巡查。”

一年多来,每周一次的“民情分析会”已成为方家庄村“雷打不动”的习惯。依靠这个“硬性”平台,该村解决村民关心关注的问题近20个。张成永感慨道:“这个民情分析会主要是解决咱老百姓身边的事,以及矛盾纠纷的排查和风险研判,重点是解决咱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自去年以来,艾山街道在39个村(社区)创新实施了“民情分析会”制度,并明确规定每周二上午集中召开,要求村务及时公开、民情及时掌握、问题及时排处,真正实现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制度制定易,落实制度难。如何破解有效执行这一难题,该街道首先从“群策群力”上下功夫。在参会人员上明确要求,包村(社区)机关干部,村“两委”成员以及“三资”监督委员会、扶贫理事会、红白理事会、治安保卫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各类下属委员会成员全部参加,根据工作需要,还可增加党员和群众代表参加。

为了让“分析会”名副其实,会前街道党工委会根据工作实际,为各村(社区)制定下发本周民情分析会必须研究的工作,并严格会议流程。不同委员会所负责的分工也不一样,如“三资”监督委员会主要汇报上周村内账目签字报销以及资金提取等情况;扶贫理事会汇报村内贫困户帮扶情况;治安保卫委员会汇报村内治安情况;人民调解委员会汇报村内矛盾纠纷调解情况;其他下属委员会对了解到的村情民意、群众诉求、不稳定因素等进行汇报。对村“两委”成员来说,街道规定必须逐一汇报上周个人承担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及本周工作打算,村(社区)支部书记再结合汇报情况安排本周工作,包村(社区)干部也有专门要求,确保事事有责、责任到人。

责任落实到位,还要求考核上问责到位。艾山街道党工委专门成立由党政、组织、纪检等部门组成的调度督查工作小组,每周二随机对部分村(社区)会议情况进行专项督查,重点督查人员到会、会议召开以及会议记录等情况,并对督查结果进行通报,确保会议不走形式、开出实效。

“制定实施民情分析会的初衷就是要解决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小到邻里矛盾,大到村庄建设发展,通过分析会集思广益,办好老百姓的事。”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张延国说。

事实证明,这一制度创新极大地提高了农村治理发展。依托这个会议平台,卧龙港村“讨论”出了288亩香梨产业,并成立了卧龙果业香梨专业合作社;雁埠子村重建了一座常年失修的路桥,方便了村民进出和生产发展……

自“民情分析会”制度确定以来,该街道解决民生诉求、矛盾焦点、安全隐患等各类问题700余件,真正解决了很多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使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得到了显著提升。(本报记者 刘大伟 通讯员 蔺相虹 毕泗霞)

新闻推荐

莱芜区和庄镇拆违透绿增颜值

本报4月8日讯(记者孙菲菲通讯员赵帅)记者近日从莱芜区和庄镇了解到,连日来,和庄镇组织行政执法大队、派出所、国土所等相...

莱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