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巩峪村修路打开致富门爽!果农在家就能卖苹果

济南日报 2019-03-22 11:32 大字

道路通畅方便了车辆进出。

3月20日一大早,家住钢城区汶源街道龙巩峪村的村民刘元义开着三轮车去自家桃园做农活。刘元义的心里就像脚下这条道路一样平整开阔,“以前可不敢骑车走俺村的路,太颠了。如今可不一样了,俺们村新修的路平整又开阔。”刘元义乐呵呵地说。

走在地头上,记者与村里的果农大户刘元兵拉起了家常。刘元兵种了近6亩“金帅”苹果,产量一直稳定在一万多斤,正是因为村里的道路修好了,让他的苹果多卖了钱。

原来的龙巩峪村,村里的道路都是最原始的土路、山路。“路难走,稍微大点的车都进不来,外面的人也没有愿意来的,更别提什么客商了。”刘元兵回忆说。

修路之前,像刘元兵这样的果农只能把苹果等农产品用摩托车或者三轮车一点点地往外带,带一趟才200来斤。这种让果农们“无奈”的方式,费时耗力,运输成本高。有时候在路上苹果就颠坏了,影响了品相,自然价格卖不上去。“路修好后我实现了丰产又丰收,一个月就卖了9000多斤。”刘元兵说。“主要是路通了啊,这条路是俺们村民的致富路。”

龙巩峪村地处山区,村民多靠种植山楂、苹果等经济作物来提高收入。因为村路情况差,导致村民“丰产”却不“丰收”,修路成了村民最迫切的希望,但村集体收入甚少,修路的事一放再放。“要想富,先修路。”一头是村民迫切致富的愿望,一头是少之又少的村集体收入。村党支部书记董纪营与村“两委”成员考虑再三,决定先修路。“方法总比困难多,先修路让老百姓受益,百姓富了,比啥都强。”修路的资金也不是小数,“找街道,求企业,能找的都找了。”董纪营说找资金的过程并不简单。最后,正愁资金无路的时候,他们通过联系一家爱心企业为村里捐了10万元,这才解了燃眉之急。去年年底,龙巩峪村里的路终于通车,主干道最宽处能到6米,大车能进村了。“俺那苹果不用光拉出去卖了,现在车能进村,都有到家里来买的了。这条路真是修到我们农民的心里了!”刘元兵说。 (本报记者 郝磊 通讯员 蔺相虹)

新闻推荐

莱芜区妇联组织开展“对标竞标、亮牌服务”

本报3月20日讯(记者孙霞通讯员亓永红)今年以来,莱芜区妇联围绕区委开展的“三提三争”活动,在全区各级妇联组织中开展对...

莱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