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引擎”激活发展内生动力 乡村振兴看钢城系列报道之四

济南日报 2019-03-15 11:32 大字

蟠龙梆子剧团举行文化惠民演出。(本报通讯员 蔺相虹 摄)

不久前,由济南市蟠龙梆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钢城区委宣传部、钢城区扶贫办、钢城区残联摄制的公益微视频《残缺依然美丽·劳动脱贫光荣》,通过蟠龙梆子官方网站、爱奇艺、腾讯视频平台上线播出。该视频讲述了钢城区艾山街道大龙门村村民赵京胜开办扶贫车间,带动本村及附近村庄残疾人、贫困户脱贫的故事。视频播出后引起了众多共鸣。蟠龙梆子剧团负责人韩克说:“讲述农村的故事,只有不断挖掘乡土文化的新内涵,才能真正创作出乡村发展的激扬旋律!”

从剧团濒临解散到改制注册公司,从家喻户晓到建立乡村文化孵化园,从剧团作品连续9年登上央视到总观看人次破亿,蟠龙梆子剧团一步步发展壮大。蟠龙梆子剧团的发展历程,映射的是钢城区的乡村文化振兴。

激活民间艺术团体发展潜力

2003年,眼看着俗称“老婆调”的蟠龙梆子无人继承,韩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一年,韩克成为剧团的新一任团长。为让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他在要人没人、要钱没钱、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求爷爷告奶奶”邀请村民们一起振兴蟠龙梆子。但仅有一少部分村民被韩克的执著所打动,加入剧团,开启了艰难的发展之路。

剧团成立初期,韩克创作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如《十五的月亮》、《养老榜风波》……正是这些作品让钢城区相关部门看到了民间艺术团体的发展潜力,制定了诸多政策,如爱心“N+1”帮扶活动,发动全区各单位帮助他们解决服装、道具等方面的难题。据了解,活动期间累计为各民间艺术团体提供帮扶资金、物资20余万元。

据介绍,目前钢城区共发展起民间文艺团体40多个,他们以全区组织开展的文化惠民活动为契机,利用节点开展各种“文艺走基层”演出,既给偏远地区农村的文化生活提供“调味剂”,也促进了乡村文化的振兴发展。

让优秀的文化更多惠及乡村

为促进乡村文化振兴,钢城区始终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路,注重优秀文化人才的培养。在对全区文化人才进行全面摸底的基础上,通过开发引导文艺爱好者的热情和创造力,成立了钢城区文艺协会、摄影家协会、作家协会等组织,建起文化产业发展联盟,全区广大文艺工作者结合当前社会发展,深入企业、农村等进行文艺创作,为影视剧本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也为基层送去优秀文化作品。

为加强文化艺术人才培养,钢城区还邀请各领域专家举办各类培训班,进一步提升了文化人才的创作水平。近年来,在人才战略的带动下,钢城区涌现出侯京健、韩克、王元学、李林林等一大批优秀文艺工作者。其中,韩克创作的《二妮的山村梦》让人们看到发生在钢城大地上的真实扶贫故事;钢城籍青年演员侯京健早年主演了《棋山传奇》,让大家对散落在民间的钢城历史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演员李林林为让节目的表现效果更加精彩,在表演时大大咧咧不惜“牺牲”形象。

多年来,这些文化人才在各自的“舞台”上,或通过创作出脍炙人口的文化作品让各类优秀文化流向乡村,或通过锤炼自身演技让表演更加深入人心,成为振兴乡村文化的“新鲜血液”。把文化融入村民生活之中

近年来,随着民间艺术团体的不断发展,他们更加注重在作品创作上下功夫。其中,最鲜明的表现之一就是创作出来的作品更加紧扣时代发展脉搏,更注重宣传当下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这些作品表现形式更加新颖活泼,颇受广大农村群众喜爱。

在蟠龙梆子乡村文化孵化园采访的当天,正在排练《真假扶贫》小戏的蟠龙梆子剧团演员李金美告诉记者,他们的这部戏讲的是农村一对夫妻假冒贫困户骗取帮扶补助,后经过劝说和教育改正错误的故事。她说:“剧本也要赶时髦,原来的老戏唱多了再好听老百姓也不爱听了,我们剧团演的‘现代’戏剧本、台词都是韩克导演创作的,都是根据当下农村热门话题创作的,让大家在看热闹的同时还能受到教育。”

《二妮的山村梦》《真假扶贫》……这只是钢城区众多新创作优秀文艺作品的冰山一角,这些作品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新时代背景下的乡村新人、新事为线索,融政策性、趣味性于一体,真正成为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利器”。

(本报记者 郝磊 通讯员 蔺相虹)

新闻推荐

莱芜蓝天救援队将角逐国家级救援大比武

队员在竞赛中。本报3月13日讯(记者刘华)近日,在刚刚结束的全省社会救援力量选拔中,莱芜蓝天救援队顺利通过考验,将参...

莱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